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三七同行
——记昆明理工大学崔秀明研究员及其团队

2021-07-06卫婷婷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3期
关键词:饮片文山国际标准

卫婷婷

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在近3000平方公里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土地上,种植着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高的三七。三七有“人参之王”的美誉,明代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还特别记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能治一切血症”。

文山州还出了一个三七“专业户”。30多年来他只从事三七的研究,带领团队对三七的质量标准、标准化栽培、药理机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2017年,他牵头成立了专门从事三七研究的实验室: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昆明工业大学和云南中医药大学联合共建的技术平台,对三七全产业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高效、科学的研究。

他就是昆明理工大学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实验站站长、云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

结缘三七

崔秀明是地地道道的文山人,1985年他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后改名为“文山三七研究院”),至此与三七结下了缘分。崔秀明笑着对记者说:“我是第一个来三七研究所报到的科研人员。”

新成立的研究所什么都没有,崔秀明也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但是不久他就发现了切入点。20世纪80年代的三七种植总体水平和加工水平十分落后,混乱不堪,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所以他决定要改革三七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崔秀明以三七的生物学特性为出发点,对三七的道地性、质量标准、栽培技术规范和产品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实践中成功地研究出三七专用遮阳网高效栽培技术,改革了传统的栽培模式,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三七GAP栽培技术体系,成功地将三七大面积平均亩产从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1997年,崔秀明因为对三七研究的重大突破升任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长。两年后,崔秀明成功申请到云南省自然科学资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研究及质量标准研究”,首次对文山三七的道地性及质量标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三七在我国药材中第一个成功申报原产地地域产品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年,崔秀明牵头制订了《文山三七综合标准》等14个系列地方标准,为后续三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打下了基础。至此之后,到底什么才是好的三七,在行业内也就有了评判标准。“当时我做三七标准的初衷就是,有了标准才能推动三七品牌的打造,提高它的消费市场和国内外的影响力,用标准的制订发布,拉动整个三七产业的发展。”

崔秀明

2008年,崔秀明与文山电力合作,成立了文山第一家三七饮片生产企业,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文山三七饮片专业化生产的先河,制订了相关饮片标准,引领了三七产地加工和云南饮片产业的发展。

人生转折

随着崔秀明对三七的研究不断深入,他愈加感到大学所学的农业知识对于解决三七加工、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是远远不够的。2001年,崔秀明得到一个机会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香港科技大学期间,崔秀明接触到了许多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在导师詹华强教授的指导帮助下,他将学到的现代前沿生物技术与三七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02年,崔秀明考入中国药科大学攻读生药学博士学位,师从徐珞珊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2003年9月1日,他主持制订的《原产地域产品—文山三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等到崔秀明2005年博士毕业时,文山三七研究院在三七研究方面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力。而他并没有满足,一个偶然的机会,2009年他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黄璐琦院士,从此开展了更高层次的研究。2012年,完成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崔秀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决定离开已工作28年的文山三七研究所,到昆明理工大学任教,开启三七研究的新征程。

尽管在文山的28年里,崔秀明先后取得科技成果38项,获各类省州科技奖22项,获得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文山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等多项荣誉。但崔秀明深知,过去的荣光已经过去,未知的未来才是最吸引人的。

研发高地

谈到为什么离开文山三七研究院,崔秀明说还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三七研究,文山三七研究院现有的平台和资源难以满足三七的进一步研究。在经过多方的考虑后,崔秀明选择了昆明理工大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平台,昆明理工大学也没有辜负他的选择,为他匹配了200多万元的启动经费和500平方米的实验室、15亩的试验用地,建立了三七研究团队。有了经费的支持,为三七制订国际标准的事情就正式提上了日程。在崔秀明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品牌要走向国际,光有国家标准还不够,还要有国际标准。“我们国家的三七就缺一个国际标准。”

2014年,崔秀明团队联合澳门科技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承担的“三七种子种苗”和“三七药材”2项国际标准,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立项,正式进入ISO标准制定程序。

团队合影

2016年1月,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设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七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室”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立项,崔秀明有了一个研究三七的国家级平台,这也是他进一步研究三七的新起点。同年11月18日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获得云南省科技厅批准筹建。

2017年是崔秀明团队大获丰收的一年。一是,三七研究与开发省创新团队获得云南省科技厅立项,成为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又一个助推器。二是,崔秀明团队牵头的《三七药材》《三七种子种苗》两个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三七药材”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ISO中药材国际标准。两个国家标准不仅填补了云南制定国际标准的空白,而且成为打造云南国际一流水平绿色中药材标志性成果。三是,崔秀明团队为主完成的“三七标准化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2017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这几年的成果都是在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上获得的,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招聘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人才,也是为整个云南三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这是我们汇集人才的研发高地。”崔秀明对此十分感慨,来到昆明理工大学不过8年的时间,但他获得的成果早已超过了在文山28年取得的成果。

2020年,崔秀明团队牵头制订的《ISO 20409-2017中医药——三七药材等13项标准》荣获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围绕三七产业链,从种子、种苗到规范种植、大田管理、产地加工、饮片标准等各环节,建立了系统标准体系,规范了三七种植、产地加工和市场销售,推动了云南三七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使三七研究在智能化、大数据时代更进一步,是崔秀明最新思考的问题。“我们正在组织一批团队攻关,未来5年之内围绕三七产业的数字化,我们希望用高新的技术来开发三七产业的智能制造环境。”目前,崔秀明团队在三七机械化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今三七从播种到收获全都可以实现机械化,样机已研制成功。”崔秀明相信,未来的智能化潮流,三七也不会错过。

崔秀明在三七研究上走过了36年,从1985年到现在,他成了行业内当之无愧的最懂三七的人之一。“一辈子只研究三七”这个事情早已成为他的全部,刻进了他的骨髓,未来他会继续带领团队在这条道路上,不畏任何困难,执着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饮片文山国际标准
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色度值的差异性研究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