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营养KAP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1-07-04章艳珍吴岚艳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体质营养

章艳珍,吴岚艳,马 钊,李 李

(1.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护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2.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

0 前言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迅速且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时期,也是营养、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关键时期[1]。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肥胖、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到成年时期难以逆转[2,3],且成年时期的许多严重疾病与青少年时期的营养、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4-6]。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监测[7,8]。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评价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目前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来看,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指标体系,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信息反馈在生活方式和营养促进方面仍然是空白。本研究通过对黄山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简称营养KAP)和生活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探讨营养KAP、生活方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黄山职业技术学院15-18级4个年级共1400人,收回问卷1400份,收回率100%,子问卷进行合并后,剔除信息不完整问卷109份,有效问卷1291份,有效率92.21%。其中,护理专业学生702人,助产专业学生250人,药学专业学生124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112人,旅游管理、会计等专业学生103人。年龄范围在15-22岁,平均年龄17.83±1.69。男生201人,女生109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编制

查阅文献后,参照金秀菊等[9]编制“关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社会人口学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父母亲学历、父母亲是否了解营养知识等。

2.营养KAP调查:主要了解学生营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态度是否积极,以及个人的饮食结构、早餐情况、零食习惯、饮食规律等饮食行为习惯。营养知识共20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未答均得0分,第1题是1-4级等级评分题,得分为3-0分,累计总分0-22分。营养态度共9题,单选题是1-4级等级评分题,多选题选对几个选项得几分,一个不选得0分,累计总分7-42分。饮食习惯选项为各种习惯的不同频次,饮食习惯较好赋分“1”,饮食习惯较差则赋分为“0”。总分在0-17分。以10分为界分级,即饮食行为较好(总分>10分)、饮食行为习惯较差(总分≤10分)。

3.生活方式包括日常起居、运动习惯、吸烟饮酒情况、娱乐方式等。每周1次和从不或偶尔活动、每天不吸烟和偶尔吸烟、每天不饮酒及偶尔饮酒、没有及偶尔通宵、连续坐位每天1小时以下则为经常性行为习惯,赋分为“1”;其他频次较少行为习惯,赋分为“0”,总分在0-5分。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示营养知识、态度、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越健康。其中营养知识、态度、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问卷按照总分的四分位数将得分分为差(<25%),中等(25%-75%),好(>75%)3个等级。

1.2.2 学生体质情况收集

按照《标准》中所规定的测试方法及项目,从学校资料库收集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立定跳远、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等指标。依据《标准》等级评价指标[10],确定此次体质健康评价等级,即优秀:>90分;良好:80-89.9分;及格:60-79.9分;不及格:<6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建立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学生体质健康通过身体形态(BMI)、身体机能(肺活量)、速度(50米)、耐力(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力量(立定跳远;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柔韧性(坐位体前屈)5个方面来体现。本次共调查学生1291人,体质健康综合评分等级人数构成情况为:优秀15(1.16%)、良好200(15.49%)、及格937(72.58%)和不及格139(10.77%)。

2.2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父亲和母亲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不同,学生体质健康等级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1和表2。

表1 人口学变量对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影响[n/(r/%)]

表2 家庭情况对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影响[n/(r/%)]

不同营养知识等级、营养态度等级、饮食习惯等级和生活方式等级的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3。

表3 学生营养KAP、生活方式等级对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影响[n/(r/%)]

2.3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学生体质健康等级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影响体质健康等级的个体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家庭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分类有序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引入变量法,纳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10,主要变量赋值见表4。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是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习惯,模型拟合良好(x2=88.06,P<0.01)。

表4 各变量意义及赋值

模型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差是体质健康“不 及 格”(OR=1.628,95%CI=0.450~4.878)和“及 格”(OR=1.628,95%CI=0.450~4.878)的危险因素;营养态度差是体质健康“不及格”(OR=2.143,95%CI=0.463~3.192)和“及格”(OR=1.188,95%CI=0.465~4.018)的危险因素;饮食习惯差是体质健康“不及格”(OR=2.729,95%CI=1.487~4.091)和“及格”(OR=1.134,95%CI=0.662~1.944)的危险因素;饮食习惯中等是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OR=1.355,95%CI=0.467~3.952)和“及格”(OR=0.945,95%CI=0.582~1.533)的危险因素,见表5所示。

表5 学生营养KAP对体质健康等级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与建议

3.1 学生营养KAP及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1291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营养KAP、生活方式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女生的体质健康等级优于男生(x2=12.27,P<0.01);15-18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从总体来说呈逐年上升趋势(x2=52.90,P<0.01);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体质健康等级越高(x2=20.29,P<0.01);父母亲对营养知识了解程度越高,子女的体质健康等级越高(x2=44.11,P<0.01)。学生营养知识等级、营养态度等级、饮食习惯等级和生活方式等级越好,其体质健康等级越高(P<0.01),说明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生的营养KAP、生活方式可能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影响。通过建立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进入模型的变量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习惯,模型拟合度好(x2=88.06,P<0.01)。结果显示:营养知识好、营养态度好和饮食习惯好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保护因素;营养知识差、营养态度差和饮食习惯差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危险因素,说明营养KAP是体质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张爱平等[11,12]研究保持一致。因此,从学校健康促进的角度看,除了做好体育工作外,应加强对学生营养KAP及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学校多元联动,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目前,我国在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方面研究主要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出发,少有针对各类学生进行营养及生活方式干预。美国、西班牙等学者认为[13-15],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不仅是体力活动与健身知识教育,也包含营养与饮食管理、吸烟和饮酒控制等综合性的生活方式教育。因此,为更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议学校除加强学生体育活动外,还应从营养与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1.政策支持。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校园活动作为干预措施,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是一种考验,这恰恰是学生最欠缺的。为了保证干预措施的真正落实,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相关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将学生手册、班级规章等与健康促进计划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干预措施的效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2.宣传动员。有效的营养宣教和媒体宣传,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参与营养干预措施及改变其不良习惯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指导中国居民合理膳食的科普性文件,加强指南的宣传教育是学生体质健康营养干预的重要措施,首先课堂教育是营养干预的主要宣传阵地,建议医学、社会服务、旅游等专业开设《营养与膳食》课程。其次要结合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

3.干预活动。以具体活动为依托,如以学院、社团、班级、寝室为单位,开展各级营养干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落实营养干预措施,并将典型案例进行推广,进一步深化干预。

3.3 建立和完善体质监测结果对学生健康风险的预警机制

2014年修订的《标准》主要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运动能力4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采用常模参照的评价方式给出个体测试的各项目得分,根据得分在测试群体中的百分位数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标准》注重体质健康测试的组织实施、测试方法和体质提高方法,包括对体质测试数据的管理和宏观的统计分析,最终以终结性评价呈现学生体质健康结果,给出测试数据和体质健康总体评价等级,这种评价方式从总体上反映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但缺少健康理念的传播和对个体体质测试结果的反馈及沟通,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体质测试结果的关注,无法从行为上促使学生持续参与体力活动,以及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因此,学校应把体质测试结果与学生个体健康风险关联起来,加强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沟通,尽可能多形式、多渠道传播健康理念。从而使学生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持久体力活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唯有如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才能真正发挥其导向作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力活动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体质营养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6种“败性”饮食习惯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