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疗效、安全性观察及对血脂的影响

2021-07-03李艳丽黄敬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凝等离子息肉

李艳丽,黄敬东

(1.许昌市中医院 消化科内镜室,河南 许昌 461000;2.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结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1],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是临床最常用术式,由其对于于亚蒂及有蒂息肉,能有效切除病灶及局部消化道黏膜,但对于浅表隆起及扁平息肉其疗效欠佳。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是将导电性气体氩气电离,利用电离热气凝固病变组织的手术方式,其凝固深度小于3 mm,且电离气体具自动搜索病灶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以期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3 月于许昌市中医院就诊的142 例结肠息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 例。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43 例,女28 例;年龄30~55 岁,平均(41.74±3.73)岁;病程4~16 周,平均(10.53±3.16)周;息肉直径0.4~0.7 cm,平均(0.53±0.10)cm;息肉个数2~3 个,平均(2.53±0.21)个。观察组男40 例,女31 例;年龄30~55 岁,平均(41.33±3.48)岁;病程4~16 周,平均(10.98±3.48)周;息肉直径0.4~0.7 cm,平均(0.55±0.10)cm;息肉个数2~3 个,平均(2.57±0.25)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世界肠胃病学组织(WGO)建议[2]中关于结肠息肉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结肠镜检查确诊;②首次行结肠息肉切除术;③入组前2 周未使用调脂药物。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者;②结肠息肉癌变者;③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依从性差者。

1.4 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完成后于手术前日指导患者禁饮禁食,于手术当日入手术室后,两组患者予以相同麻醉方案,并由同一组医生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予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手术步骤:手术前完成三方核对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等,准备完成后将高频电流发生器(武汉摩恩智能电气有限公司,MEZHGF)功率设为35 W,置入结肠镜并观察息肉位置、数量、大小等,观察完成后于息肉边缘2 mm 部位口侧和肛侧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和美兰,抬举征阳性后圈套切除。随访7 d。

观察组予氩等离子凝固术,手术步骤:常规术前准备完成后使用高频电刀(玉华,YH300A),将功率设为35 W,氩气流设为2 L/min,置入结肠镜并观察息肉位置、数量、大小等,完成后充分换气、插入氩离子凝固导管进行凝固治疗,每次时间2 min。随访7 d。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于术后1 周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患者结肠息肉全部切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患者结肠息肉体积缩小≥70%,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结肠息肉体积缩小30%~<70%,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无效:患者结肠息肉体积、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3]。

1.5.2 血脂 于术前及术后7 d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空腹血5 mL,使用自动生化仪(雅培I1620)测量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

1.5.3 胃肠道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通过SPSS 22.0 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6,P=0.04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71,n(%)]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脂指标比较

术后,观察组TC、TG、LDL-C 指标低于对照组,HDL-C 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脂指标比较(n=71,,mmol/L)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脂指标比较(n=71,,mmol/L)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2%)低于对照组(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6,P=0.016),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71,n(%)]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一种从结肠黏膜突出到结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包括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等,血脂水平异常是其危险因素之一,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等。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癌变的重要措施。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但此法切除深度难以掌握,对部分深入黏膜下层的息肉仅切除黏膜层,易增加二次手术风险,影响临床治疗疗效;切除深度过深易引起肠穿孔,增加并发症发生率[4]。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电离氩离子产生局部高热,以产生非接触性电凝作用,对浅表隆起、扁平息肉均能有效电凝。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结肠肉患者中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是利用单极技术及高频电流,通过电离技术将具有导电作用的氩气电离成氩离子体,并利用产生的局部高热,灼伤凝固结肠息肉组织。其属非接触性电凝,故在电凝后凝固深度具自限性,同时氩离子体可自动搜索病灶组织,即使不易被圈套器固定的浅表隆起、扁平息肉均能有效电凝,且电凝深度小于3 mm,能有效预防电凝深度过大引起的肠穿孔。术前经金属夹进行预处理,则可避免因肠蠕动等对手术造成的影响,降低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属非接触性电凝技术,治疗过程中无碳化,产生的烟雾较少,可减轻术中对手术视野的影响;同时电离气体可自动搜索病灶组织,避免对正常组织的误伤;电凝深度小于3 mm,电凝后凝固深度具自限性可有效降低对机体的损伤,减轻损伤后局部炎症引起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由应激反应及结肠息肉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以降低患者结肠中性脂类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2%)低于对照组(14.08%)(P<0.05),表明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与国内学者[6]的研究结果一致。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能避免圈套器对局部组织造成牵拉,预防术中血供阻断不彻底导致的术后出血;术中电凝深度适宜可降低肠穿孔的发生;同时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下氩等离子凝固术应用于结肠息肉患者中通过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电凝等离子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腹腔镜下电凝胆囊动脉行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