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1-07-04田磊
田磊
摘 要:随着水利水电研究领域的不断突破,以及国家对于该项工程的不断重视,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材料和设备层出不穷,更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极大帮助。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富有成效,但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进步空间仍然很大,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有着严重缺陷。所以,水利部门应当重视管理工作的优化,针对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坚克难,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解决路径
引言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起到严重阻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进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新时期改进的对策与举措,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发展需求,为其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1水利工程概述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建立水利工程最主要目的是实现地上水系分布与流向的有效调整,加强对洪涝自然灾害的调节与控制,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可以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新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人民通过进行水利工程维修来满足日常生产与发展需求。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进行发电与蓄水,全面增强水利航运能力,结合水利工程有效开发旅游资源等。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崛起,更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就业问题,实现地区自然生态气候有效调节。如果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到位,可以真正造福百姓,所以具有较强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意义。但是,如果水利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因为管理不得到产生一系列安全事故,这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系统不完善
水利工程不僅具有防控水灾、维持水资源供应的基本职能外,往往还担负着水产养殖和观光旅游的职能,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项目。因此,水利工程所承担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对应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有很多,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工作中常常出现各种纰漏,比如说,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渔政和水利管理相互冲突、责任划分不明确;水费收缴标准和水费支配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管理系统不完善的结果。
2.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管理的工作分为两个工作体系,包括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业务管理部门。行政部门管理的权力大,责任并不明确,且缺乏可制约行政部门权力的有效监督机制。同时,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也缺乏有效监督。
2.3质量控制不达标
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到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对设计人员和工程师的要求非常高。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虽然劳动力较为充足,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供应却非常少,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更是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从事施工的大多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工人,综合素养不高,不仅专业知识匮乏,而且职业技能也不够熟练。有的施工团队甚至是临时组建的,工人缺乏施工经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施工中常常出现不规范的操作,为工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3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明确管理职责,改进并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很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职责缺失的现象,必须尽快加强责任划分,落实责任制,让工作人员一改往日懒散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培训教育,不仅要对工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培训,还要引导其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必须让工作人员明白,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是为了社会效益,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通过又红又专的培训教育,让工人们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才是成功的培训。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约束,制度不仅要约束一线的施工人员,也要约束管理人员和领导层。提出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这个理念不仅适用于行政部门,更适用于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部门也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对领导层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避免有人因为一己私利做出不利于工程建设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广泛征集工作人员的意见,确保制度科学合理。
3.2加强监督管理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监督管理的实际价值,监理单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人员管理。参与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全体监理人员均需要持证上岗,且必须具有相关的监理经验,要了解水利工程的整体特征和技术特点,保证监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落实责任制度。为进一步提升监理质量,监理单位需要采取责任承包制度的措施,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工作分配,将监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确保监理人员能够切实完成监理工作。三是加强对隐蔽性工程的监理力度。监理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隐蔽性工程对于水利工程整体的影响,严格审查隐蔽性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达标后才可批准施工方开展后续的施工。若发现隐蔽性工程的实际质量未达到预期标准,则可以要求施工方限期整改或者返工处理,直至质量达标为止。
3.3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在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各类影响工程质量状况的细节性因素。在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状况以及建成后的质量状况,对于施工安全以及工程应用的安全都会产生影响。需要严格遵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内容,结合各类管理的力量建设其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采取责任分工制,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各自的责任,同时有效的借助于行政监督力量,整合各部门的工作。其次,需要重视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设的材料以及各类设备,对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严格进行材料的选择与材料的质量检测,对技术设备也要采取同样的管理方式。在材料与设备入场时,需要查看其资质文件,并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符合应用需求。另外,还要重视工程验收中的质量验收,严格根据验收的标准完成验收。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本文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尚克兵.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科技视界,2021(27):187-188.
[2]邹成龙.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