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路径研究

2021-07-04王登州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德育中职

王登州

摘 要:德育是我国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越加凸显。本文主要以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德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讨在二者融合的具体路径,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德育

引言:对于学生而言,知识能力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等重要,都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但是,新时代的条件下,给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二者应该探索新的发展方式,相互融合。

一、熟悉课程

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培育学生,主要的阵地是教室,主要的武器就是课程。为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任教水平,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把握課程所讲内容,明白课程想向学生传达什么观点,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首先,教学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计算机课程如此,德育也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育部根据德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职院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但是相对于智育的要求而言,德育目标的表述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指向。其次,在部分中职院校里,因为各种外在原因,老师和学院领导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品德的作用。最后,教师不但要了解课程,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入的把握,了解学情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教师应该通过测验或者随堂问答或者是一些小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道德观,学习好的学生也并不能代表品德优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可能品德高尚,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关联,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二、了解学生状态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否具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为探求将计算机网络教育和德育培养相结合的途径,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定位。本文要探究的是中职学生,此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与普通高中虽然年龄上处于同一个阶段,但在智育和德育方面所面临的任务和难度是有所不同的,中职全称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中职求学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升学,而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更好的也更早的踏入社会,因此,智育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因为没有强大的动力支撑,加上学校管制较松懈,给学生比较自由的空间,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又处于叛逆期,比较容易冲动,种种原因累积作用,导致中职学生在德育方面也面临着不小的难题。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才能更好的选择应对措施。其次,教师应该明白德育的教育范围更广,主要是为了塑造学生纯洁的心灵和内心正确的是非观和德育观,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内心的塑造还没有完全完成,正处于极速发展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将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人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跟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是教室和课堂,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观察学生对每件事的反应和态度,良好的或者是不良的,更深一步地了解学生基本的品德情况[1]。

三、完善教学设计

教师在正式开始讲课前,会在自己的教案上,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自己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设计,会将课程资料的作用开发到最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有更多的配合,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程度。赫尔巴特,近代教育之父,曾经说过,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课堂和课程。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将这三个要素完美的融合。因此,教师在开始授课之前,应该对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深入把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之间的区别和不同。教学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应该达成的对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知识与技能,计算机网络教学偏智育,二是,过程与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完美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上三者兼而有之,可以偏重某一方,但必须三者兼顾。教师进行关于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设计时,也是将智育和德育融合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善用教学任务,利用教学任务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勇于求证的能力。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德育存在相同的问题,过于拘泥于原来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和提高德育的培养水平,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寻求新的授课模式。例如,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在讲解“网页制作”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索。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材料,可以是和德育相关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学生创建关于德育和爱的主题网页,通过这种方式,创新了计算机教学和德育的培养途径,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相关的计算机能力,还可以进行德育,实现二者更好的融合。

四、重视主课堂教学

在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德育相融合过程中,并不是追求二者的完全统一,不分你我,而是有主次之分,是将德育融入到计算机教学当中,计算机网络教学是实现融合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可以在正式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设置一个专门的栏目,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发表自己对时政新闻的看法。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有价值的选题,可以是爱国主义和集体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等,鼓励学生自己搜索材料,撰写演讲稿,或者是制作PowerPoint等形式向学生和教师展示,并且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分享,但是需要对这个栏目的时间进行控制,可以是5-10分钟为最佳,通过这个小栏目,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渗透,也同时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计算机教学为主,实现计算机与德育更好的融合[2]。

结论: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融入德育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网络相对现实生活拘束限制较弱,德育可以弥补法律空位,对培养人才发挥更全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婷婷,孟瑀,杨光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J].大学,2021(48):35-37.

[2]王平.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渗透“学科德育”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0):245-246.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教学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