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市荣昌区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发展形势
2021-07-04郭吕
摘 要:本文从统计数据角度着手,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荣昌区整体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受阻的严峻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对下一步全区经济推进工作给予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经济运行;统计数据;推进发展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经济运行调度力度,有效实施各项政策,及时纾解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1-9月,全区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固态势,两年平均增速趋于常态化水平。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整体保持持续恢复态势。1-9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16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3%,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6亿元,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04.18亿元,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09.41亿元,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8:54.6:37.6。蔬菜累计面积222398亩,同比增长1.18%,产量452251.3吨,同比增长0.86%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产能恢复。受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的影响,全区农业生产形势较好,蔬菜生产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22.24万亩,同比增长1.2%;蔬菜产量45.22万吨,同比增长0.9%;生猪出栏较快增长,生猪出栏43.27万头,增长59.1%;生猪存栏41.69万头,增长20.7%;猪肉产量3.29万吨,增长63.8%。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96亿元,增长14.2%,其中牧业产值占比达到36.5%,增速达到35.2%,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21个百分点。
(三)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力度大,工业经济贡献突出。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9%,拉动经济增长6.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229.03亿元,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9.9%,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14.2%)0.6个百分点(上半年低于全市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市(9.2%)0.7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0.39亿元,增长1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增长11.8%。建筑业增加值75.15亿元,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8.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60亿元,增长11.3%。
(四)服务业稳步恢复。服务业持续稳步恢复。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两年平均增长3.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5.0%;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两年平均增长2.8%;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3.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4.8%。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两位数以上,分别为13.6%和14.3%,其他行业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个数位。1-8月,全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4.3亿元,增长37.1%。
(五)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141.36亿元,增长28.6%,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95.99亿元,增长29.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高8.1、8.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04亿元,增长111.8%;限额以上住餐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营业额0.19亿元,增长148.3%。
(六)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回升。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96亿元,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10.6%。分领域看,建设与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0%,两年平均下降20.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7.3%,两年平均增长7.2%。工业投资148.412亿元,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13.7%。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8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49.77亿元,同比下降1.9%,两年平均增长14.3%。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產业投资同比下降5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12.8%。
(七)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44亿元,同比增长28.3%,两年平均增长11.9%,呈持续恢复向好态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分别增长26.9%、25.1%;住宿和餐饮业的营业额分别增长27.4%、29.9%。
(八)先行指标走势良好。先行指标和经济增长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工业用电量增长30.2%,工业用气量增长51.9%,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63.8%,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6%。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6.6%。
(九)经济发展质效提升。1-9月全区大部分主要指标增速在主城都市区的排位情况上半年趋好,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有所提升,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1%,利润增长2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1.3%,增值税增长4.5%,企业所得税增长11.5%。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5.49亿元,增长6.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6.93亿元,增长15.4%。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2元,增长10.2%,两年平均增7.2长%,其中城镇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3489,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9元,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7.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停企业较多,同期基数影响增速。
9月末,规上工业企业有32家关停企业(保留同期数17户、本年关停15户),关停企业累计同期数达62.6亿元,影响累计增速9.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关停企业有21家。
(二)新增动力弱。
前三季度,新投产入库“四上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新升规入库6家企业、建筑业企业升规入库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升规入库7家、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升规入库1家、住宿餐饮企业新增入库4家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没有新增入库企业。“四上企业”进少退多,新入库企业规模小势单力薄,暂时还难以弥补淘汰产能对經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
全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1-3季度服务业占比为37.6%,居全市第36位,仅高于铜梁区、江津区、长寿区,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3.8%)16.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3%)0.5个百分点,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速低于全市(5.7%)0.4个百分点。一是限额以上大中型企业少。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255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中,只有批发业有1家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共20家(批发业16家、零售业3家、住宿业1家),其余企业均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占比达91.8%,特别是餐饮业全部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小微型企业规模小,应对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规上服务业支撑弱。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分布散,市场竞争力不强,缺少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市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弱,对于服务业的拉动力不足,无力支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共有规上服务业企业52户(不含三家通信公司),2020年户均营业收入不足0.35亿元。
(四)生猪养殖面临新挑战。一是猪瘟疫情时有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二是今年以来饲料原料、防疫消毒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规模猪场出栏每公斤肥猪养殖成本平均为15元左右,而生猪价格大幅下降,若猪价持续走低,会加剧其养殖困境;三是环保要求升级,随着全国生猪产能的恢复,猪肉供应问题得以解决,环保高压再度重启。
(五)投资大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稳增长压力较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稳投资既拉动当前内需,又能支撑未来发展,但目前全区投资项目储备不足。一是目前在库可报的投资项目少,目前在库工业项目204个,其中已经报完投资的项目139个,剩余可报投资的项目65个。二是投资结构不优。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下降,而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9.9%,荣昌两年平均下降20.%。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增量挖存量双向发力。
月度新增入库单位是“四上企业”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一是各镇街、行业主管部门和高新区要积极培育辖区内企业,跟踪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入库,抓实抓细抓紧新企业升规培育工作,同时要注重企业的规模、质量和贡献大小,重点是抓大抓早,对拟升规培育企业,要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二是积极培育企业升规升限,壮大发展后劲,形成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深挖存量潜力,对现有在库的“四上”企业要支持其做大做强,全力帮扶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妥善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推动“四上企业”提质增效。
(二)继续抓好工业经济。
工业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稳则全区经济稳,前三季度,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6%,拉动经济增长5.08个百分点。要把工业经济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存量,促进增量,推动全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及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入库统计,形成拉动工业经济发展新增动能、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新生力量。二是抓好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业项目建设是培育新生工业企业和新增长点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全区工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要把工业项目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引进一批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做到项目储备、建设和投产梯次推进,通过工业项目建设增加工业发展动力,助推工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导企业通过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以及提升品牌效应等措施,自我消化一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压力,减少原材料消耗大但利润率不高的低附加值产品订单,注重食品加工、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增强其发展活力与发展后劲,同步发挥其对工业经济发展应有支撑作用。
(三)加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推动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提质增效。
一是以项目建设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着力引进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及企业落地兴业,提高服务业投资的占比,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二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围绕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出具备行业领头效应的示范性企业。三是加强联动,建立健全部门考核机制。一方面服务业涉及众多行业,每个行业都举足轻重,要想实现均衡发展,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要加大对在库企业的监测力度,做好跟踪服务;另一方面要健全考核机制,将服务业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严格考核奖惩机制,以考核方式推动部门积极参与到服务业发展工作大局中。四是力争培育出1家餐饮业中型企业,零售业的中型企业力争达到5家。限上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是全区服务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加大对限上和规上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培育发展新动力,注重着力从“质”的方面突出优势重点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狠抓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入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统筹推进签约、开工、在建和拟投产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及时跟进解决影响项目落地建成的问题,加快项目竣工投产、投产达能、达能见效。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足的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一企一策”,组织专题研究、专项督办,为稳定全区投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养殖硬件设施设备,确保安全优质生产。
参考文献:
[1]曹清尧.将荣昌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J].重庆行政,2020:12-15.
[2]袁麒麟.荣昌:成渝地区发展机遇的“双城支点”[J].重庆与世界,2020:34-37.
作者简介:郭吕 ,出生年月:1988.11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 重庆荣昌 ,职称:经济师,会计师 ,学历: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