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认同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1-07-05高会霞李丹丹徐祁新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肝移植医护

高会霞,杨 敏,李丹丹,徐祁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510630)

肝移植是指通过手术在患者体内植入健康肝脏,是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不断提高、器官保存技术改进、新型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我国肝移植事业迅速发展。移植术后患者需要终生定时定量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急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器官失功[1-2]。有研究显示,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发生晚期排斥反应的概率增加3倍,发生器官衰竭的风险增加7倍[3]。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模式是一种标准化沟通模式,是美国医疗机构常用于医护患之间的一种沟通模式,目前国内逐渐应用于临床,AIDET沟通模式强调沟通重要性的同时,还指导护理人员如何正确沟通,从而有效传达护理内容,提高护理效率。医护一体化查房是指医生和护士组建小组,共同对患者的诊疗、护理做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医护一体化查房相较于以往医生、护士分开查房模式,医生护士更注重团队合作,关系由传统的主导-从属型转变为并列-合作互补型,可及时发现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4]。基于此,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应用于肝移植患者,以探讨其临床护理疗效和术后认同感、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0月1日~2021年1月31日82例肝移植术后转入器官移植ICU患者设为研究组,男80例、女2例,年龄27~65(45.81±3.61)岁;ICU住院时间2~8(4.34±0.74)d。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71例肝移植术后转入器官移植ICU患者设为对照组,男70例、女1例,年龄26~67(45.69±3.85)岁;ICU住院时间2~7(4.17±0.9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为首次接受肝移植手术者;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损害、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肝移植术后常规干预措施。术后脱机清醒后每日安排家属视频探视,以缓解患者恐惧心理,进行饮食、生活、疾病、药物多方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 采用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进行干预。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具体流程如下:①晨会时,所有医护人员于护士站交班,汇报病区患者情况;②查房由主治医师、管床住院医生、责任护士、治疗师、患者共同参与,由护士汇报病情变化、阳性体征、治疗完成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管床医生进行补充并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最后由主治医师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协同护士、治疗师对目前诊疗、护理、康复计划做出评价,提出相应改进方法。AIDET沟通模式:①实施干预前,相关护士组成AIDET沟通小组,对小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肝移植相关知识和AIDET具体实施措施。②实施AIDET,围绕AIDET沟通模式的5个主要方面开展护理干预。A问候:主动问候肝移植患者,使用尊称,采取积极态度,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身体状况,询问有无身体不适、是否需要帮助,始终保持耐心、理解的态度。I介绍:向患者介绍自己,如“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的职称是……我的工作年限是……”介绍医院肝移植学科发展历史和专科团队水平,消除陌生感,增强信任感。③介绍术后饮食、康复锻炼、疾病、药物等多个方面护理措施及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强调术后护理对促进预后的重要性。D过程:让患者了解术后护理过程以及术后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目前所使用的治疗方式及恢复阶段需要进行的检查、康复训练及免疫抑制剂的服用方法等,增强治疗信心。E解释: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如患者问“为何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排斥反应的具体表现”“为何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呼吸功能锻炼”等,减轻其疑惑、恐惧心理,增强信任感。T致谢:护理工作完成后感谢患者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并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需求。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至转出ICU。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转出ICU时)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5]评分,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4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值0~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转出ICU时)自我认同感量表(SIS)[6]评分,该量表包括19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认同感越高。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压力性损伤等。④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转出ICU后)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BAASIS)[7]评分,量表有4个条目,各条目按照Likert 6级计分法负向计分,从“否”到“几乎每天或大于4次”依次计1~6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量表总分,得分范围为4~24分。若患者4个条目的选项均为“否”,则提示患者对免疫抑制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好。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I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I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ASI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ASI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健康理解的加深和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患者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被关注。相关研究指出,肝移植患者术后应做好自身症状和体征检测、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等,自护能力是开展上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8]。在多个科室实施AIDER沟通模式护理均可改善患者体验,缓解焦虑情绪,和谐护患关系[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ESCA各维度评分和S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干预后研究组自护能力和自我认同感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大部分肝移植患者术前病程较长,长期受病痛折磨,甚至伴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导致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同时产生严重自我怀疑,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对肝移植患者进行干预,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强调术后健康行为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治疗过程,通过沟通加深患者理解,使患者掌握了术后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AIDET模式更加注重护士沟通的态度、技巧,对沟通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求更高。通过AIDET模式沟通,形成一个惯性运转的有效流程,优化了护理措施的执行,使患者乐于表达在治疗中的心理感受,亲切的交流与专业的指导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患者自我护理约束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自我认同感也得到了提升。

为避免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而服药依从性关系到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疗效相对较差,易造成不良结局[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的干预效果明显,分析原因在于医护一体化查房可有效避免医护记录不相符及医疗、护理服务脱节等问题,由医护人员加强双方沟通,共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护理方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医护一体化查房过程中,患者参加也有利于加深其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和基本护理知识、技能掌握,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BAASIS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医护人员采用AIDET沟通模式,通过向患者耐心讲解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告知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排斥反应的具体表现,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随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13-14]。

综上所述,应用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AIDET沟通模式对肝移植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自我认同感和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肝移植医护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