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电监测仪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2021-07-04赵静
赵静
摘 要:用电监测仪是监测用户用电行信息采集的重要部分。通过实践,现场采用通讯接口RS-485、串口232接口,连接台区集中器获取数据。用电监测仪作为信息的来源和基础,分析用户用电情况是否异常,为查找异常用电用户提供数据依据,方便开展现场核查取证,确定异常用电嫌疑户,达到降线损目的。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讲述利用用电监测仪对高线损台区排查窃电工作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损台区;反窃电;用电检查;用电监测仪
0 前言
面对反窃电工作,供电企业总是苦不堪言,“电老鼠”窃电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此类用户分布广又零散,用电量突变不明显,想从数以万计的用户群中找出,供电企业沿用以往办法及時排查窃电用户难度加大,也给供电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随着科技的创新升级,借助用电监测仪,分台区设定期限,集中采集用户日常用电行为数据,应用其数据记录、处理功能,在企业反窃电工作中实现精准消灭“电老鼠”战果显著。
1 窃电的内容
1.1什么是窃电
是指在电力供应与使用中,用户以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电能,以达到不交或少交电费目的的违法行为。
1.2窃电方式
1.2.1 无表/越表窃电
无表窃电是指窃电用户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越表窃电是指窃电用户采用表前接线的方式,绕越供电企业的计量装置用电。
1.2.2改变计量回路窃电
改变计量回路窃电是指故意改变计量回路的正常接线,使电能表少计或不计电量,从而达到窃电目的。其中可以有改变电压回路、改变电流回路、改动相位窃电情况。
1.2.3攻击电能表窃电
通过改变电能表内部的结构、性能,致使电能表误差扩大,以及利用电流或外力损坏电能表,破坏电能表运行条件,使电能表少计或不计电量。
1.3窃电的危害
1.3.1造成大面积停电。窃电会使线路电流增大,超出供电设备负载,导致供电设备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供电设备因改装置超负荷运转,容易引发台区所辖区域大规模停电事故,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周边客户的正常用电。
1.3.2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检查、安装电力设施,需要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采取充分保护措施进行操作,而窃电者通常是在没有防护或防护简单不规范的情况下,为达到窃电目的,私自对线路进行野蛮改接,极易造成自身和他人生命伤亡。
1.3.3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窃电用户成功窃电后就会肆无忌惮超负荷用电,殊不知电路长期超负荷运行,不但加剧电气绝缘层老化,还会提升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2 线损原因及危害
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过程只所发生的全部电能损耗,包括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其中管理线损是电能在电网传输过程中,由抄表、计量、窃电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线损的危害有以下三方面:
①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成本。
②能源浪费,生态及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③引发火灾。
因此重点对长期存在高损台区用户进行反窃电排查,剖析台区损失原因,降低线损有益于电网健康的长期发展。
3 用电监测仪特点及优势
3.1系统构成
用电监测仪在此处相当一个移动“最强大脑”,应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检测电压、电流,数据存储等进行用电需求侧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本次使用采用通讯接口RS-485、串口232接口,通过连接集中器获取数据,作为信息的来源和基础,分析用户用电情况是否异常,为查找异常用电用户提供数据依据。既可以蓝牙通讯手机APP本地调试、查看结果,也可以通过GPRS通讯主站远程统计数据。
3.2功能及特点
3.2.1功能介绍
用电监测仪有异常用电诊断、异常接线诊断、时钟异常诊断及治理、停电式台区区分功能。
3.2.1.1异常用电诊断
可以通过读取集中器,进行数据分析,初步诊断出零火线电流异常、电能表开盖事件、电能表失压、断相。
①异常用电诊断-零火线电流异常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一种窃电方法,通过短接火线,来达到表计无法计量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火线短接的方法多样,有些方法十分隐蔽,肉眼很难发现。
台区智能管理单元可以通过随机采样电表的零火线电流进行比对,发现异常及时告警。
②异常用电诊断-电能表开表盖记录
通过更改表计的计量回路,或者更改电表的计量器件,达到少计量的目的,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
台区智能管理单元读取表计的开盖记录,筛选出疑似窃电的开盖记录,再辅以开盖前后的电量变化,或者现场查看,判断表计是否异常。
③异常用电诊断-电能表失压、断相
通过更改表计内部线路,使本来正常的电压降低,达到少计量或不计量的目的。
台区智能管理单元读取表计的状态字,筛选问题表计并告警,提示人员进行现场查看。
3.2.1.2异常接线诊断
可以通过读取集中器,进行数据分析,初步诊断反向接线、三相表错接线。
三相表计在电压电流线全部接入的状态下,根据电压、电流的不同组合方式可生成多种接线类型。三相直通表接线方式36种,互感器接入的三相表接线方式288种。其中只有一种接线方式是最标准的,其他错接线方式均给予判断。
3.2.1.3时钟异常诊断及治理
可以通过集中器读取电表时钟,判断是否时钟是否准确以及治理电能表时钟误差。
其中,时钟治理通过计算抄表信道的延时,能够精准计算电能表的时钟。对于时钟超差的电能表,通过广播校时的命令,将电能表的时钟逐步校准。
3.2.1.4停电式台区区分
利用电能表的停上电时间,对比变压器停上电的时间,来判断电能表的台区归属问题。
3.2.2特点
①手持移动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②接口通用,采用RS485、串口232便于数据读取。
③高精度定位。通过数据智能运算,分析处理、结果查看直观。根据异常告警数据可以直观的找到具体表计异常。
④错误接线一目了然。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故障描述通过分析失量图得出当前电表接线情况,判断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
⑤有配套使用的手機APP和远程主站。既可以通过手机APP本地调试、查看结果,也可以通过主站远程统计数据,方便使用。主站展示安装sim卡(三大运营商公网卡均可)后可通过主站进行建档以及查看反馈结果。
4 用电监测仪应用情况及结果分析
4.1用电监测仪应用情况
以2020年10月试验结果做参考,该款用电监测仪使用结果如下:
投入条件:长期高线损台区安装使用;
投入开始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投入结束时间:10月31日;
监测周期:3-6天;
监测采集轮次:2-5轮;
使用监测仪台数:14台;
监测台区:28个;
监测结果:电表电压异常疑似窃电用户10户;
现场窃电疑似用户检查情况:确认窃电8户。
4.2结果分析
在采集的数据对比分析过程中,疑似窃电用户10户,现场窃电疑似用户检查确认窃电8户,其中2户为误诊,经过分析发现用电监测仪执行采集轮次3次的数据比采集执行2次的精准度高,采集执行5次的数据比采集执行3次的精准度高。因此,采集时间及次数较短/较少,采集数据比对依据不足,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建议采集执行5轮数据支撑。
5 使用中存在问题
①该设备处于小范围应用,还无大规模使用,测试环境有限,受地域特点、用电类型、用户居住密度等因素影响,该型号的使用结果数据有待强化。
②操作人员的系统化知识储备不足,应对新科技产品,应用及分析水平有限,在该款用电监测仪应用中出现投石过河现象。
③监测采集轮次少,准确度不够。
6 改进方法
6.1 提升操作人员综合水平
推行新技术的主体是人,因此解决用电监测仪在反窃电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员工的思想认识,首先让操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使用新设备带来的益处。其次,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较好的掌握用电监测仪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解决用电监测仪在推广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最后要对整体的线损管理结构和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推动新技术“下基层”,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员工在反窃电工作中的热情。
6.2 加强培养人才
限制反窃电技术的应用中一个核心因素是反窃电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本质上是人才培养出现滞后性,无法及时的将掌握好的反窃电方法带入实际工作中。因此,需要对人才培养内容细化、具体化,与时俱进,使其在思想和知识储备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新时代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6.3增加用电监测仪监测采集轮次,提高精准度
通过对比多次数据采集结果,采集轮次3次的数据比采集执行2次的精准度高,采集执行5次的数据比采集执行3次的精准度高。适当的增加用电监测仪监测采集轮次,可有效提高数据的精准度。
6.4加快前沿技术的引入
窃电组织的窃电手法花样百出,越来越隐蔽, 现阶段反窃电技术水平有限。应用新技术实现对用电情况的全面了解,有益管理,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电网的破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
7 结束语
窃电不仅会破坏供电设备的计量装置,扰乱正常的用电秩序,造成供电设备无法进行正确有效的计量统计,还会导致电能的损失,致使供电企业和国家能源的流失。
近年来,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产品不断充斥市场,新的窃电手段也更多样化、高科技化,越来越隐蔽,供电企业沿用以往办法及时排查窃电用户难度加大,从而给供电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亟待需要借助更多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方法推进反窃电工作,达到降低线损损耗,减少人为对电网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李景村.防治窃电实用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朱进,徐金亮.用电检查[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 欧朝龙.电能计量技术及故障处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