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07-02欧阳硕龙颜亚丹廖德志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总产值油茶指标体系

欧阳硕龙,颜亚丹,廖德志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油茶(Camelliaoleifera),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1]。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种植面积较广,约600万hm2,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广西、浙江、云南、重庆等14个省(市)[2-3]。油茶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较高,茶油及其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食用、药用、美容护肤、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能有效的带动油茶栽植地区农业、医药、工业、化工等各区域经济的发展[4-5]。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油茶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获得重大进展。油茶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5-6]。但目前油茶产业体系和产业管理制度尚未健全,且产值计算范围也不完全,尚缺乏一套系统、全面、科学的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因此,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依据油茶产业的属性和特征,运用统计学等理论分析方法,对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探索性研究[7-8]。

1 构建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科学全面反映油茶产业现状

构建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实现油茶产业调查,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面的掌握油茶产业静态发展水平和动态情况,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科学统计与分析,及时把握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发展状况[6,9]。

1.2 为领导决策及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是一个扶贫产业,又涉及国家粮油安全。其产业相关政策以及资金扶持机制需要不断完善。通过构建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油茶产业静态规模水平和动态发展情况,有利于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国家政府做出正确的油茶产业发展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1.3 提升产业竞争力

构建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油茶产业竞争力,拉动油茶种植区经济发展。随着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级研究机构、企业事业等单位不断挖掘油茶附加值,油茶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油茶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油茶产业发展的持续增强提供动力,从而使油茶一二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增加油茶种植区的经济实力。

1.4 促进种植区经济结构重构与功能升级

近年来,油茶产业在我国油茶种植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茶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并已形成全产业链。但目前油茶全产业链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构建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调整油茶种植区产业布局,激发产业链及价值链的重组与功能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2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1 全面客观原则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全面反映油茶产业链各阶段的产品、产出,包括第一产业种植的投入和产出、第二产业加工各产品和第三产业服务的产出贡献。各项具体统计指标之间应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进行分类和组合,做到不漏项、开放式设计(可根据产业链延伸追加列项)。同时统计指标符合油茶产业链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2.2 科学合理原则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正确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产业统计的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际出发,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应范围合理、大小适宜,具体指标能够反映油茶产业的内涵,且测定方法和统计计算方法标准、合理、规范,保证统计出的结果真实、客观,同时做到可溯源和可复核。

2.3 操作简便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应尽可能考虑数据的可采集性,遵循简洁、方便、有效、实用的原则,做到概念明确、内容清晰,方便数据采集且可计量、可测算。

3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统计范围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范围应涵盖全产业链中所有的环节,具体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中涉及的所有生产活动或成果。

3.2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设计方法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依据林业产业三次产业分类的相关原则,参照《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6)[10]、《湖南统计年鉴》(2016)[11]、《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实施条例》[13],同时咨询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湖南省统计局农调队、湖南省发改委工业处等相关专家,并实地调研湖南齐富油业有限公司、湖南金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及东安县部分委托加工农户,访问有关油茶种植和加工专家,最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对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补充,形成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3.3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方法将油茶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3个一级指标;同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类别原则,将油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细分,其中第一产业分为油茶繁育、油茶造林和更新、油茶林经营和抚育等5大类;第二产业分为茶果加工、茶油及其深加工、油茶副产品及其深加工3大类;第三产业分为油茶林生产和技术服务、油茶产品经销服务、油茶林旅游与休闲服务等5个方面;共13个二级指标[14-16]。构建的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Tab.1 Statistical index system of Camellia Oleiferaindustry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采穗圃油茶繁育穗条育苗圃油茶造林和更新宜林地新造林第一产业老残林更新造林油茶林经营和抚育中幼林抚育老林抚育油茶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油茶果产量茶籽茶果加工收购油茶果茶壳茶果代加工茶油原油茶油及其深加工成品茶油美容护肤品第二产业茶油代加工茶粕酒精茶皂素油茶副产品及其深加工洗涤品培养基 有机肥活性炭副产品代加工

续表1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Continued Tab.1 Statistical index system of Camellia Oleif-eraindustry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油茶林科技推广服务油茶种植规划设计/技术咨询等服务油茶林生产和技术服务油茶林生态监测服务茶油食品检验服务油茶林及产品森林认证服务其他茶果经售茶籽经销茶油及经销油茶产品经销服务茶粕及其深加工产品经销油茶生产资料经销茶油等产品仓储服务第三产业其他茶油山庄饭店服务油茶林旅游与休闲服务油茶林景观服务油茶采摘加工体验服务其他政府维护秩序/品牌创建服务油茶行业管理机构的服务油茶林公共管理服务民间组织(协会学会)提供服务油茶科学技术研究服务其他保持水土油茶林生态服务价值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其他

3.4 统计层次

结合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统计调查的现状,将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分为4个层次,即:省级层次、市级层次、县级层次和乡镇层次,以满足宏观统计的需要,并且兼顾中观和微观的统计和研究,满足地方油茶产业发展和规划的需要。

4 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应用

4.1 油茶产业产值统计报表的设计

油茶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如何获取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成为统计指标体系应用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湖南省油茶产业统计调查现状,项目组采取系统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4张调查表格,分别为油茶产业第一产业总产值表、油茶产业第二产业总产值表、油茶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表及县级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表。

4.2 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软件系统的设计

4.2.1 软件系统组织结构 根据湖南省油茶产业产值统计工作的实际需求,整个系统分为三级管理,即县(区)林业局(乡镇林业站改革后,其第一产业数据由县林业局相关部门填报)、市(州)林业局、省林业局。

4.2.2 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 该系统由数据填报、指标维护、区域维护、用户管理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其功能详见表2。

表2 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软件系统功能模块一览表Tab.2 List of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ystem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output value序号功能模块功能1系统填报模板下载;数据导入、提交、撤回、审批、审核;数据修改等2指标维护油茶产业统计指标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3区域维护新增、修改、删除区域(县、市)4用户管理新增、修改、删除上报数据用户,生成日志

(1)数据填报模块

该模块功能为数据收集模板下载、上报数据的导入、提交、修改以及上报数据审批和审计等。数据上报需先从统计软件系统中下载数据填报模板,其中数据上报的导入、提交需经过报送主体负责人审核,再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同时软件系统也会进行常规逻辑审计,综合以上使上报的数据真实可靠。导入导出额数据保存为Excel格式文件。

(2)指标维护模块

该模块功能为对油茶产业产值统计报表中指标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随着油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统计指标也在不断的更新中。与此同时,统计软件系统统计指标也需不断更新。

(3)区域维护模块

该模块功能为新增、修改、删除统计区域,对统计区域代码进行维护更新。统计系统的统计区域划分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域来划分,并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政区域代码汇编入统计软件系统和统计报表中。

(4)用户管理模块(后台)

该模块功能为新增、修改、删除上报数据用户。系统不要具备用户自主注册功能,所有登录用户均由系统管理人员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对录入数据的主体进行管理。通过此项操作来确保上报油茶产业产值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生成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日志文件。数据自动备份存档。

4.3 油茶产业产值统计数据上报流程

随着网络基础条件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湖南省、市林业部门网站已接入互联网。经过调研分析,最终确定油茶产业产值统计数据采集利用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软件系统在网上逐级向上级上报。通过基层在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软件系统上填报统计调查表,并逐级向上级上报审核;同时也可通过对相关的行业协会在主要的产业产品交易市场或重点企业设立的调查点进行典型案例调查、统计和研究,然后逐层向市级、省级层面进行汇总。

4.4 试点测算

项目组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湖南省邵阳县、安仁县、浏阳市、常宁市、桃源县5个县市作为试点县区进行2018年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试点测算。测算结果见图1。

图1 五个试点县市2018年油茶产业产值Fig.1 Output value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five pilot counties and cities in 2018

邵阳县2018年油茶产业总产值192 226.4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60 832.28万元,占总产值的83.67%;第二产业20 981.88万元,占总产值的10.91%;第三产业10 412.32万元,占总产值的5.42%。

安仁县2018年油茶产业总产值33 430.6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32 298.08万元,占总产值的96.61%;第二产业1 117.20万元,占总产值的3.34%;第三产业15.41万元,占总产值的0.04%。

浏阳市2018年油茶产业总产值152796.8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36245.54万元,占总产值的89.17%;第二产业9844.01万元,占总产值的6.44%;第三产业6707.34万元,占总产值的4.39%。

常宁市2018年油茶产业总产值282317.7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 95733.50万元,占总产值的33.91%;第二产业181584.2万元,占总产值的64.32%;第三产业5000万元,占总产值的1.77%。

桃源县2018年油茶产业总产值97 936.5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31 966.97万元,占总产值的32.64%;第二产业43 048.12万元,占总产值的43.96%;第三产业22 921.5万元,占总产值的23.40%。

4.5 统计报表软件的环境要求

上线环境需要至少一台CPU16核,内存32G,硬盘1000G的Linux服务器。系统上线运行前,需要先对接省林业局信息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使用一套用户体系。系统运行前,需要再做安全性测试和压力测试确保稳定。本系统报表导出后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填写数据。

4.6 统计报表和软件系统测试及完善

利用前期设计的统计报表和统计软件系统对五个试点市县油茶产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并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试算平衡、查找问题。同时为使统计软件系统功能以实现,检查统计软件是否存在安全漏洞,项目组通过委托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对统计软件进行功能性测试及安全性测试,在测试中发现问题,对统计软件进行完善提升。

5 结语

本研究结合实际调研与科学分析,对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统计层次、统计指标等做了分析、科学设计,构建的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实行开放式设计,指标体系全面客观且可根据产业链延伸增加。同时研究组对统计指标体系的适用性进行实践检验,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统计指标进行了调整,不断修订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使构建的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统计数据采集按一、二、三产业分别从乡镇、加工和服务单位采集,并要求建立统计工作底稿,解决过去“有数无据”的问题。同时依据油茶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油茶产业产值统计软件设计,以期建立湖南省油茶产业数据库,为我省油茶产业的整体静态规模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提供数据依据,为油茶产业发展和产业链融合开展实时监测和评价,总结发展成果及存在问题,揭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议后期应建立油茶产业常态化统计制度,定期更新统计指标数据。同时在使用统计指标体系和报表软件时要注重统计前的培训,使统计工作准确顺利开展并强调统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总产值油茶指标体系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
7月陕西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