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的智能手杖设计

2021-07-05刘素妍李芳旭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7期
关键词:手杖情感化本能

刘素妍 杨 勇 李芳旭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0 引言

根据不完备统计,预测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规模将达到一亿三千万,阿尔茨海默症已经是给老年人群健康造成伤害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疾病之一。同一时期,中国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群规模将占中国总人数的1/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智老人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失智老人的走失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幸福指数的一大难题。

1 早期失智老人用户特征分析

1.1 早期失智老人用户生理特征

失智症初期患者在各方面的症状都表现得较为微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沟通理解能力下降,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意向。2) 因视空间间感知衰退而出现定位不清晰、面容识别模糊等症状,从而导致对周边人物及环境的记忆出现间断性遗失。3) 社会认知减退,从而造成性格及行为特征改变且社交活动减少[1]。尽管早期失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实现基本自理,但是当面对复杂情形时,患者会出现执行力减退的情况,例如处理烦琐问题的技能、对物体及事件的判断分析技能以及计算技能减退。

1.2 早期失智老人用户心理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的数量以及他们对长期照护的需求也大量增加。由于分居、丧偶以及对失智老人知识的普及范围较小等原因,因此早期失智老人走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也变成了无助的弱势群体。随着生理机能退化,失智老人的心理特征也会随之发生转变。从心理状态来看,与正常老人相比,早期失智老人心的心理安全感下降、自卑感更为强烈,对社会和群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希望自己与社会脱节;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老人选择与子女分居,这类老人自助和自理的需求也更强,当出现走失情况时,多数老人出于自卑、恐惧或者自尊等因素而选择尝试自己回家,该情况也增加了失智老人走失的概率。

2 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分析

在失智老人的日常出行中,会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这与失智老人生理心理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研究进展》一文可以发现,失智老人日常生活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意外伤害、走失以及受虐待3个部分,其中,在出行安全方面最显著的2个隐患就是走失和跌倒[2]。与其他阶段的失智老人相比,由于早期失智老人的出行机会较多,因此他们走失及跌倒的概率也是最高的。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整理,笔者总结了早期失智老人的出行需求,见表1。

表1 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

3 针对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的智能手杖设计意义

与国外针对失智老人的产品相比,国内相关产品的研究焦点集主要集中于老年人产品的研究,仅少数研究人员将目标人群细化深化到早期失智老人,但是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度以及养老机构的居住环境,切实解决失智老人所面临的问题的产品并不多[3]。相关产品主要是从衣、食、住和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对于出行方面的设计有较大的缺口。现有针对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的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见表2。

表2 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产品分类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有产品大多是基于失智用户走失后,他人寻找用户或为用户提供帮助的情况而设计的,针对帮助老人自行救助的产品较为少见。当意外发生时,该产品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引导才能达到较好的成果;但是当早期失智老人外出发生意外时,亲属和路人难以及时了解并对其提供帮助,而智能手杖能够提供路线,帮助老人自行回家,大大减少了早期失智老人的走失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杖也能辅助老人出行,减少老人滑倒的风险。因此,设计基于老人自我救助的智能手杖能够有效提高早期失智老人的出行安全。

4 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情感化设计原则

美国认知学家唐纳德·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本能层(VISCERAL)—行为层(BEHAVIOR)—反思层(REFLECTIVE)3个层次。

4.1 本能层美观性设计原则

本能层情感是用户初次接触产品时产生的本能的、最直接的情感反应,本能层的情感诉求大多是通过产品的物理特征而得到满足的,包括产品的形状、色彩、肌理以及材质等[4]。目前,老年产品的设计焦点主要集中在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忽视了老年群体的美学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也开始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满足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生活乐趣。因此基于本能层,设计针对早期失智老人的产品也应遵循美观性设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美学需求。

4.2 行为层易用性设计原则

行为层设计对应产品的功能要素,是用户与产品产生交互的过程体验,即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以及由此获得的自信和成就感,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外形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否延续,关键就在于此[5]。早期失智老人会面临各种生理机能下降、执行力衰退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减弱等问题,繁杂的操作和功能会给其带来困惑及沉重的负担,难以使用户从产品中获得愉悦感。因此基于行为层,设计过程中应把简化操作纳入考虑,增强人际交互的简便性及趣味性,便于用户理解和认知新鲜事物,使产品的反馈适应用户群体的需求,并通过设计来规范用户行为,从而起到防错的作用。

4.3 反思层情感共鸣设计原则

反思层是本能层和行为层的综合反应,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反思层的用户体验拓宽了产品的功能,将用户的焦点从产品的机械性能、操作转向用户心理[6]。受中国社会家庭因素、心理状态因素等影响,早期失智老人自理、自尊心理需求比其他人更强,他们渴望通过自理自助的行为增强社会及自我认同感。因此基于早期失智老人的心理体验,反思层设计应建立在与用户的情感共鸣之上,满足失智老人的自理、自尊与审美需求。

5 早期失智老人出行需求的智能手杖创新设计

结合用户体验在本能—行为—反思3个层面的需求,分析早期失智老人在外出过程中的行为与安全需求,基于老人自我救助进行产品设计,见表3。

表3 早期失智老人手杖需求分析

5.1 本能层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的物理造型在产品市场的成功中扮演重要角色, 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交流和刺激其反应的重要方式[7]。智能手杖的把手造型选用了鸟类身体的流线型结构,从外观及触感上给早期失智老人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早期失智老人智能手杖设计如图1所示。根据《老龄化产品设计》一书中的调查结论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晶状体以及视网膜的生理调节力下降,会影响视觉的灵敏度、明暗、空间、颜色和信息加工的变换,因此,在设计针对早期失智老人的产品时,产品的重要元素应当选用中性色彩。该产品的主体选用灰黑色,能够有效避免颜色纯度、明度过高造成对眼睛的刺激,从而减轻用户的视觉负担。

图1 失智老人可视化导航手杖

5.2 行为层易用性设计

行为层的愉悦感是指顺利完成任务或某事做得很好时所产生的感受,例如使用锋利的菜刀切菜时产生的快乐、完美弹奏一曲复杂的音乐作品时产生的快乐[8]。早期失智老人可视化导航手杖分为硬件和软件2个部分。硬件包括手杖主体、传感通信模块。传感通信模块主要通过重力传感器、陀螺传感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来保证实现实时地理位置获取以及导航的功能。手杖默认导航的终点是用户的家庭住址,不需要用户自行设置,用户旋转前端按钮开启导航,可以防止出现因误触开启导航而造成走失的现象。软件部分包括手杖端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手机端智能通知以及实时位置信息分享。手杖通过软、硬件结合形成感应触动—数据上传—分析汇总—分析数据共享的模式,操作简单且实用性强。当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触发导航功能时,传感器也会开始运作,重力传感器和陀螺仪负责记录手杖运动的空间范围,GPS系统让箭头旋转,从而提供正确的位置指导,同时,还会通过App(如图2所示)向其家属发送老人的实时位置并发出警报。

图2 App展示

5.3 反思层情感共鸣设计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为5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求是处于顶层的情感需求。当功能需求得到普遍满足后,就不再成为需求。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正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过分强调产品的机能导向、忽视人的情感需求而提出的[9]。该产品是基于降低该人群走失概率以及在走失后为其提供帮助而设计的;清晰明了的箭头指示,减轻了用户的大脑负担,准确为用户指明回家路线,给与他们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关怀,满足其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6 结语

早期失智老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设计相关产品时,应对用户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出行需求进行梳理分析,深入挖掘这些表象所折射的早期失智老人的出行需求,基于用户体验的本能、行为以及反思3个层次,让用户的实际体验及安全需求与设计输出相契合,生产具有美观化、简易化和情感化特点的出行产品,提升特殊老年产品的用户体验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手杖情感化本能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老人该如何选择手杖
手杖3
手杖2
手杖1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