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酒店管理专业“宴会设计与管理”为例

2021-07-02蒲白翎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宴会课程思政育人

蒲白翎 章 鋆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时代需求和教育宗旨把思政教育提到了一定高度,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作为各类课程教育合力形成的有效探索,引发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要完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需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两手抓,这也要求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正确的价值追求,不同专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深挖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寻找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时代新人。

在“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酒店管理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特点与思政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呢?本文以“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展开探索与讨论。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提出源于2014年上海市启动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转向计划》,旨在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的困境,尤其解决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现象。自此,学界对“课程思政”的本质展开了深刻的探讨,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新探索,尚未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部分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协同育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含”或者“互补”的关系,前者体现在“思政课程”为轴心“课程思政”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建构中,后者体现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中[1-2]。部分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通过总结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寻求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融通之道,将思政素材渗透于专业课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之中,成为生动的教学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4]。

本文认为,不能简单把课程思政理解为课程,课程思政是依托于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是专业课、思政课、公共课或者通识课。同时,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但不仅仅只是理念,课程思政应该是“包含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学生特色,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课程论的角度研究、实施课程思政,摒弃传统说教式教育,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统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发展,打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回归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实现教学改革和金课打造。

2 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2.1 满足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近年来,酒店行业日益激增的人才需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低就业率、高流失率的现实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酒店行业人才需求量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酒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问题,导致现有的酒店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留职意愿较低。即使留下的学生,也与酒店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存在高流失率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服务意识、责任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心理调节等方面素质,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学生职业发展中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2.2 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酒店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职业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过去的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与技能教育互相分离,思政课程远离专业实际,而技能教育缺少德育,高校极为重视学生的实践培养,主张教学做一体化发展,鼓励以赛促教,强调技能训练,而学生毕业后缺乏对社会、对行业、对专业、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需要被重新思考和定义。

课程思政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职业院校开展三全育人的主要抓手,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学校需要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行业认同、专业认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把个人的成长和行业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3 去“水”增“金”,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金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传统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专业课“金课”打造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既是一场课堂教学改革,也是一场课程教学革命。因此,需要以“金课”打造为契机,坚持OBE教学理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科追求的改变,授课内容的转化、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教学途径的改变,真正实现“去水增金”,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3 课程改革的实践措施

3.1 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中,不仅要明确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德育和素质的教学目标,智育和德育同样是专业课教育的重要任务[5]。下面以“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宴会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场景设计、物品设计、餐台设计、菜单设计、出品格局设计、服务设计、运营管理、组织管理等知识。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掌握宴会设计与管理的能力,能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宴会需求,进行宴会预订、宴会设计、宴会接待、宴会服务和宴会管理。

课程目标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专业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认同与职业自豪感,培养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达成自我、职业、行业、民族乃至国家的价值统一。

3.2 教学设计

宴会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在滚滚历史长河中,都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宴会设计与管理能力,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巧,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表1梳理了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要求,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寻找可以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切入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有机融入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道德和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成预期育人目标。表2列举了“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中涉及的五类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案例。

表1 “宴会设计与管理”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素材

表2 “宴会设计与管理”思政元素的融入案例

3.3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3.3.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延展了以往固定的教学空间,也创新了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是新时代的互联网“原住民”的学情,实现了多元化的教学。

线上资源选用教学团队在SPOC平台上的自建资源,在SPOC平台根据教学计划更新教学要求、教学资源、学习任务、课前自测、优秀作业展示等。自建资源可以实现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进度的高度一致,资料丰富,更贴合授课实际,保证线上线下教学的平稳开展。同时,选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宴会策划与设计”精品课程作为参考资源。

由于“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强,线下教学一方面是强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尽可能让学生多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堂教学选用微助教+QQ群等软件,增加课堂活跃度和趣味性,同时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课堂效果。

其次,采用小组合作法。构建4~5人的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创设小组任务,例如宴会主题设计、宴会物品设计、宴会场景设计、宴会服务设计等,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职责完成任务。

再次,开展翻转课堂。学生通过观看SPOC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完成资料整理,结合小组头脑风暴制作主题设计汇报PPT,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完成现场演讲,并完成学生提问,最终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互评、学生自评,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3.3.2 拓展课程外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首先,以赛促教,课赛结合。引导学生把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西餐宴会服务”大赛等的设计,引导学生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把文化元素融入宴会主题、物品、场景、服务等设计中,于是有了学生在历届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如“小猪佩奇徽州年”获得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二等奖。

其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芜湖新百金陵大酒店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结合顾客需求有针对性设计主题宴会服务与管理方案,制订规范化的宴会设计流程,并为酒店的宴会接待提出建设性建议。如此,不仅解决企业的实践需求,同时使学生获得锻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

3.4 教学考核

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入思想政治素养评价指标,把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责任担当等内容纳入评价,探索“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思想素养”的评价体系[7]。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内容,构建“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考核体系,如表3所示。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通过评价引领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表3 “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设计重视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包括资源学习、展示汇报、课前自测和课后检测等,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完成。展示汇报通过小组任务的方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为指定主题宴会设计,包括宴会的场景、菜单、餐台、服务等,由学生录制解说视频后上传到平台的形式,或者在课堂上展示的形式完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终结性测试在考核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主要围绕“文化自信、职业素养、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协作”等评价指标,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热点分析能力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职业代入感进行综合评价。

4 结语

课程思政破除了传统思政课教育孤岛化、边缘化、空泛化的问题,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让专业教师和专业教育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有机统一。“宴会设计与管理”作为一门与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课程,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等环节,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宴会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鲁思的生日宴会
猫和老鼠的宴会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宴会场地的一般要求、规则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