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优化
——以长沙市为例

2021-07-05倩,王硕,曾

体育教育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道斑块基质

刘 倩,王 硕,曾 婷

(湖南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景观生态学是以人类频繁活动的景观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尺度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与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1]。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50至6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景观生态学已发展成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不再局限于对某一空间自然景观的研究,而是被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等多学科应用。从微观、中观或者宏观等多角度出发,对景观的结构、功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具有宏观区域性和综合整体性的特点[2]。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健康中国2030”、体育强国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体育公园、城市绿道、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等开放运动空间不断涌现,居民健身空间得以有效拓展[3]。然而,随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过程中无序、盲目和重复建设、体育设施闲置浪费严重等现象也随之增多[4],城市公共体育网络结构不合理、廊道网络破碎化裂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解决城市景观这些问题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同时,城市公共体育要素一般以组团、点状、线装等空间形式存在城市中,这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等格局要素相对应,如何统筹景观生态三要素,科学规划体育空间选址布局、功能分区、绿道连接以及生态保护等问题将成为解决城市体育景观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长沙市城区城市公共体育景观为例,从景观生态学的廊道-斑块-基质生态模型出发,探索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的规划策略。

1 景观生态学基本要素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关系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指在对公众开放的,城市中有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地及健身设施的自然环境或人造环境,为参与者提供运动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城市公共体育景观。而景观生态学三要素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关系可从斑块—基质—廊道模型(见图1)进行分析(见表1)。

1.1 斑块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斑块有不同类型之分,斑块内部空间的异质性与多样性一方面为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生境条件,从而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运动人群,增强斑块内部的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各公共体育斑块之间的异质性有利于避免同质化的出现,活化各公共体育空间,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此外,斑块亦可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不同的公共休闲体育斑块具有不同性质的体育构成要素,其功能取决于其要素属性。如球类运动公园、游泳运动主题公园、极限运动主题公园、创意型运动公园以及儿童趣味运动公园等其功能取决于各个斑块内部的体育要素以及其自身的面积大小与空间布局等。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斑块还可利用斑块形状指数、离散指数、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计算进行量化研究与监控。

图1 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注:根据Forman(1995)与傅伯杰(2011)的研究重绘。

表1 斑块-廊道-基质模型要素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关系

1.2 廊道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廊道是在城市基质的基础上连接斑块与斑块之间的通道,在城市空间中体育廊道一般以路网、绿道、河道等形式体现,具有通道、过滤、横向屏障(减少干扰)、观赏美学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功能。体育廊道的结构模式以及规划设计的场所吸引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公共休闲体育空间之间的连通性与可达性,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1.3 基质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基质是范围广、面积大、连接度最高的背景地域,一般呈面状,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2]。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中,基质一般指本底生态系统要素(即城市的地理环境类型 ),如大片自然山体、森林植被、河流或大面积的各级自然保护区等。同时,也可引申为文化基底、历史背景等人文寓意。

2 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2.1 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拓展城市体育发展空间

科学的体育公共空间规划能够促进城市体育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城市体育发展空间并带动所在区域空间功能的集聚,进而让城市“动”起来,让广大市民健身更便捷。首先,建立生态格局中的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可充分利用城市体育资源,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改造闲置废弃空间,使城市空间效益最大化,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体育空间网络,使体育与城市融合。其次,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格局的建立,为城市体育政策的实施、体育组织的运转、体育旅游与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了有序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推动城市体育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此外,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体育空间规划可以在兼顾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群体差异性与资源分布结构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健身运动空间与路径,营造体育空间多样性,吸引更多的边缘群体运动起来,提高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培养体育归属感,从而促进城市体育人口的拓展。

2.2 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助力打造惠民社会工程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将运动空间嵌入城市绿色空间中,让运动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利用山、水、园、林等生态空间资源,将破碎化的体育空间连通起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体育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居民运动空间的品质,增强生活幸福感。景观生态学中体育空间规划将体育、休闲、娱乐、购物、美食等设施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大量户外交往空间,增强居民的交流融合,为城市居民缓解工作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提供帮助。从居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绿地是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可达性、精心的设计可以鼓励更多的步行行为[5-6],居住在绿地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更好[7-8]。同时以绿地为介质进行活动场所的规划,对慢性病、精神性疾病与障碍等具有疗愈功效,具有防病于未然的作用(绿地医学)[9],从而促进健康公平性发展,实现相对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健康促进[10]。因此,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惠及民意的社会工程建设。

2.3 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促进城市生态格局发展

城市公共体育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慢行系统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将风景名胜区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慢行系统与绿道网系统建设相结合,可缓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承载压力,丰富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空间规划的方方面面,改善城市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使其发挥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自然生态换技能发展格局的逐步建设。最后,构建城市体育景观结构网络,与城市产业布局协调规划,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协同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环境生态格局的建立。

3 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下长沙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 斑块:城市公共体育斑块数量增加,但空间再生性缺失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11]。为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体育规划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保障[4]。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开始了城市体育空间的大规模建设,并创造性地建设多样化的体育综合体、体育公园、体育建筑等,但却忽略了对已建成空间的微更新,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长沙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呈稳定上升趋势。2017年底,长沙市城区新建18个社区区域性全民健身中心,32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和1 000处全民健身场所,实现全市80%覆盖率;同时根据中国客户网最新企业名录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初,长沙市拥有191家休闲健身中心。湖南省体育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湖南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至少达到1.4 m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长政办发〔2018〕16号) 显示:2019年长沙市新建全民健身工程点600处,改建健身步道9条,新建健身驿站20个,试点改建体育公园2个,并于10月底向居民正式开放[12]。整体来说,长沙市城区通过大量新建的体育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房等拓展了城市体育空间,加大城市体育空间服务范围,一定程度上满足与时俱进的体育需求。但在旧厂房或旧商场改建,边角空间变废为宝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城市老旧社区与早期公园绿地等空间未有效纳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发展规划中,使潜在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多元化运动不易盘活。早在2015年长沙市政府部门便有相关文件提出在改造的旧城区中利用楼顶废弃空间建设简易运动场地,但至今为止旧城区居住区中户外体育空间缺乏,公园绿地中大片绿地闲置,商业街头零碎空间废弃现象仍旧比比皆是。以长沙市芙蓉政府为圆心,以3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含有公园(综合公园、市级公园、社区公园)23座,但社区公园中含有除健身步道外其他健身设施与空间的公园仅约占21.7%,大量绿地空间闲置。此外,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自然资源规划局等信箱数据显示,多数市民投诉社区开发商为了谋取利益“侵占”业主公共运动空间,并有城市居民建议建设极限运动、棒球等多元化的运动场地;长沙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斑块过多的场地重复排列组合,在体育活动创新化,运动场地多样化中缺乏思考。总而言之,不注重城市老旧空间的“活”化更新,盲目新建公共体育场馆会导致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浪费,既不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也不利用城市形象的塑造。

3.2 廊道:市级廊道体育绿网初步形成,但精细化发展缺失

城市廊道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近年来不断被挖掘其引导城市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价值,并建立不同级别的慢行系统。一方面为居民健身提供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串联城市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游憩活动的纽带,为居民运动提供更多的选择。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城市虽建立了城市体育绿廊,但后期社区治理缺位,使得体育绿廊“寻常化”。

城市廊道资源被不断挖掘,以“绿道”为主线连接全市体育健身设施的网络初步形成,城市体育空间格局稳定性增强。长沙市通过“一心两纵、八射四联”的结构规划,预建设1 300多公里的12条市域绿道与21条城市绿道;已建成12条绿道220公里(见表2),缓解城市环境荷载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运动空间。目前已建成的220公里主要是围绕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龙王港等河流系统与金星路、星沙大道等道路系统构建的城市绿道体系。初期绿道为长沙市主城区建立了初步慢行系统,并连接不同景观节点,可满足散步者、远足者、骑自行车者、慢跑者、坐轮椅者、郊游者、穿轮滑鞋者、玩滑板者、自然观察者等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后期预建设的其他城市绿道将进一步扩大城市体育绿网服务范围,便于构建15分钟健身圈,缩小人群与健身运动点的距离。美中不足的是现有绿道体育空间绕水而建,随水而动,但对水资源的利用较少,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

表2 长沙市一期已建成绿道情况

城市绿道体育结构逐步成型,但后期治理不足,导致整体廊道利用率低下,干扰过多,过滤保护功能无法物尽其用。以长沙市岳麓区金星路段绿道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其一,绿道设置过于“随性”,车行、人行、残疾者运动通道不分道,绿道与盲道“相互交融”,绿道建设路径与灯柱相撞,绿道橡胶步道建设不完整,绿道活动空间杂乱无章。其二,现有绿道中电动车行驶居多,行驶速度较快,而自行车者、慢跑者、坐轮椅者、郊游者、穿轮滑鞋者、玩滑板者等慢行运动者则由于受到快速行驶干扰产生劣质体验感,进而减少绿道体育活动。其三,绿道中断,无法提供持续性的运动空间,将运动参与人群“剔除”在外。商铺违规拓展空间占用绿道、共享车辆违停压缩绿道面积以及路牙设计过高导致绿道上下坡起伏过大等问题导致城市体育绿道利用率低下。其四,城市群众体育赛事、体育组织辐射面和影响力不足,群众未能大范围参与体育运动,导致绿道体育空间无法“动”起来。

3.3 基质:重自然基质公共空间规划,轻城市历史文化基质整合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越来越注重对地区的“山、水、道、林”等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在体育空间营造中逐渐重视“依山造势,顺水推舟”的因地制宜原则,但却忽视了体育历史文化,丧失本土特色与场地精神。

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理念的内化,进而推动城市体育空间规划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借助山体开展攀爬、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等运动公园、借助河流资源推动游泳、龙舟、赛艇以及水上趣味运动乐园的建设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以长沙市河西片区为例,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便依托湿地环境建设户外足球场、自行车慢行道;谷山体育公园依托谷山森林公园的地势开展极限运动与山地运动;西湖文化公园凭借湖水资源营造全民水上健身中心;梅溪湖依靠湖边环境打造沙滩游玩区等均体现了体育公共空间对自然资源的重视。但在对自然资源与体育资源的创新结合中还有待加强,即场地异质性需重点突出,运动场地也可突破传统田径、篮球、足球等场地设置。过于常规的运动场地设置,不利于体育空间边缘区域的打造,也不利于边缘运动人群的内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中共性极强,而立足于城市文化背景的个性薄弱,未有效整合历史文化特色,无法激发居民的归属感[12]。其一,在现有的大多数体育公园中,运动场地如同附属品简单地停留在形态、形式、要素空间组合等方面,并未上升到文化精神层面,致使多样的休闲体育空间在生态文化场域中变得紊乱。近三年来,长沙新建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中具有健身步道、篮球场、体育运动综合体。2019年体育“一圈一道两站点”建设任务中的实施项目均为健身步道、篮球场、乒乓球场[13]。数量上虽然达标,但质量和服务方面仍有欠缺,属于粗犷式建设。其二,不同地区的主导基质不同、体育资源类型不同、各区域人群的需求不同,但现有的体育公共空间建设却忽略内部基质差异造成体育空间同质化的现象(见表3)。如以工业用地基质为主的星马片区,工业是该地区的显著特点,但在此片区域中的公共体育空间多以商业健身房的形式出现,频繁占用商业用地,并未利用废旧工业工地打造促进该片区体育特色发展的工业体育空间,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又未服务到周围居民,失去了体育创新性。其三,缺乏根据居民需求以及传统文化基质结合设立空间异质性强的场地,如蹴球场、珍珠球、陀螺等解放天性、回归自然又具有新奇性的民族体育公园。其四,缺乏残疾人士的专类运动场地,纵观长沙市,并未出现一所运动康复类型的体育公园,常规公园中缺乏为残疾人士提供的无障碍通道,很多为残疾人士提供的运动设施则更少。且每个地区的历史故事并未通过体育建筑、体育标识等加以呈现,削弱了场地文化精神。

表3 长沙市5个区的基质分布状况

3.4 景观生态格局: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成型,但分布不均层级模糊

随着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建设以及长沙市体育产业中长期规划的推动,长沙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完整,点线面一应俱全,但各空间资源分布不均,体育空间层次性不明确,阻碍整体格局的精细化发展。

城市公共体育结构完整,点线面等体育景观要素齐全,生态格局初现。首先,长沙市18个社区体育健身中心,雨花区体育新城、谷山体育公园等综合体育公园、12条绿道以及若干体育健身点的建设形成了长沙体育公共空间体,加速了体育资源的配置,使得城市空间得以利用。“一圈两场三道”格局初步形成,但离“五个一”——全市建成1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游泳馆或室内标准游泳池、1个体育公园;每个区县(市)建成1个体育公园,1个全民健身中心的规划目标仍有差距。其次,在体育景观要素中,斑块状体育要素较多,点状体育要素较少,空间连通性不够;斑块空间边缘复杂程度不够,体育活动容纳度不高。

城市公共空间分布不均,层级体系模糊,场地沟通不畅,精细化发展难以实现[14]。首先,长沙市谷山体育公园、保利体育公园、洋湖体育公园、洪山体育公园、久驰体育公园等多个综合体育公园与市级体育公园均分布在西边及西南区域,而在中心片区中的休闲体育空间以零碎的体育健身设施、社区中的体育局部分区为主,且环境质量差,中心片区居民享受运动公平性低,在空间布局上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和资源分布不公平等现象,造成居民健身锻炼积极性的下降,同时影响城市其他地方体育的“排兵布阵”。其次,各城区体育景观生态格局粗犷式发展,体育功能定位与分区未精细化,忽视公共体育斑块无序散落现象,使得空间“密不透风”,场地间沟通不畅,景观环境超出应有的承载负荷。最后,重视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达标,而忽视配套服务水平提升,缺乏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导致长沙市体育产业活力不足。

4 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下的长沙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优化

4.1 以绿色空间为络,串联整合自然资源,嵌入与城市结构相融的体育格局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融合。以城市绿色空间为基础,顺应城市地形地貌,结合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形象规划,整合各类体育资源,打造与城市融合的公共体育空间格局。长沙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应顺应长沙市“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利用象鼻窝、岳麓山、谷山等风景名胜区,湘江、浏阳河、靳江突等水带打造出“山水洲城、一江两岸”的城市体育形象。同时,构筑多条沟通山-河的城市生态廊道,引导外部生态资源向城市有机渗透和延伸,稳固城市已有公共体育空间组团的同时,注重运动与生态的联系,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城依山傍河而建,运动无处不在”的独特魅力。

分层级建立城市体育公共空间。细化格局内部要素配置,借助城市绿色规划网络有效衔接来实现体育空间多元复合功能。首先,长沙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格局建设应在现有格局基础上对各城区体育发展进行细化的体育定位规划,实现体育空间与教育区、商业区等不同区域的结合,建立体育科研区、体育赛事区、体育旅游区等不同的侧重点的分区,实现协调发展。其次,在公共体育空间建设中建立服务体系,在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对绿地体育空间资源(公园、街道绿地、山体等)进行区域、市级、社区、点状四个层级的区分与异化建设,既便于服务量化评价,又有利于以小区为基本单位的体育健身圈的构建。最后,坚持生态环保,节约优先的规划原则,兼顾资源与条件,加强废弃空间改造,闲置空间优化的进程,避免盲目建设,为居民创造个性的运动空间。

以德国海德堡城市为例,海德堡城市是一座绿地占70%的城市,其中约58%的休闲体育活动是在城市公园、森林、田园小径以及开放水域等非正式的体育空间(绿色空间)中进行,城市森林中的运动路径构成网络体系,城市中利用社区配套的公园,大学、医院、城堡等地附近的公园用地[15],建设公共体育空间网络。城市周边在使用者与建设者双方遵守“市民契约”基础上,充分利用田园地质建设田园运动小径既别致又实用,并且开放使用河道为居民提供天然亲水体育活动。同时,关注儿童与残疾体育锻炼需求,绿地体育空间不仅对外全部开放,而且非常注意障碍通道的设计,儿童与残疾人可单独轻易进入公园锻炼。

4.2 以绿道为脉,启动蓝带体育空间,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注重绿道系统连带效应建设。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中,根据城市人口分布,设立社区绿道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1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30至45分钟可达的建设覆盖目标。首先,在社区绿道体育的构建中,要求绿道的路径设置或体育设施节点的布置尽量串联社区内的主要滨河路、公园、街头绿地、风景名胜区以及标志性节点等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体育“连带”效应的产生,丰富绿道慢行系统的活动内容。其次,还可考虑设立必要的环形线路,使居民能够充分而便捷地利用绿道网进行简单的体育健身活动。同时就绿道本身建设而言,根据空间容纳的大小合理采用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残疾人坡道“四道分流”或“低速道”与“中速道”两道分流,为运动者提供干扰少的健身生态环境。最后,绿道路径规划兼顾城市交通节点进行衔接,如利用公共交通换乘站点实现慢行运动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通过在绿道经过的城市主干道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泊点实现慢行运动系统与城市主干道的衔接;通过在大型体育运动场地进出口设置共享单车、无障碍通道实现体育廊道与斑块的衔接,进而形成多元结合的公共体育空间结构体,提升绿道与公共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同时为倡导低碳生活奠定物质基础。

加强蓝带网络建设。充分利用长沙市“一江四河一港多湖”(湘江、浏阳河、圭塘河、靳江河、捞刀河、龙王港、梅溪湖、咸嘉湖、东湖等等)的蓝色资源,利用河流资源建设蓝带网络。一方面倡导市民们安全参与龙舟、划船、沙滩排球、沙滩飞盘等与蓝带资源有关的体育活动,激发蓝带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在河流搁浅处适当建设沙滩等体育活动需要的空间,治理河道环境,营造景观优美的城市河流景观。以伦敦市生活空间规划为例,规划中注重对蓝道网络的构建,强调对蓝带网络基础设施、游憩用途以及生态景观的营造。

4.3 以现有基质为网,挖掘历史人文和城市特色,丰富体育活动内涵

加强在城市各基质中的体育改造工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应以文化为基,注重挖掘城市传统的体育历史与文化,强化居民体育意识。一方面挖掘城市现有历史体育资源,通过体育网络结构将体育历史悠久的建筑、街区、文物古迹等点连接起来,打造独特的城市体育格局,丰富城市体育形象,体现体育历史特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彰显长沙城市建设的文化多元性与包容性;另一方面立足于城市土地用地规划,调查某区域中的基质类型、基质面积比例以及非体育斑块构成比例,建设适合该区域基质的公共体育空间。如在城市旧城区寻找可以二次利用的废旧工业、楼房、广场等空间,基于当地自然基质的情况,创新体育公共空间形式。

挖掘城市的民族体育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丰富体育活动内涵。创新体育手工艺品、体育构筑小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探索传统体育运动的新形式,树立本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空间,突破传统赛事活动,通过组织群众体育赛事、游憩活动、社区娱乐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不同主题的体育活动体系,建设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空间,使市民感受到多样化的城市运动趣味。

以麓山区与中心片区为例,麓山区基质空间以绿地基质与高等教育科研设计基质为主,该区的体育活动建设可借助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与西湖文化公园等绿地空间构建开放的自然山体与湖泊公共体育空间,依赖岳麓书院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播太极、武术、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开放大学体育场所空间为附近学生提供服务,建设自然体育科研场所。中心分区则以商业与旧居住区为主,应更多地挖掘商业公共场所空间以及居住区社区公园、楼顶、空中空隙等空间构造居住区积极空间,为社区居民营造社交运动空间。如芙蓉区的丰泉古井社区在以古建筑保护为主题的改造建设中积极融入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体育游戏,即丰富了社交活动内容,也增添了社区的“人情”味。中心片区基质中占比第二大的为中小学教育,但中心片区中低龄儿童的运动场地不仅少而且缺失温度,因此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应受到重视,改造社区环境建设更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多元化体育空间。

4.4 以使用者为本,创造丰富的活动空间,带动经济发展

强调市民参与,创新运动空间形式。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市民广泛使用城市体育空间、参与体育运动,这就要求必须从使用者的根本需求出发,使其成为集生态保护与运动休闲、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绿色体育空间网络。增添居民参与各自社区周边体育设施及场馆建设倡议渠道,聆听自下而上的“声音”。让空间设计具有“温度”,贴近居民生活,促进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形成多元空间环境,满足散步者、棋牌爱好者、骑自行车者、慢跑者、爬山者、划船者、坐轮椅者、野外鸟类观察者、自然爱好者、野营者、攀岩者、郊游者、穿轮滑鞋者、玩滑板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以北京四合院幼儿园与丹麦“怡”乐园为例(见图2和图3)。北京四合院幼儿园通过围绕一座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顶,将文物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将古建筑与周边现代化建筑进行衔接,展现出多层的城市历史和谐并存的场景。同时利用空中空间建造的漂浮屋顶以低矮平缓的姿态水平展开,将不同建筑间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一个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平台。漂浮的屋顶下方的地面空间则是2~5岁孩子日常教育空间,有室内运动场、小剧场等。新院落空间围绕三棵大树而建,既与古院落相呼应又增加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新旧交替,孩子们随时能近观、接触历史,观察自然,又帮助他们加深对时间维度和历史的认知。丹麦“怡”乐园是利用社区停车场空间,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社区公共空间,概念是鼓励人们使用屋顶。该项目通过立面绿植体系有韵律地与结构网格的联系,中间穿透两个巨大的公共楼梯,将游客的视线一直连延到屋顶,形成一个奇妙的游乐场。在屋顶,栏杆不仅仅做栏杆用,还变成了秋千、球笼、攀爬架等等,打破传统创造出多样的运动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图2 北京四合院幼儿园

图3 停车楼屋顶的‘怡’乐园 Park ‘n’ Play

依托体育景观空间开展丰富的活动。在公共体育空间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可以与各级学校、公司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引导市民积极融入其中,活跃体育景观气氛,让城市“躁动”起来。如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生存体验、认知和爱护野生动物,百里毅行等户外活动;设立体育赛事策划体验馆、迷你体育建筑3D打印设计馆、体育手工艺品DIY馆等各种产业;脱离群众仅参与体育运动本身的束缚,从体育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职业中的开展等方面营造体育活动空间,鼓励群众参与进来。这样既能丰富居民的体育活动方式,又能为其提供更高品质、更多内涵的生活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育认知,提升城市居民的体育归属感。市民体育认知的提高,又能推进城市居民广泛参与体育决策,有利于城市体育规划建设的长效推行和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绿道斑块基质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