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

2021-07-04宜梦楠

科学与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高等教育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依赖并促进了社会分工,现代社会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以此来探讨在高等教育中进行通识教育的合理性,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本身历来是全面发展的人之社会生长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于现实境遇中提升人生境界,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处;在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明化的人都是教育的产物。”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角度来考虑未来教育时,提到智育、体育及综合技术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的作用基础是,它通过特定而丰富的培养、开发、引导等方式,改善着人和人性的社会文化生成,使之具有一种独特的人生价值生长意义。”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随着专业教育弊端的暴露,人们开始质疑专业教育的效果,并重新重视和思考自由教育思想。“现代大学应该转变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整合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以及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等教育要素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最先提出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本文通过归纳方式,主要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核心概念来阐述通识教育的内涵,即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就业作准备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三、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分析通识教育的合理性

前文中笔者已经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科学实践也证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越来越依赖于对自身的掌握,依赖于全面发展的人生成,不仅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培育,也需要通过各种积极的文化促进方式加速其生长教育。其中,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助产婆”或“桥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办学者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认识的差异,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诸如大学教育存在着重视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和重视专业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争论。当前在“科学主义”、“实用主义”走俏的时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已经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实际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太多现代性的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重新追溯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那么这就要回到马克思的观点“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通识教育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合理性。

(一)加强通识教育是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识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种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成为身心协调发展,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的、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的整体性,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不是专业知识之外的“点缀”和辅助。可见通识教育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通,以此来影响和启迪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中领悟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原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通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科越来越综合化的要求。

(二)加强通识教育是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化与职业岗位频繁变换的要求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强调通识教育应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通識教育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使学生学习整体性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掌握不同学科之间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因此,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其将来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以及职业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加强通识教育是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品格培养和道德教育,导致“大学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盛产思想者和学者的园地,更像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中心”。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更为关键和根本。如前所述,通识教育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我国高校更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作为总的指导原则,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当然我们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不能因为过度强调通识教育而偏废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喜.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19-24.

[2]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有感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教育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36-38.

[3]徐敏,李明.论高等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7):19-20.

[4]彭志武.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观照下的通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07):37-39+50.

作者简介:宜梦楠(1993.02-16),女,汉,陕西渭南人,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高等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