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学院”体现责任担当
2021-07-05
新闻事件: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学院致力于破解当前“卡脖子”难题,同时让未来不再被“卡脖子”。
图/搜狐网
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用“芯片学院来了,太提气”等语句来表达对清华大学此举的期望。
舆论的期待,与清华大学在相关领域雄厚的积累和实力有关。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科可以追溯到1956年设立半导体专业,在集成电路领域已培养本科生4000人以上,硕士生3000人以上,博士生500人以上。2016年至2020年,超过七成的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和科研一线。2020年10月,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通过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
作为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集成电路相关的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在这几个学科中,清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均具备明显优势,如今成立“芯片学院”,是让靶向更加精准,瞄准和解决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可见,新学院的成立,是集成电路学科发展的必然之途。
清华大学成立“芯片学院”,不光是学校的大事,更是中国的大事,体现了中国一流高校的责任和担当。回顾清华大学走过的110年路程,它诞生于积贫积弱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适应国家发展的急需,逐渐成长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多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无数栋梁之才从校门走出,为国家作出贡献。眼下,芯片关系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清华大学成立“芯片学院”,培养芯片人才,正是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清华大学作为一流高校,扎根中国大地,作出时代回应,体现了担当。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芯片学院”的成立对社会也有着风向标的意义。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担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重要职责。芯片问题看上去是个学科问题、技术问题,但其实也是个创新问题,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只靠个别高校单打独斗。各类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都需直面和回应国家、人民和时代之需。我们期待清华大学“芯片学院”的成立能形成一种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