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红枣种植与收获现状调研
2021-07-02董云成王士国李亚雄
刘 洋,李 斌,董云成,王士国,李亚雄,王 涛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0 引言
南疆是我国红枣的主要产地,南疆88%的县市生产红枣,红枣种植面积有47.3 万hm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1%,产量达到340 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49%。南疆红枣凭借优良品质,从2000 年种植规模和产量分别仅占全国的0.8%和0.5%,到2013 年分别占全国的18%和34%,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枣种植区域[1]。
红枣作为南疆最重要的经济树种,为南疆枣农脱贫增收、推动南疆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近些年随着红枣产量的快速增长、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价格的大幅降低,红枣总产值占南疆农业总产值从2011 年的28%下降到2018 年的14%[1]。为了摸清南疆红枣在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存在问题,2020 年11 月,新疆农垦科学院对南疆第一师7 团、10 团、第二师34 团和若羌县等地区的红枣种植与收获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南疆红枣在种植模式、土壤条件、收获方法、机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建议,为南疆红枣产业的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调研内容
1.1 南疆红枣种植情况
南疆红枣品种以灰枣和骏枣为主,灰枣产量高、枣核小、口感好,种植面积多于骏枣。若羌县和34 团的灰枣含糖量、口感上优于第一师团场的灰枣。
南疆枣树种植模式多样,受品种、枣树树龄、株行距的影响,枣树的树形主要有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开心形和Y 形。树高以2~3 m 高的枣树较为常见,主要适用于矮化密植的枣园,5 m 高以上的枣树主要是树龄较大的老枣园[2]。
枣树的行距分布在2~6 m 之间,一些枣园采用宽窄行搭配种植,也有一些枣园先用2 m 行距种植,当枣树长大后砍去一行增大行距,以达到在低树龄时增加产量和在高树龄时提高品质的目的。株距分布在1~4 m,其中以1~2 m 的株距较为常见。调研发现34 团和若羌地区的红枣树行距较大,一般在3 m 以上,第一师地区的枣树种植较密,行距以2 m 较为常见。在10 团调研组见到了行距为6m 的枣园,该枣园主要用于红枣品质提升增效示范作用。总的看来,南疆红枣种植行距和株距多样,主要以矮化密植种植为主。
南疆枣园浇水以漫灌为主,未见到滴管浇水。在收获期间枣园地面没有沟,34 团、若羌县和瓦石峡乡的枣园土壤有板结现象,地面不平整,10 团和7 团的枣园地面较为平整,但是表层尘土较多。
从单块枣园种植面积上看,若羌地区的红枣种植面积较小,单块面积小于0.67 hm2的枣园较多,34 团和第一师团场的红枣种植面积较大,3.33 hm2以上的枣园较为常见。
从产量上看,34 团的灰枣产量约600 kg/667m2,骏枣产量约400kg/667m2,灰枣的产量高于骏枣。在若羌县,灰枣的产量为600~800 kg/667m2,而第一师团场的灰枣产量普遍低于500 kg/667m2。
1.2 红枣销售价格和收益
据统计,2000~2006 年,南疆红枣价格由 18 元/kg上涨到 30 元/kg,然后跌至 21 元/kg;2006~2011 年,南疆红枣价格从21 元/kg 上涨到41 元/kg,之后价格逐年下降,到2015 年价格为5.6 元/kg,近几年红枣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以本次调研的34 团、若羌县、第一师为例,34 团和若羌县的红枣不分级销售价格为 6.5 元/kg,分级后一级枣价格为 7~8 元/kg;第一师的红枣以不分级销售为主,销售价格为3~4 元/kg。调研组对若羌的零售市场进行调研,分级后的优质红枣零售价为20 元/kg,一般等级的红枣零售价格为12~15 元/kg,第一师的灰枣不分级零售价格约6 元/kg,骏枣不分级零售价格为 7~8 元/kg。
南疆红枣收益整体呈持续减小趋势,近年来收益持续为负,2012 年以前红枣收益约 15 元/kg,2012 年以后红枣价格大幅下跌,但生产成本仍保持高位,导致收益大幅下降。
1.3 南疆红枣收获技术
南疆红枣收获以干枣为主,有少量的鲜食红枣。干枣收获期主要集中在10 月25 日~11 月15 日之间,采用捡拾的方法收获,主要由人工和机械辅助完成。收获方法是:打落红枣到地面上→红枣集条→捡拾→除杂。在打落红枣环节,由于在收获期间红枣已经较干燥,果柄很脆,轻轻晃动树干或用木棍轻轻击打枣树,红枣就会掉落在地面上。在红枣集条过程中,主要由人工背负吹风机吹动地面的红枣和枣叶,将红枣聚拢成行,也可以由人工用耙子将地面红枣聚拢成行或者堆,两种方法相比较吹风机集条的工作效高,而且吹风机可以将红枣中的枣叶吹离,集条的红枣中含杂质较少。在捡拾环节,借助铲子、簸箕等简易工具将地面红枣收集装筐,由于骏枣的个体较大,一些地方采用直接由人工捡拾的方法。在除杂环节,除杂机借助风力将红枣中的枣叶吹离,通过栅条将红枣中少量的碎土块筛除,除杂效果较好。
人工收获红枣,从打落红枣到收集除杂,若羌县劳务费为 0.7~0.8 元/kg,第一师的劳务费为 0.4~0.6 元/kg,平均一位工人一天可收获红枣约600kg。两地红枣的收获成本约占销售价格的12%,人工收获的成本非常高。
图1 红枣机械收获过程
在第一师7 团,调研组查看了一台进行示范作业的自走式红枣收获机(图1),该机的工作流程是:气吸捡拾地面红枣→除杂→收集。该机由一台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需要由3 位工人操作,第一位工人手持吸风管对准地面的红枣进行吸捡,第二位工人站在机器旁操控红枣收获机前进,第三位工人负责更换装满红枣的箱子。该收获机可以行走在行距为2 m 的枣园中,操控机具的方向和行走很困难,枣树带刺的枝条会刮伤操控机器行走的工人,收获机很容易与枝条刮蹭,将枝条挂断。该机的收获效率为0.67 hm2/天,每天消耗柴油约100 元,现场观摩期间作业过程未发生故障,气吸捡拾和除杂效果较好,但是噪音和扬尘较为严重。
该收获机是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机型,一台收获机相当于6~7 名工人捡拾红枣,但是该机功能单一,为了提高收获效率,在作业前需要由人工打落红枣和集条,收获前和收获过程中需要的辅助工人较多,与人工收获相比,并没有降低红枣收获的成本,导致枣农使用该收获机的积极性不高。该机售价3.5 万元/台,农机补贴1 万元。
为了解红枣收获机的现状,调研组在农机市场看到了两种不同型号的自走式红枣收获机。这些收获机都是针对掉落在地面上的红枣进行吸捡,作业前需要将红枣击落在地面上。据了解这些收获机都仅进行了小面积的使用示范,没有大量应用于红枣收获生产中。
2 总结与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南疆红枣矮密种植标准化程度低,部分枣园逐渐陷入投入不足和效益低的不良循环。据调研,红枣售价高时投入可达2 000 元/667m2,价格低时投入不足600 元/667m2,导致红枣品质下降。一些区域人均耕地资源少,单块枣园的面积小,很难形成规划化生产。红枣品种单一,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此外,南疆较为偏远,交通运输成本高,致使南疆红枣竞争优势整体不强。
枣园种植模式不统一,从种到收机械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收获环节,从击打红枣落地到收集除杂,几乎全部都由人工完成,收获成本约占销售价格的12%,严重影响了红枣收益。
近20 年南疆红枣价格大起大落,枣农亏损严重,部分枣园出现弃种现象。红枣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未建立,无法对红枣市场进行及时和全面了解,生产和销售存在盲目性。
2.2 对策和建议
(1)加快推进适于机械化管理和收获的标准化枣园建立。红枣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是导致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充分借鉴机采棉的种植模式,找到适合机收的种植方法和工艺路线,枣树2 m 的行距不适合机收,4 m 行距的枣园为优选,应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枣园,例如在第一师十团已经建立了示范性的宽行距枣园。通过机械化作业示范,让枣农看到机收可以代替人工,省时省力成本低,农民自然愿意接受和使用适合机械作业的种植方法。
(2)培育红枣品牌。加大对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充分发挥区域协会的服务和指导功能,提高红枣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区域协会和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协同管理,对品牌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销售渠道、创新技术进行制定和管理。
(3)建立红枣市场行情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红枣销售价格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各地、各环节红枣供求和价格信息,为红枣种植管理和销售提供参考。将红枣纳入到新疆和国家权威信息统计和发布中,使南疆基层农业管理人员、红枣销售商和枣农等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红枣市场动态。
(4)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枣农生产中的困难。在现有的枣园种植条件下,应该积极引导把枣树种好。例如34 团9 连枣农冯奇湘,通过自己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于当地的红枣种植方法,不仅使自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入,还带动周围的枣农把枣树种好,一起走向富裕的道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和培养出这样把枣树种好和带领枣农致富的带头人,加强对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5)加快高效多功能的红枣收获机械的研制和推广应用。目前南疆使用的红枣收获机因为需要的辅助人工较多和收获效率较低,导致未能推广,急需高效的红枣收获机。在研制红枣收获机时需要注意攻克一些技术问题:①尽可能减少红枣收获机的操作人员;②收获机的功耗要低;③尽可能提高作业效率;④减少收获前的人工辅助作业;⑤研究树干周围红枣的收集方法[3]。
3 小结
红枣产业在南疆脱贫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最有潜力成为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服务南疆枣农将枣树种好,提高红枣品质,通过机械化降低红枣生产成本,促进南疆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