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展性卒中抗栓药物的临床研究

2021-07-02肖开敏李国傧陈建勇钟有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抗栓肝素阿司匹林

肖开敏,李国傧,陈建勇,钟有安

(1.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1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80%[1],尤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最为多见[2]。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首位因素[3]。而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窗(48 h或72 h)由进行性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恶化,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亚型,由于其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一直困扰着广大神经内科医师。因此,如何改善PS的预后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热点。鉴于前循环与后循环结构特点不同,本研究比较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分别用于前循环与后循环P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符合要求的进展性卒中患者160 例,分为前循环进展性卒中92例与后循环进展性卒中68例,分别随机分成三组(A、B、C),A 组给予阿司匹林(0.1 g,q d)+氯吡格雷(75 mg,q d),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 100 u,ih,q 12 h),C组给予阿司匹林(0.1 g,q d)+低分子肝素(4 100 u,ih,q 12 h),均连续使用14 d。此外,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如依达拉奉、他汀类药物等。观察各组患者进展时、14 d 的NIHS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BI)评分,同时观察各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前循环进展性卒中与后循环进展性卒中各组统一标准进行临床观察,对各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例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为脑梗死;②所有患者均发病72 h 以内入院,均为首次发病或者以往发病但并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③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呈现进行性加重(符合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标准[5],以斯堪的那维亚(SSS)评分为标准,在发病第3 天与基线评分相比,SSS 评分中的意识水平、上肢、下肢或眼球运动评分降低≥2分和(或)语言功能评分降低≥3分);④无全身严重并发症。

1.2.2 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者;②合并颅内出血、肿瘤、心房颤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③有明显出血史及出血倾向者;④有消化道溃疡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感染性疾病应用消炎药者;⑥对本药过敏,有使用禁忌症者。

1.3 观察指标通过对160 例进展性卒中患者抗栓药物的临床研究,分别对前循环进展性卒中与后循环进展性卒中进行观察并统计分析,观察进展时、14 d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同时观察各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以及ADL 能力。进一步探讨不同抗栓药物的组合(A 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B 组给予低分子肝素,C 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均连续使用14 d)对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条件时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治疗后BI评分情况前循环进展性卒中92例,无死亡和遗失病例,三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和治疗后BI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和治疗后BI 评分情况

2.2 三组后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情况比较后循环进展性卒中68例,无死亡和遗失病例,三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 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 评分、BI 评分评定C 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后循环进展性卒中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情况

2.3 三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所有并发症均较轻,无死亡情况。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中,A组消化道出血1 例,颅内出血1 例;B 组皮下出血1 例,颅内出血2 例;C 组消化道出血1 例,皮下出血3 例,颅内出血3 例。后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中,A 组消化道出血2 例;B 组皮下出血2 例,颅内出血1 例;C 组皮下出血3 例,颅内出血1 例。前循环进展性卒中,三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组与A、B 组比较,并发症有增加的趋势。后循环进展性卒中,三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其高致死率及致残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6]。而进展性卒中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亚型已经得到医学界基本认同。它具有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多、神经功能缺损重、致残率高等特点,治疗较为棘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7]。因此,对于进展性卒中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抗栓药物治疗作为进展性卒中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对其抗栓药物的临床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多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8-10];亦有学者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阻止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展[11-12]。本研究分别对前循环进展性卒中与后循环进展性卒中抗栓药物组合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现,前循环进展性卒中,三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和治疗后BI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C 组患者比A、B组多,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样本量小的缘故。而后循环进展性卒中,三组患者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 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 评分、BI评分评定C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抗栓药物选择建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而后循环进展性卒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抗栓肝素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