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产量的影响
2021-07-02张静峰张国喜耿文良
张静峰 , 艾 东 , 宋 双 , 张国喜 , 耿文良*
(1 兴安盟种子管理站,内蒙 兴安盟 137400;2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春 130033;3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 盘锦 124010;4 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5 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长春 136100)
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应用生产,由于对其综合特征特性了解的不够,栽培技术措施不当,产量往往不理想[1]。 禾田稻2 号品种适应区域较广,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均可种植,为确切提供适宜插秧期及其相关栽培技术,特进行本项试验研究,旨在生产上应用推广禾田稻2 号品种获得理想产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土壤黑钙土pH 值6.5 偏酸性,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紧靠东辽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老水田地。
1.2 供试品种
水稻新品种禾田稻2 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处理设3 个播种期,插秧期、3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四周设保护行,区组间步道35 cm,处理1:4 月9 日播芽种子,5 月14 日插秧;处理2:4 月16日播芽种子,5 月21 日插秧;处理3:4 月23 日播芽种子,5 月28 日插秧。 大棚床旱育苗,播芽种子量均200 g/m2,3个处理:秧苗叶龄4~4.5 片,秧龄均为35 d。
1.4 播前处理
播前将种子晒2 d,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势与发芽率,使种子出苗一致。 采用盐水选种,捞出饱满种子,用水清洗种子表皮的盐分,以防盐害,用15 ℃的温水浸种7 d,用广谱低毒农药25%咪鲜胺乳油10%浸种灵乳油、杀虫双水剂等消毒防治恶苗病; 在30~32 ℃高温使种子破胸,25 ℃左右适温催芽,种胚露白,芽长不得超过1 mm,催芽过长播种易断,降低育苗质量。
1.5 插秧密度
插秧前2~3 d,本田整地质量达到“地平如镜,泥烂如羹”的标准,3 个处理插秧密度均为30 cm×16 cm,每穴插基本苗3~4 苗,保证20 穴以上/m2,保证5~6 万株/667 m2,做到插秧不窝根,浅插不漂苗,行穴距准确,保证有效穗数22.5 万/667 m2。
1.6 技术管理
1.6.1 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管理[2]:以增加穗数及每穗粒数为施肥核心技术,重施分蘖肥;施硅(Si)肥25 kg/667 m2,施纯氮肥12.5 kg/667 m2(合尿素27.17 kg),按底肥5:蘖肥3:穗肥2 的比例施入,纯磷肥(P2O5)6.7 kg/667 m2全部施入底肥, 纯钾肥 (K2O)5.3 kg/667 m2其中70%即3.71 kg/667 m2施底肥30%即1.59 kg/667 m2, 用于水稻拔节期追肥,3 个处理施肥技术均一致。
1.6.2 灌溉 水层技术管理是保证水稻生育健壮、获得丰收的重要因素,是水稻增产增收的主要技术条件[3]。 根据水稻是浅根性作物的特点,除减数分裂孕穗期需要水层深一些以外, 其他生育阶段均由浅水层, 利于提高水温、土温,改善根际生育环境,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地上植株生育旺盛健壮,3 个处理采用插秧返青分蘖期, 田间保持浅水层3 cm,孕穗期田间保持深水层5~6 cm,以防冷害 ,灌浆期田间保持浅水2~3 cm 水层, 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收获前15 d 停水[4]。
1.6.3 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虫,以预防为主。 6 月上旬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7月10 日左右二化螟虫产卵和孵化盛期喷施农药 “杀虫双撒滴剂”或“三唑磷”防治效果佳;7 月中旬用农药“富士一号”防治稻叶瘟;7 月下旬8 月上旬,即水稻抽穗前6~7 d与出穗后各用农药“富士一号”防治穗颈瘟;在水稻抽穗破口期用农药“多菌酮”等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穴发病率达20%可用农药“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
1.7 生育情况调查
插秧返青分蘖开始对3 个处理进行不同生育阶段表现进行定点调查。主要调查生育特征特性,群体生育指标、出穗期、成熟期、不同播种期、插秧期的处理植株性状与穗部结构。收获前1 d 田间定点选取有代表性5 穴植株以备室内考种调查,获得试验结果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 所列调查数据表明,各处理插秧期不同,其生育阶段表现不同,。 处理1 出苗至成熟,生育期达138 d,比处理二延长2 d 比处理三延长4 d,处理2 比处理1 生育缩短2 d,即137 d,处理3 比处理2 生育缩短2 d,比处理1 缩短4 d。
表1 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插秧期对植株叶龄的影响
从表2 所列的调查数据可看出,插秧期不同植株总叶片数有差异,处理1 植株总叶片数达14.5 片叶,比处理2总叶片数13.5 片叶多1 片叶, 比处理3 总叶片数13.0 片叶多1.5 片叶。
表2 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植株叶龄的影响
2.3 不插秧期对产量结构因素的影响
从表3 可看出不同的插秧期构成产量性状因素,所有差异,每穴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结实率均有一定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插秧时间的延迟, 构成产量的因素,如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结实率,表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影响产量的提高,所以适时插秧、合理密度、平衡施肥、灌溉技术等管理科学到位,会获得理想产量的构成因素,尤其是适时插秧这一极为重要的栽培技术基础环节应引起重视,否则其他技术措施再好,也得不到理想的产量。
表3 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产量性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不插秧期同对产量的影响
表4 试验结果数据表明: 处理1 插秧期5 月14 日实收产量667.0 kg/667 m2, 处理2 插秧期5 月21 日实收产量650.3 kg/667 m2, 处理3 插秧期5 月28 日实收产量630.3 kg/667 m2。 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处理1 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2,而处理2 又显著高于处理3。
表4 不同插秧期对禾田稻2 号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插秧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禾田稻2 号品种生育阶段表现均有一定差异。 处理1 插秧期为5 月14 日出苗至成熟138 d,分蘖始期5 月27 日,比处理2 早5 d 左右,生育期比处理2 长1 d,比处理3 长4 d。 各处理叶龄动态,不尽相同,叶片总数不尽相同,最终叶片总数分别是处理1 为14.5 片叶,处理2 为13.5 片叶,处理3 为13 片叶。处理1 平均产量667 kg/667 m2,处理2 平均产量650.3 kg/667 m2,处理3 平均产量630.3 kg/667 m2。 处理1 比处理2 多产稻谷16.7 kg/667 m2, 比处理3 多产稻谷36.7 kg/667 m2。 在吉林省中熟稻区、内蒙古中晚熟稻区,以及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10 ℃活动积温2 700℃,气温稳定13 ℃以上,叶龄4~4.5 片叶,秧龄34~35 d,插秧密度30 cm×16 cm,保证22 穴以上/m2,有效穗数23万穗/667 m2,应在5 月14 日左右插秧为宜。 本项试验仅为2020 年试验结果, 为更准确地科学掌握禾田稻2 号的插秧期及其插秧方式,需进一步试验研究,为生产上提供更加科学的合理栽培技术数据,以获得最佳产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