APP下载

黄帝内经古法九针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症状的对比研究

2021-07-06林泉营邵雅斐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针刺腰椎

尚 斌,林泉营,邵雅斐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容量减少,硬膜囊及神经根管的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1-2],主要表现为腰痛、运动无力、小腿痉挛、下肢血循环不良和下肢麻痹、疼痛等不适[3]。普通针灸治疗起效慢,效果不持久。古法九针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有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及大针九种针具组成,或单独运用,或协同应用,能充分发挥每种针具的功能,解除患者的皮肉筋骨脉五痹[4],可快速缓解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疼痛。我们选取黄帝内经古法九针中的员针、鍉针、员利针、长针及大针五种针具配合应用治疗腰椎管狭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9月-201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古法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治疗。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87±10.3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27±9.77)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5]:①符合腰椎管狭窄的MRI及CT诊断标准,中央型狭窄:椎管矢状径为10~12 mm即是椎管相对狭窄;矢状径<10 mm为绝对狭窄。侧隐窝狭窄:侧隐窝矢状径在4 mm为临界线,3 mm以下为狭窄。②以腰痛或者下肢痛为主诉。③自愿参加并能接受黄帝内经古法九针治疗。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②怀孕女性;③先天脊柱畸形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量表[6]、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JOA)量表[7]、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8]的测定,并进行评价疗效。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治疗前填写《中医症候量表》[9],根据发病时间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五类:①皮痹多发于秋季和一天的下午,临床症状为皮肤寒,麻木不仁,针刺部位在四肢末端,针刺方法为半刺。②脉痹多发于夏季,临床症状为肢体血流不畅,局部疼痛,遇寒加重,针刺部位在血络,针刺方法为豹纹刺。③肌痹多发于长夏季,临床症状为肌肉顽麻不仁或疼痛,针刺部位在分肉之间,针刺方法为合谷刺。④筋痹多发于春季和一天的早晨,临床症状为筋脉拘急而骨节疼痛,针刺部位在病变部位的左右筋上,针刺方法为关刺。⑤骨痹多发于冬季和一天的晚上,临床症状为骨重不可举,骨沉重酸痛,针刺部位在骨旁,针刺方法为输刺,稍摇而深之,上下磨骨。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

1.5.2 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穴位选用《针灸治疗学各论》腰痛中推荐穴位[10]:主穴为肾俞、大肠俞、阿是、委中穴,配穴为腰阳关、膈俞、大钟、后溪、申脉、腰夹脊穴。每周治疗5次,每次留针30 min,并行TPD灯照射治疗,2周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VA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JO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OD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O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骨科疾病,其发病率为1.7%~10.0%[10],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腰椎管狭窄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11]。腰椎管狭窄为现代医学的病名,属于古医籍“痹证”的范畴,痹症为风、寒、湿三邪外侵人体,营卫循行不畅,温煦、营养和防卫功能失常,皮肤、血脉、筋骨、肌肉失养,出现腰骶部酸困、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由于病变季节春、夏、长夏、秋、冬的不同,风寒湿三邪进入人体后病变部位各有不同,呈现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和皮痹五种不同的痹症,称为五体痹。

黄帝内经对针灸的道、法、术、器和理、法、方、穴作了纲领性的阐述,因单独或者联合使用九种不同名称、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针具,并配合特有的刺法故被称为“九针”。针灸具有温通经络、消炎镇痛、放松椎体周围韧带肌肉、回纳椎间盘的作用[12-13],用针灸治疗椎管狭窄,不仅治疗见效相对较快,而且容易被患者接受。传统针刺方法多使用毫针,毫针在黄帝内经中留养的作用较大,针对五体痹解除以后使用效果明显且持久。但是毫针在疏通筋痹、骨痹、脉痹以及深邪远痹时没有针对性,这就需要九针中的员利针、大针、鍉针、长针等等来进行疏通。黄帝内经古法九针对腰椎管狭窄症出现的顽固性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用古法九针,治疗1周后患者疼痛即可缓解,2周后疼痛显著缓解,古法九针治疗后VAS评分第2周由(7.67±0.80)分降至(1.4±0.49)分;JOA腰痛评分第2周由(10.13±1.13)升高至(23.83±1.22)分;ODI评分第2周由(56.6±8.32)分降至(21.13±4.09)分,结果显示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使用古法九针治疗时,每周只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无须留针,针刺时间短,针刺次数少,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每次就诊的治疗时间。

不同于传统针灸的主穴为主,根据兼加症的不同选择不同配穴的方式,在应用黄帝内经古法九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穴位选择上,重视审查卫气。卫气循行通路受五痹瘀阻是腰椎管狭窄症造成症状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强调卫气循行规律,应找出循行路线上的五痹进行疏通。具体操作方法:腰椎管狭窄症主要病变经络为督脉、膀胱经、胆经、肾经、偶有胃经,治疗主要在督脉大椎、命门、腰俞、腰部华佗夹脊、环跳、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臂臑等穴位,通过审查循扪,选择相应的针具及针刺方法进行疏通。例如督脉大椎穴、命名穴、腰俞穴经常会有筋痹和皮痹,腰部华佗夹脊穴经常会有骨痹,环跳、阳陵泉、阴陵泉穴经常会有筋痹,三阴交、臂臑穴经常会有脉痹或肉痹,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部位常常有深邪远痹可以使用长针等等进行相应对症治疗。找到痹阻之处后,针对五体痹的治疗选用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中几种不同的针具,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或单独运用,或协同应用,解除受堵经脉的五痹,起到疏通痹阻、通络止痛的目的。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针刺腰椎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清明的雨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