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蓝色随想曲》和《卡门幻想曲》为例谈萨克斯的艺术表现

2021-07-03

乐府新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布鲁斯卡门

李 淼

[内容提要] 《蓝色随想曲》选自《双重演义》,由维克多·摩洛斯于1981 年创作,《卡门幻想曲》是由作曲家乔治·比才所创造的歌剧《卡门》中的音乐素材谱写改编成,随后伊沃恩·罗特与雷蒙德·梅兰将其改编至萨克斯作品中,两首曲目内容经典,结构巧妙,曲风独特,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两首作品的分析谈萨克斯的艺术表现。

随着“新音乐学”理念的提出,音乐研究的研究方式以及研究方向都有了较大发展[2]张燚.中国流行音乐研究四十年的历程与困境[J].音乐研究,2019(04):74-83.,对乐器的研究也逐渐深化。国外亦对萨克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在相关研究中,13 位有经验的音乐家被要求在亮度、演奏的容易程度和均匀度[3]Eveno,P;Dalmont,J.-P;Caussé,R;et.al.An Acoustic and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axophone Pad Resonators[J].S.Hirzel Verlag,2015(10):246-255.三个标准上比较萨克斯。现阶段萨克斯在我国发展迅速,萨克斯教育行业也初具规模,我国的艺术类院校都开设了萨克斯教学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萨克斯演奏能力[4]吴侃.浅谈萨克斯吹奏中超高音域的演奏技巧[J].戏剧之家,2015(12):60-61.,但对于萨克斯乐曲的研究还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本人通过对《蓝色随想曲》和《卡门幻想曲》两首曲目为例探析萨克斯的艺术表现,为萨克斯的教育教学和演奏提供参考。

一、乐器属性

萨克斯于1840 年由来自比利时的阿道夫·萨克斯发明而成,阿道夫·萨克斯是一位乐器制造者,并且擅长演奏长笛和黑管。最初阿道夫·萨克斯想要为管弦乐队设计一种低音乐器,要求吹奏较为灵活,且能够适用于室外演奏。因此阿道夫·萨克斯将低音单簧管的吹嘴与奥菲克莱德号的管身相结合并进行改造,随后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种乐器。

萨克斯的结构由七部分组成,包括主管、哨片、哨箍、挂带、笛头、盖帽以及脖管。其中盖帽、主管、脖管和哨箍为铜制,发音震动部分为芦苇制作的哨片,所以萨克斯既有铜管的亮丽,又有木管的特色。萨克斯管上部分管体呈圆锥形,下部分管体呈圆柱形,喇叭口向上弯曲,与低音单簧管外观相似。

音色是辅助乐器进行情感表达的工具[1]孙德胜.萨克斯音色在演奏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9(04):162-164.。萨克斯是一种单簧乐器,其乐器的材质以铜为主[2]高松.萨克斯演奏与教学简析[J].北方音乐,2017,15.。因此强弱幅度较大,在声音的力度上与其他的铜管乐器不相上下,同时这也是其他木管乐器所不能媲美的,在音质上又兼顾木管乐器的特点,并带有金属音乐的明亮度。

常见的萨克斯管共有四种,分别是:降E中音萨克斯管(Alto saxophone)、降E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降B 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以及降B 次中音萨克斯管(Tenor saxophone)。这四种萨克斯管的指法完全相同,并且全部用高音谱表进行记谱,全部都是移调乐器。

萨克斯管能够完美地演奏古典音乐,同时更加擅长演奏爵士音乐以及轻音乐。当人们想到爵士乐时,首先想到的乐器就是萨克斯管。爵士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兴表演,在演奏中能够使强弱拍倒置,同时在演奏中运用连续切分音的手法,使得爵士乐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极具戏剧性。既能够演绎滑稽、伤感,又可以演绎狂躁、深沉。萨克斯管在演奏滑音、颤音、吐音等特点方面,能够适应爵士乐的即兴演奏特点。所以即兴演奏也是萨克斯管演奏者所追寻的演奏特点。

二、两首作品

(一)《蓝色狂想曲》中的萨克斯艺术表现

《蓝色随想曲》由维克多·摩洛斯科(Victor Morosco)谱写而成,维克多·摩洛斯科出生于1936年,毕业于茱莉亚音乐学院,曾从教于约瑟夫·阿拉德(Joseph Allard)以及文森特·阿巴多(Vincent Abato),同时丹尼尔·伯纳德(Daniel Bonade)亦是其师,维克多·摩洛斯科是一位作曲家、萨克斯管古典音乐演奏家、萨克斯管教育家以及评论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医生。维克多·摩洛斯科第一次独自演奏音乐是在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演奏受到社会人士以及专业人士众多好评。他也经常与亚瑟·韦斯伯格(Arthur Weissberg)所指挥的室内乐团共同进行演出,此外也作为独奏家的身份与纽约爱乐乐团共同演奏。

《蓝色随想曲》被定义为大型萨克斯独奏曲,虽然没有像保罗·克莱斯顿创作的《奏鸣曲》和伊贝尔创作的《室内小协奏曲》等其他作品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推崇及喜爱,但《蓝色随想曲》却是当时众多作品中的一部技巧高并且元素多的曲目。并且《蓝色随想曲》中包含爵士布鲁斯音乐的音乐基调,这一点使很多保守古典音乐演奏者对其较为排斥,演奏《蓝色随想曲》不仅需要演奏者能够流畅演奏萨克斯,同时还需要对爵士乐有一定的掌握。除此之外,《蓝色随想曲》是一首无伴奏作品,因此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对细节处理、各段落风格技巧、音乐性的掌握程度相对较高。

布鲁斯音乐是现代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布鲁斯音乐已在多种音乐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李鹏飞.布鲁斯音阶在萨克斯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0):115-117.。在进行《蓝色随想曲》创作时,作曲家融入了爵士布鲁斯音乐风格,作曲家认为这样能够使爵士布鲁斯的即兴质量显现出来。

随着萨克斯演奏者演奏技巧的不断提升、萨克斯古典音乐作品的不断丰富以及爵士乐的欢迎程度不断提升,《蓝色随想曲》愈加受到萨克斯演奏者们的青睐,在各种比赛以及音乐会上,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开始演奏这首爵士与古典乐相结合的曲目。

例1.

此段乐曲(见例1)与第八段的情感相同,而且运用了大切分的节奏型,谱中也有许多重音符号,后置的重拍加强了此段的向前推动力。此段在延续了第八段中摇摆感的基础上,自身的摇摆性更加强烈,同时使用切分节奏型,使摇摆的节奏感更加强烈,动力感更加激烈。

例2.

在第五段紧张热烈的摇摆段落结束后,该段落(见例2)逐渐进入缓慢的情感当中。第六段与第五段差别较为明显,在明显的位置上做出了Slow 的记号,并且这段乐曲的情绪以及节奏和速度与之前形成了较大对比。虽然此段落相对较短,但此段前面也有12 小节布鲁斯,这些音较为密集并且流动性相对较强,第六段在节奏以及音的宽度上都较长。附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注释标志着曲目的速度更加快速,力度也在强弱间变换,力度记号f-p-pp-p-f-mp-mf-p-p,因此在演奏时要求也更加明显。

例3.

例3 这段曲子同第六段相比结构一致,结构都为12 小节布鲁斯,但是此段与第六段情绪不同,作曲家在明显的位置做出了warmly 的注释,从例3 中我们可以看出,音符较为紧密,但力度与第六段相比较为贫乏,从第99 小节开始音符数量开始上升,开始回到之前布鲁斯的自由曲风上,第98 小节出现E-BB-B-D-B 这个小段,并且在此段中变化重复了三遍,包括第100 小节表现为E-B-B-B-D-E、第104 小节表现为G-#F-#F-#F-E-B 和第105 小节表现为bB-bE-bE-bE-bD-bG。第106 小节往后段落速度开始降低,并反映了此曲的主题,第108 小节与第109 小节的变化与第四段第61 小节较为类似,并且作曲家将随想曲这种自由的曲调风格穿插在各个段落中,随着曲目旋律的改变,演奏情绪以及乐曲主题也随之改变。

例4.

从例4 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段节奏相对比较单一,均是八分音符三拍子节奏,并且速度相对较慢,音程相对较大。这段乐曲同第一大部分中的第二部分布鲁斯的布鲁斯音一致,情绪变化不大,同时速度和情绪同之前相比反差较大,与第一段对比较明显。古典音乐作曲中,作曲家使用由强烈转换至宁静的表现方式比较常见,在这里作曲家就使用了一个转变,在布鲁斯音乐的曲目风格中,即兴演奏的效果也会受到演奏人员的情绪转变而发生改变,该段落起伏强度为中弱,同第一段的强度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整体曲目风格婉转悠扬,却又有布鲁斯音节的忧郁情感。

例5.

例5 这段为该作品最后的结束,仅有8 小节,作者在谱中标出slow 的标注,这一小节可以使第一段的主题变化重新提高八度并表现出来。第213 小节开始,作曲家对节奏以及速度的调整都与之前部分形成了对比,前一小节为slow,后一小节转换为Presto,力度转换为f,同时标出了playfully 的演奏风格,速度又在第215 小节开始转换为Slow,同时提出了Funky 的演奏风格,在演奏上使用喉颤音,对于最后的长音C 演奏也标出了Air。最后一段相对较短,但却变化较多,作曲家在演奏速度与演奏力度以及情绪上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卡门幻想曲》中的萨克斯艺术表现

弗朗索瓦·博尔纳在1990 年将《卡门幻想曲》改写完成,此曲是由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几首主题音乐编写而成。弗朗索瓦·博尔纳是法国图卢兹音乐学院教授。作为作曲家,他取自于歌剧《卡门》中的几首主题音乐所编写而成的《卡门幻想曲》,是他最重要的曲目作品之一。

弗朗索瓦·博尔纳在进行《卡门幻想曲》创作时,法国正处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思潮的过渡期,所以这部作品既包含了古典音乐的特点,又蕴含着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卡门幻想曲》的背景主要是悲剧色彩的时代环境,其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都具有着悲剧色彩,这是作品创作的主要基调。

例6.

例6 被称为“死亡之歌”,在钢琴的演奏完成后,将曲目主题引出,乐曲进入B 乐段当中,同时又与上段风格形成对比,曲目风格由轻松活泼的主题开始向深沉的主题转变,气氛与之前相比较为紧张,旋律色彩较少,相对单一,钢琴部分由断音转变为重音。此乐段调性主要为c 小调和B 大调,随着转调的进行,伴奏部分节奏明显加快,使音乐走向高潮,并且使旋律进行下去,转调后的音乐强度跨度也随之增加,使气氛更加紧张激烈。

例7.

从例7 中我们可以看出,引子的重要性是使钢琴演奏部分提高亮度,使旋律更有节奏性,同时左手声部采用断奏的演奏方式,有效地增加了乐曲的紧张情绪。从第13 至16 小节开始,左右手旋律声部发生变化,使乐曲与A 部分衔接更加流畅,能够有效地将A 主题引出。

例8.

例8 中第70 至73 小节为两段的衔接和过渡,但是被融入到D 段中,形成了一个预期的期望,并且C 段与D 段差异较为明显。过渡仅有4 小节,在过渡后,节奏转换为十六分三连音节奏型,曲调速度明显有所提高,通过过渡也充分证明了萨克斯力度节奏的转变能力。D 段与C 段相比,再次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这段绚丽的演奏在钢琴的伴奏下,萨克斯以全音、半音以及琶音的方式对D 段进行演奏,音程跨度大,结构相似,使旋律获得自由,如同萨克斯曲调与钢琴的旋律相响应。

例9.

当演奏进入到例9 段时,速度与A 段对比强烈,此段速度明显提高。大跨度音符演奏,增加演奏难度。第25 至28 小节旋律起伏较大,旋律整体形势降低,同时辅音使用琶音的演奏方式,提高了演奏情绪,并且整体上呈两组渐强减弱。第25 至39 小节中的三个乐句建立旋律的基本功能和声,并且又利用音阶和琶音增强了乐曲旋律的流动感并突出了旋律音,这能使演奏者更加自由得进行演奏。

例10.

例10 此段调性转变成c 小调,此段乐曲相对较为平缓,旋律变得较为缓慢,音节与音节之间大多在二度或三度之间进行调整,旋律相对比较稳定,钢琴声部也简单明了,此段与E 段对比较为明显,同时代表着B 主题即将结束。

例11.

例11 中,H 段与I 段为“哈巴涅拉舞曲”部分,H 段以g 小调为旋律,I 段与H 段的主音大调相同,在相同的曲调中将下半段乐曲引出,音乐较为单一,当乐曲进入到第168 小节时,音乐由极弱向极强转变,并且利用下波音将乐曲引到主音上随后结束,整体节奏热情激烈。

例12.

例12 中,为I 段曲目当中的第一段变奏乐段,调性主要为小调的主音大调,同时进行了一次重复,但这段变奏乐段和上段变奏乐段相比有些许差异,此段乐曲的变奏内容更加丰富,其中具体表现为使用了音阶上下行,并且将主三和弦穿插在旋律当中,有效地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以及表现力,同时还丰富了和声与音乐的内涵,还能够反映出萨克斯的高难度演奏技巧。

三、萨克斯作品的艺术表现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作品演奏风格,升华演奏情绪

演奏风格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来进行调整,以《蓝色随想曲》为例,对于萨克斯以及所有管乐器来说,发出延长音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需要对我们的呼吸有较高的要求。在演奏时,应使用嘴角进行吸气,而不是使用鼻子进行吸气,同时保持体内的空气量。不同的演奏者演奏习惯不同,有的是当体内气息消耗尽时再吸气,有的是当体内还有一定的空气时再吸气。常见的呼吸方式可分为扩展横膈膜底向下运动和胸腔顶部向上移动以及胸壁向外扩张两种,演奏者在演奏时将上述几种呼吸方式结合起来为最佳。在进行演奏时,应将气息吸满,同时要有节奏地进行呼吸,身体与各器官应保持松弛状态,而不是紧张状态。

此外,在进行演奏时应掌握口型、舌头以及喉咙的位置,这也是管乐器在演奏重点之一。经验丰富的萨克斯演奏者能够在不改变本音的音调或振幅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声道结构[1]Li,W;Chen,J-M.;Smith,J,et.al.Effect of Vocal Tract Resonances on the Sound Spectrum of the Saxophone[J].S.Hirzel Verlag,2015(9):270-278.,进行演奏音调的调整。许多演奏者都认为在演奏时,喉咙处于打开的状态,演奏者应想象着打哈欠的情景,同呼吸类似,应使自己状态相对放松。当萨克斯演奏者呼气时,需使用读字的方式进行呼气,因为在读字时能够减少口腔内部结构的问题。当我们读字时,口腔中的舌头位置较低且状态平直,口腔内部打开,舌头与哨片较近,这种方式对我们吐音的进行也有促进作用。

(二)升华演奏技巧,完善演奏过程

在萨克斯演奏过程中,颤音一直是演奏者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并且这也是所有管乐器中所涉及的技巧之一。颤音的地位与弦乐器中的揉弦技巧地位相似。颤音也是一种表现手法,能够使单音以及乐句带来共鸣感。在单音上能够带来一种绵延不断的感觉,同时使用颤音能够达到闪动和旋转的效果,颤音的演奏技巧与乐句和单音的前后联系以及演奏者的演奏能力有关。常见的颤音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对口型的调整演奏出颤音,通过简单改变下唇对哨片施加的压力,并且上下移动下巴,造成音量的波动。二是基于气息的基础上,萨克斯演奏者可以连续间接地向笛头中吹气,进而造成音量的波动。

作为萨克斯来讲,气息尤为重要[2]关皓月.气息技巧在萨克斯演奏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6(02):67-68.,在进行吐音和长音的练习时,首先应结合节拍器,进而由慢至快进行练习。其次,在渐强和渐弱的练习中能够使演奏者的气息控制更加均匀和平滑。此外,长音练习能够使我们检验口型位置,这和之前的口型和颤音的练习能够相互结合。最后,在练习吐音时,舌头幅度改变应较小,舌头幅度改变较大将会造成吐音缓慢并且还会使萨克斯失去正确的音响,可见对于舌头的运用是演奏者练习吐音的关键[1]张佳男.萨克斯演奏中吐音技巧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8(18):47-48.。

针对音阶、音程以及琶音,演奏时双臂和手指应尽可能地放松,同时,手指不应拍打键子,而是采用弹性方式按键,当演奏速度较快曲目时,手指的幅度也应较小,当键子升高时,手指与键子距离保持一种近乎接触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保证乐曲能够流畅快速的演奏。

在进行《蓝色随想曲》演奏时,应注重曲目中所蕴含的布鲁斯风格以及摇摆风格的艺术表现。曲目中第五段、第八段为摇摆风格,第四段为布鲁斯风格,这些段落是整首曲子中最有爵士布鲁斯音乐特点的部分,在进行这些段落演奏时,应认真分析乐谱,并且掌握对应的演奏方式及技巧,同时还需要演奏者们通过聆听其他演奏者的演奏作品,培养演奏者对爵士乐的乐感,获得不同的音乐演奏方法,还能够积累自身的爵士乐演奏能力。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布鲁斯卡门
自从有了卡门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卡门涡街的去奇异化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布鲁斯·鲍文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请给我一幅画
小金曼·布鲁斯特:耶鲁领航人
萨克斯管的舞台灵活性和表现力研究
唐朝美女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