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坊 绣出多彩人生
——记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
2021-07-02王芮华高兴
□文/王芮华 图/高兴
走进四师七十七团阿依娜刺绣坊,绣娘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正带着姐们赶制客户定做的坐垫、靠枕、新婚挂毯、花帽等。
今年50岁的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是八连一名哈萨克族妇女,1995年至2008年,她一直靠裁缝手艺维持生计。2008年3月,阿娜尔汗参加了团工会组织的刺绣培训,心灵手巧的她很快便脱颖而出。2013年团场成立了阿依娜少数民族刺绣协会,下设了一个“阿依娜”刺绣坊,她被选为协会副会长,专门负责刺绣协会产品的制作、宣传、销售。在团场党委的支持下,她多次到新疆艺术学院、石河子大学、苏州、江苏等地参加刺绣技能、产品设计、宣传、销售等方面的培训,刺绣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地小有名气。
学到手艺的阿娜尔汗铆足干劲,要带领姐妹们增收致富,在她的多方奔走下,在团场党委、工会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刺绣坊争取到项目资金扶持,购置了三台电动刺绣机,她本人出资购买了两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一台电动熨烫机等设备,厂房由团场免费提供。2014年,吸纳了6名少数民族贫困妇女,使刺绣坊的从业人员增加到10人,刺绣协会的成员增加到48人,刺绣坊人均收入5300元。细心的阿娜尔汗发现,协会其它38人均采用手绣方式,生产率较低,人年均收入不足2000元。于是,她又找到团妇联,想让其她会员都能用上刺绣机,提高生产效率,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通过刺绣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阿娜尔汗制作的刺绣品因为做工精细,图案精致,很快成为抢手货,当地的哈萨克族居民结婚、装饰新房购买她的产品,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的订单也日益增多,有的精品还远销哈萨克斯坦。每年七八月,草原、油菜花、香紫苏花吸引诸多游客观光旅游,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抓住商机,组织协会会员做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围巾、手机包、串珠绣品,仅此一项,2017年就为18名会员增收3000元到5000元。
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右一)耐心指导刺绣协会的姐妹学习刺绣。
有了刺绣协会,妇女们就有了“靠山”,十连哈萨克族妇女古丽娜说:“以前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绣出的作品质量不高,也没有好的销路,现在加入了刺绣协会,在阿娜尔汗姐姐的带领下,不仅增长刺绣技艺,自己的作品通过刺绣协会下设的‘阿依娜刺绣坊’这个平台进行销售,还卖出了好价钱。”
顾客越来越多,订单也越来越多,阿娜尔汗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她鼓励、动员周边的姐妹们一起学刺绣,每年都给刺绣培训班的姐妹们提供免费培训,将她外出参加培训所学的技能知识,一点一滴耐心地教给姐妹们。从如何组装刺绣机,如何使用和维护刺绣机,到布料的选择、裁剪,图案设计、颜色搭配等等,最终如何制作出符合客户要求,并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八连待业人员吐尔森古丽,常年需要在家里照顾老母亲和智障的妹妹,家中生活主要靠低保维持,当她找到阿娜尔汗说了自己想学刺绣的想法后,阿娜尔汗毫不犹豫答应了,每天从刺绣坊下班后,就到吐尔森古丽家中教她刺绣,经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吐尔森古丽基本掌握了刺绣的技巧,她制作的刺绣产品在阿依娜刺绣坊销售后,仅收取原料费用,其它销售所得全部返还给吐尔森古丽。就这样,吐尔森古丽每年卖刺绣产品可以给家中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我非常感谢阿娜尔汗姐姐,她帮我家度过了难关。”吐尔森古丽哽咽的说。
今年31岁的古丽孜达,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家里只有三头牛,丈夫又常年生病,她一人担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古丽孜达有扎实的刺绣功底,她便把自己绣的抱枕、靠垫、挂饰拿给阿娜尔汗,让她帮忙销售,给家里增加一份收入。2013年至2020年刺绣坊共帮助37人销售了800多件产品,人均增收6000多元。
阿娜尔汗说:“刺绣协会的48名成员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经济条件都不好,现在刺绣坊接到订单后,我会分一部分给协会里条件差的妇女们,付一定工资让她们制作,这样既能共同挣钱,也可以按时交上客户产品。”其实,阿娜尔汗自己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今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二女儿今年中考,儿子还在上小学,丈夫不是本团职工,母亲80多岁,因哥哥去世的早,还要帮忙照看两个侄子,家庭负担也很重。坚强、善良、热心的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双巧手不仅绣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而且帮助和带动其他妇女改变了生活现状。
在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六年多的努力下,阿依娜刺绣坊本着“组织”“销售”“增收”的原则开展刺绣工作,在团场各族妇女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刺绣坊依托“妇代会﹢协会”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为广大妇女敞开了一扇门,指出了一条路。现在刺绣坊有专人负责,有独特的传统刺绣绘图等手艺,会定期组织刺绣作品展,参加各类刺绣作品比赛,以促进会员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阿依娜刺绣坊的健康运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