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文化元素在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玉溪市彝族文化村景观设计为例

2021-07-02李若飞韩文俊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玉溪彝族纹样

李若飞 韩文俊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前言

彝族是中国第6大少数民族,其支系繁多,玉溪境内的彝族属于哀牢山“密撒(泼)”、“腊苏(泼)”等支系,历史悠久。作为少数具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来说,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并保留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本文对彝族文化中具有代表的色彩、纹样装饰、民情风俗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将其进行重组和创新[1],应用于新农村景观设计的进程中,保留彝族文化元素,并打造特色乡村景观,提高乡村生活品质。

1 彝族文化元素内容

1.1 色彩文化

彝族人民对色彩的应用是非常多样的,不同的彝族支系,对颜色的偏爱也不尽相同。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玉溪彝族人的传统颜色以红、黑、蓝为主,这一点与楚雄等地彝族人传统的红、黑、黄颜色略有不同,见图1。

黑色在彝族文化中代表大,代表等级和尊严。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黑色还代表了大地,大地是厚实的、稳重的,能够给人保佑和庇护[2]。人们自古以来在黑色的大地上生活,大地提供居住的场所,能够生长植物、提供水源、饲养牛羊。彝族人民对黑色有崇敬之心,在日常生活中,黑色是最主要的基调颜色。

图1 玉溪彝族服饰

彝族人喜爱红色,是源于其对火的崇拜。跟很多民族一样,彝族人爱火、敬火、畏火。火能提供照明、产生热量,在原始时代,火能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火种的保存也是相当不易的,但火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危险,稍有不慎,就会烧毁房屋和村庄,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认知不足,自然就会对火产生敬畏。彝族人民将这种敬畏的思想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红色自然就成了彝族人民最具代表的颜色之一[3]。

青蓝色在彝族文化中则代表了生命,也代表了植物,是连绵不息的象征。玉溪的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大多是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茂密的森林、葱郁的大树都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表现,青蓝色也就成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1.2 纹样装饰元素

彝族人民会将民族文化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在传统服饰上,常见有自然纹、几何纹和花卉纹图案;自然纹多以流畅的曲线造型,几何纹样是以特定的形状图案进行重复组合,而并不连贯,整体图案严谨美观[4]。在餐具、陶罐、日常用品上常见有圆形的图腾式纹样,圆形的纹样多寓意太阳,纹样造型也大部分与太阳相关,色彩上以红黄为主,较为鲜明。在公共环境下展现的纹样装饰多以虎、牛、羊纹样为主,彝族人崇尚老虎,而牛羊则是彝族人饮食、祭祀的主要动物,见图2。在玉溪峨山、新平等地,牛角、牛身等元素是彝族集聚地的特色景观元素。

图2 虎型牛角图案

1.3 民情风俗文化

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在其历史文化中有众多的民俗文化和节日。玉溪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每年农历6月24日的火把节,节日当天,人们会杀牲祭祖,斗牛、摔跤、选美,当夜色降临时,人们集聚在村子中平台开阔的地方,点燃几天前堆好的柴堆,围着火红的篝火,一起唱歌、跳烟盒舞,直到天亮。烟盒舞是玉溪新平、峨山一带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种彝族舞蹈,主要使用烟盒、三弦、四弦和牛角二胡等乐器伴奏[5],人们围着篝火进行跳舞,跳舞时由领舞者弹奏乐器,并沿逆时针方向前行,其他人跟随节奏一同进行。烟盒舞节奏简明、舞步轻快,有经验的舞者还能自由创作发挥出不同的不变化。

解放前彝族婚俗还存在一夫多妻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夫一妻制已是彝族的基本形态,但在举行婚庆时,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迎娶新娘时,新郎必须从屋内将新娘背出,脚不能落地,否则不吉利等;同时在迎亲时,一定要泼水,因为彝族人认为,清水能驱除邪恶,扫除阴霾,保佑平安幸福。

在过春节的时候,玉溪彝族人民也会和汉族一样举行隆重的活动,有的村子会举办斗牛比赛,准备歌舞的乐器和道具。在玉溪新平县的彝族村落,男子们还会进行一项特色的比赛活动——打陀螺[6]。人们提前在村子中平整出一块宽约10m、长约50m的场地,在节日期间,人们分村或分组参加活动。以抽签方式决定先后,一方放置陀螺,另外一方用特制的陀螺进行击打,规则简单,趣味性强,老少皆宜,气氛热烈。

除以上节日外,玉溪彝族还有插花节、赏花节等节日庆典,其中的文化都非常具有特色。

2 彝族文化元素在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2.1 传承和保留彝族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的建设和景观设计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景观营造不能盲目追求统建效果,应当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保留。目前彝族村落大部分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其民族村落发展建设过程中,原有的民族风俗和建筑风格正在消失。因此,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各种彝族文化元素,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留。

2.2 打造特色民族乡村品牌,促进经济发展

村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带领彝族人民脱贫致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好彝族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文化的优势,提高乡村知名度,利用如今发达的网络传播资源,打造成网红打卡地也未尝不可。借此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彝族人民生活质量。

2.3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乡村建设必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部分彝族文化元素中就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将彝族文化元素应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能够营造乡村特色景观,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强民族自信,丰富精神文明建设。

3 彝族文化元素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3.1 色彩的应用

玉溪彝族村落由于近现代以来汉化趋同性较为明显,大多数村落都已难寻明显的彝族特色文化遗存。因此,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时,应当结合传统色彩文化进行改善和修复。

3.1.1 黑色的应用

黑色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景观设计中,乡村广场或日常聚会区的硬质景观可以使用黑色作为主要色调,突显出黑色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7]。深黑色不可大面积使用,应当在景墙、雕塑基座中重点部位突出即可,大面积使用时,应当以浅黑色或暗黑色为主。在景观设计中,黑色也可用于一些民族特色的图案装饰,一般作为基调色,配合其它颜色一起使用。

3.1.2 红色的应用

红色本身颜色属性代表热烈,在一般景观中应用也非常广泛。玉溪彝族人民喜爱红色,崇尚火焰,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用红色来表现出一些火焰样式的图案,可以在壁画、宣传栏、园林小品设计、雕塑中使用红色,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红色在使用时,应考虑彝族文化特色的表现,可结合黑色、黄色等进行组合。

玉溪的大多数村落位于群山之中,自然环境较为优越。因此,在植物景观营造上,可选用红色的观花、观果、观叶植物进行种植,在群山绿树的衬托下,更能体现乡村景观效果。适合栽种的植物有南天竹、红枫、柿树、鸡爪槭、鸡冠刺桐、三角梅等。

3.1.3 青蓝色的应用

青蓝色也是玉溪彝族具有地域特色的颜色,在村落景观设计时可重点应用和考虑,一般以墨蓝、深蓝色为主,更贴近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习惯,墨蓝、深蓝色可用于新农村建设时建筑外墙装饰,如顶瓦、墙体装饰线、窗框等,也可用于景观小品中的局部表现。

除了以上能表现出玉溪彝族文化特色的色彩以外,在景观营造时,还可以使用灰白色进行调和,也可在此基础上,使用近似颜色来丰富景观表现效果。

3.2 图案装饰及纹样的应用

3.2.1 图案装饰的应用

玉溪彝族人民常用的图案装饰主要有动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动物图案以牛为主,在景观设计中,可提取牛的造型特点或重点突出某一元素来进行设计。如,峨山道路牛角装饰的路灯、屋顶牛头的装饰图案等,牛角的造型还可用于园林小品、立体花坛绿化、乡村特色景观等位置。在景观设计中,还可将虎、牛、羊等动物抽象造型设计在图腾、雕塑等主要景观之中,也可在休闲的长廊、坐凳、宣传栏上进行装饰设计。

几何图案装饰可从彝族服饰的花纹中找寻设计灵感,选用简洁、大方、具有较强规律性的图案进行设计,几何图案装饰可用于主要景观节点、村庄建筑外墙美化、景墙、雕塑景观的边缘点缀等,能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3.2.2 自然纹样的应用

在彝族文化中各种自然纹样可用于植物景观设计当中,纹样设计不易复杂,植物栽植出整体的纹样效果为佳。自然纹样或花卉纹样可以用于景观中的地面铺装图案、栏杆装饰线条、图腾立柱、花架装饰、长廊立柱等的雕刻中,宜采用流畅的自然曲线,同时要符合彝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纹样应当变化丰富、精细美观,通过图案和纹样的应用,让村民们感受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表现。

3.3 民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保留及发扬

玉溪彝族和云南其它地区彝族一样,在其传统文化中,火把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现。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对火文化及火元素的提炼和表现,是彝族村落景观表现的核心内容。设计者应当从彝族人对火的情感、火的表现、火的形态等方面进行设计。如,村中设计活动广场时,考虑节日庆典的需要,结合火的文化元素设计必要的火把、火塘、火堆,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在有条件的村落,可设计斗牛场,斗牛场宜选择开敞平坦的场地,应有观赏区、准备区、斗牛区和疏散区等,可以更好地保留和发扬彝族同胞的民俗活动内容,打造特色民族村落文化。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村落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在发展变化中,打造彝族村落特色景观,保留和发扬彝族文化特色,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彝族文化元素应当和现代景观设计元素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内涵及延伸表现,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景观表现,让悠久的彝族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猜你喜欢

玉溪彝族纹样
彝族海菜腔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录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