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

2021-07-05黄镜池廖吉林

物流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博弈分析影响因素

黄镜池 廖吉林

摘  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作为重要污染来源的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已迫在眉睫。把“无污无废”理念贯穿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组成的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符合未来绿色生产需求。绿色供应链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担负起社会责任,以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综合效益最大化为运作目标。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了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转型影响因素,从企业、供应商、政府、消费者多个利益主体角度分析其博弈过程,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影响因素;博弈分析;演化机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ollution,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mminent. The concept of“no pollution and no waste”is applied to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composed of suppliers, manufacturers, distributors, retailers and users, which meets the demand of green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Green supply chain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pursue economic benefits and 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o maximiz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interest demands and transform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stakeholders, analyzes the game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suppliers, government and consumer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green supply chain; influencing factors; game analysis; evolutionary mechanism

伴隨经济多年高速增长,我国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如何做到环保强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高度关注的社会经济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大力倡导推进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而从微观层面看,尤其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日益强化的绿色贸易壁垒也迫使其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从时间上看,当下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客观上给予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难得的机遇。长远看,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利润、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  绿色供应链及利益相关者概念内涵

绿色供应链最早是从所谓的“绿色采购”开始的。1994年Webb建议企业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注重其再生利用性,进而提出了所谓的“绿色采购”一词[1]。而绿色供应链概念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在1996年首次正式提出,其描述为:供应链管理要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使环保原则贯穿于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包装、物流和分配等供应链各环节,以达到既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损害,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2]。其后概念内涵从战略高度和技术角度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国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源于2000年前后对绿色制造的相关研究。但斌(2000)依据MRC的原始定义,指出制造业绿色供应链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生产、销售环节和用户,目的是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产品全寿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最小,资源效率最高[3]。

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管理中那些对达到企业目标起影响作用的个体或者群体,概念于1984年由Freeman首次提出。目前学者们还没有就利益相关者的明确定义达成共识,但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供应链理论下的利益相关者概念偏向狭义,即指与企业有着某些联系,通过某些途径可以从企业获得某些利益,同时也有损失概率的企业供应商、渠道商、内部职工和消费群体等相关利益主体[4]。然而由于目前供应链发展变得越来越精细和高效,所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供应链的具体管理实践中利益相关者性质、种类及数量上都具有明显差异。

2  传统制造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管理层决定企业是否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而员工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管理层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进行决策,基于自身对绿色供应链的理解及对环保重视程度来判断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正负面作用,并决定是否实施[5]。员工是最终执行者,其首先考虑的是绿色供应链实施是否对己有利,比如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如有违反对自己的处罚等,适当监督,良好制度能促使员工行为更规范;其次员工自身环保意识的建立和改善也能反过来左右公司制定决策,提升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集体引用和效果。

2.2  外部经济利益相关者

供应商对于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作用极为重要,环保产品必需环保材料,如与供应商就环保问题取得一致,就会引导供应链内的其他企业共同研究研发和制造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所以提倡环保的供应商与企业紧密合作,就会使企业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不仅能使企业积极地实施绿色行为、更好地服务链中其他企业、使整条供应链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6]。

企业是否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受到行业内竞争者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力凭借领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得到体现。如果竞争者已进行绿色环境决策,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那么企业就会由于不想被淘汰、不想被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受损而跟随竞争者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而且加上国际市场对产品环保要求提高,企业也会有积极意愿和行动去积极实施绿色生产行为。

2.3  外部监管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目前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来改善情况。环境规制有两种假说:一是污染避难所假说,主张环境规制会使企业成本的增加,企业利润减少,最终导致企业没有优势参与行业竞争;二是波特假说,主张环境相关法律能够鼓励创新,使生产技术更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终能够使企业脱颖而出,抢占市场[7]。政府主导的环境规制主要有强制手段和激励手段,强制手段限制非环保的参与者,主要方式有制定相关环保法规、征收环境保护税、加重惩罚对环境污染企业;激励手段则主要通过经济鼓励的方式如减免环境保护税费、对绿色生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

2.4  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

企业经营首要目标是满足消费需求。近年来环保事件引发社会大众广泛关注,传统生产方式和产品已无法完全满足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消费者需求,随着健康绿色产品逐渐得到青睐,绿色产品市场迅速扩容。另外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各种媒体曝光企业环保程度的力度逐渐加强,对企业的绿色监管逐渐不再以政府为主导,而变成媒体和公众共同监督企业行为[8]。媒体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公众对企业决策或行为的态度,而公众通过“用脚投票”来表达对企业的态度,另外公众还可以通过舆论给政府压力,最后转化为政府环境规制来影响企业经营行为。

3  绿色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3.1  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政府绿色规制手段有强制性和激励性两种[9]。强制性手段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企业为避免惩罚会按照政府要求行动,而政策和法律在强制企业减少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而且制定法律法规也需要耗费财政成本。激励性手段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环保企业提供经济补助与奖励。和强制性手段一样,激励性手段也需支付成本。而两种手段给企业导致的成本增加可能有所差异。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减少污染带来的边际成本为MC和边际收益为MR。污染量越高边际成本MC越高,边际收益MR越低。当MC曲线与MR曲线相交时,此时就达到了控制污染最优的均衡点,当污染量没有达到均衡点的污染量时,政府需向企业收取环保税c=MC=MR来促使企业的单位污染量都要交环保税或者投资到企业绿色管理。

政府征环保税后,企业权衡利弊,可以有交环保税和环保管理两种决策,其中环保管理可减免税费还可得到政府环保补贴。如企业污染量低于MC=MR均衡点污染量,环保成本低于环保税,企业就会选择环保管理;反之企业污染量大于MR=MC均衡点污染量,环保成本比环保税高,那么企业更倾向交环保税。

根据以上论述,政府与企业博弈中,政府选择为对企业进行环境管制和不进行管制,而企业选择是实施绿色供应链和不实施。假设:(1)政府环境管制概率为x,不管制概率为1-x;(2)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概率为y,不实施概率为1-y;(3)政府环境管制成本为C,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为C,企业缴纳环保税费为t;(4)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收益为R,不实施收益为R;(5)企业因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得到的政府补贴或减税收益为s,因破坏环境惩罚损失为p。可得到以下企业与政府的博弈矩阵。

因此,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期望收益π=R-C-t+sx+1-xR-C-t;不实施期望收益π=R-t-px+1-xR-t。设企业在博弈中纳什均衡点为x,当π=π时为均衡点,得:

x=

政府环境管制期望收益θ=t-s-Cy+1-yt+p-C,不管制时期望收益θ=ty+t1-y,纳什均衡点y为θ=θ,得:

y=

综上,企业与政府博弈的纳什均衡是x,y=, ,政府管制越少,企业越可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3.2  企业与竞争者博弈分析

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都希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益最大化。如竞争对手比本企业更快实施绿色供应链,则竞争对手会额外得到环保消费者青睐,从而更快地占领更大的环保消费市场,企业只能成为行业跟随者。假设:(1)竞争对手绿色供应链管理概率为x,不实施概率为1-x;(2)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概率为y,不实施概率为1-y;(3)竞争对手和企业非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分别为C和C;企业或竞争对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额外成本为ΔC;(4)竞争对手和企业未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收益分别为R和R;(5)企业和竞争对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比不进行收益增量均为ΔR,如仅一家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效益增量可叠加,即增加2ΔR。

因此,当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时期望收益π=R+ΔR-C-ΔCx+1-xR+2ΔR-C-ΔC;当不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期望收益π=R-Cx+1-xR-C。設企业在此博弈中纳什均衡点为x,当π=π时为均衡点,得:

x=

当竞争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期望收益θ=R+ΔR-Cy+1-yR+2ΔR-C-ΔC,选择不实施期望收益θ

=R-Cy+1-yR-C,此时纳什均衡点y为θ=θ时,得:

y=

当x,y=, 时达到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均衡点。企业实施而对手不实施时,企业收益增加2ΔR,增益最多;即便对手实施,企业收益也增加ΔR,因此企业选择绿色供应链均可获得更多收益,从而激励企业绿色转型。

3.3  企业与消费者博弈分析

绿色消费者是否认同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消费者会否购买企业产品。因此消费者是否消费环保产品和企业会否实施绿色供应链构成博弈关系。假设:(1)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概率为x,不购买概率为1-x;(2)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概率为y,则不实施概率为1-y;(3)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增加成本为C,而不实施增加的成本是C;(4)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后企业收益为R,消费者购买非环保产品企业收益为R;(5)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支出是P,购买非环保产品支出是P;(6)消费者从环保产品得到效用V,从非环保产品得到效用V。

如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企业收益为R-C;消费者不购买,企业收益为-C。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期望收益π=R-Cx-C1-x。企业不实施绿色供应链,消费者买环保产品,收益为-C;当消费者买非环保产品,企业收益为R-C。企业不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期望收益π=-Cx+1-xR-C。当π=π时,可得博弈纳什均衡点x:

x=

如消费者买环保产品,当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消费者效用为V-P,企业不实施,消费者效用为0。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期望效用θ=V-Py;如消费者不买环保产品,当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则消费者得到效用为0,企业不实施,消费者效用为V-P。消费者不买环保产品时的期望效用θ=V-Py,当θ=θ时,可得到博弈纳什均衡点y:

y=

当x,y=, 时达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博弈均衡点。此时,企业因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的偏好而主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同样企业这种主动选择也能使消费者更倾向购买环保产品,从而带动市场更偏爱环保产品。

4  政策建议

4.1  政府政策建议

首先必须完善国内绿色供应链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绿色标准;加快建立国家标准化认证体系,取得国际认证。税收政策方面,促进税收调控工具引导企业绿色化转型;在金融方面,健全绿色制造企业金融体系,拓宽金融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予以信贷支持。对于部分企业罔顾环境问题,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政府必须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大力惩处及时纠偏,引导企业行为。

其次政府要大力引导绿色消费,强化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广泛开展绿色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充分利用国内外绿色环保主题日活动,积极创建有特色的绿色消费市场,促进绿色资源要素配置,塑造绿色产品品牌。另外公共媒体舆论宣传也是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工具。政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政策解读的方式,明确舆论引导方向,大力宣传有关绿色方针政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各企业、群众及时互动,还可以展开座谈会,听取吸纳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相关绿色政策,推动绿色转型发展[10]。

4.2  企业措施建议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增强,政府环保制度体系完善以及国际贸易规则中对绿色产品服务要求的提高,传统供应链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相关企业应抢抓先机,争取财政补贴及政策扶持以有效弥补企业转型成本,以实现更高层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绿色供应链真正得以推行最终有赖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同和接受,因此企业要积极作为,通过公益活动、企业官网等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培养节能环保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稳步提升绿色产品市场份额,给企业、社会和消费者带来共同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另外,要加强同上下游企业甚至竞争对手的协作,产品是供应链上各家企业共同合作的结果,离开供应商和下游渠道,很难真正实现绿色生产。而且如行业以及供应链上大部分企业均有意愿和行动实施绿色供应链,也会影响和带动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供应链绿色化发展。同时企业间合作又会进一步促进绿色供应链优势效益的析出,從而形成良性循环,推进实现更高层次和质量的发展。

4.3  消费者行为建议

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服务的认同、接受甚至追捧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真正动力来源。在政府和企业努力之外,消费者也应该认识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将惠及自己及子孙后代。公众应积极响应国家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号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观念陋习,增强环保意识,日常生活中减少甚至杜绝浪费和滥用,主动配合政府规定和企业号召[7]。

在外部力量一定牵制力转变自身观念的基础上,消费者还应该尽量培养出环保生活理念,让全社会绿色消费成为一种习惯,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以实际行动配合政府和企业,积极购买绿色产品,以此助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此外,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驱动因素,不仅要关注受影响企业,还需关心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群体,制定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才能带动全社会最终走向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蒋洪伟,韩文秀.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90-92.

[2] 朱庆华,耿勇.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3):81-85.

[3] 但斌,刘飞. 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32-1234.

[4] 王思贤,杨宁. 贸易战背景下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对策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20(5):47-50.

[5] 杨宁. 基于AHP-TOPSIS的家具制造绿色供应商选择实证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8):17-20.

[6] 薛若禹.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浅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20,44(4):75-76.

[7] 张然. 新形势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物流管理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2):36-38.

[8] 李原昕. 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超市新零售运营模式研究[J]. 电子商务,2020(7):38-39.

[9] 曹若凡,陈梅. 电商平台企业生鲜食品业务运营模式研究[J]. 电子商务,2020(5):45-46.

[10] 高文菁,陈晓琪.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7):55-57.

猜你喜欢

绿色供应链博弈分析影响因素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优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金融支持与金融抑制分别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处理的博弈分析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