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路径研究
2021-07-04武克奇
武克奇
摘 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的经济也在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迅速发展起来,各行各业都齐头并进,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前进的领头羊。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也日益严重,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郑重宣布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引领者,同时也为中国未来探索新的绿色能源、转变发展思想指明了方向。为确保这一伟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山东省也做出了重大调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编制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列入十项经济工作重点内容之一。督促各机构、各单位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制定相应的策略,协调统一各项政策,确保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顺利完成。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山东省
山东省作为中国重工业第一大省,其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为加强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有效推动能源高效利用,深入推进低碳转型。所以本文以省会都市圈,胶东城市群,鲁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双碳”研究背景及山东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从山东省三个经济圈的“双碳”目标现状出发,最终给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以碳中和为视角的研究,呈现范围广泛并且研究内容多样的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讨论。
首先,就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计划制定与可行性评估方面的探讨。刘晓龙(2021)提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大显性途径,即节能提效、优化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 以及一隐性途径, 即思想观念创新。
其次,相关围绕碳中和实践效果的评价研究也在展开。一是获得了国家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政策;二是对今后促进碳中性产品的认证计划。
最后,在制度规制方面。扬长进(2021)认为若能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强化碳交易市场为主的减碳价格机制制度, 将全国统一碳市场纳管业态从发电行业拓展到航空等八大行业。2030年前, 实现碳达峰中期计划; 第二年开征碳税, 与碳交易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縱观国内外学者对“双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研究、效果评价、制度分析三个方面。但研究内容比较宏观,一方面缺乏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其研究没能综合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地区制度,没有结合经济、制度等多维去共同探索最有效的路径分析。
“双碳”目标
目前我省在新能源技术利用效率、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甚至相关技术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山东省应充分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科学谋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绿色低碳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不断优化新的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的推动力,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结构、产业组合。
“双碳”路径分析
山东省应该从“双碳”研究背景及山东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思想和制度的学习。以山东省三个经济圈为研究视角,结合山东省自身特点,明确碳达峰时间和目标,作出相应的路径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从山东省三个经济圈的“双碳”目标现状出发,首先通过排放系数法、实地测算法或物料衡量法等,估算省会都市圈、胶东城市群、鲁南城市群三个经济圈目前碳排放量现状,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从供给侧、需求侧、技术革新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因子分析法或回归分析法等计量模型分析影响三个经济圈碳排放量的因素。运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手段,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从多维发力。分别从:供给侧、需求侧、技术革新这三个角度进行路径分析。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全方位的能源生产、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 切实改变能源结构,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结合山东重工业密集的特点,努力打造山东新的绿色经济体系。
供给侧方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储能以保障电网平衡。
需求侧方面:从工业、交通、建筑等部门着手,全面推广终端电气化、源头减量、节能提效。
技术革新方面:改良工业过程,针对工业原料的氧化还原、分解、采取针对性的原料替换;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如废钢、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及固废处理;对电池技术升级、智慧电网、分布式电源、特高压、能源互联网、装配式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
最后从产业的供给方、需求方、技术革新三维出发,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具体路径的内容,从宏观角度分析路径优化的制度支持,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最新的路径框架和最优的路径方式,优化政策制度,以达到在更快更好的发展的同时,更顺利的保质保量的完成“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龙,崔磊磊,李彬,等.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3) : 1 - 10。
[2] 杨长进,田永,许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价税机制进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 3) : 342 - 348。2E25F8EA-EBA3-4388-A91C-923CF38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