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马具设计中的图形语义研究
2021-07-01劳欢
摘要:草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构成,成为北方游牧文明的摇篮。蒙古族世代在蒙古高原的草原上繁衍生息,是一个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对马的情感深厚,马具便成为情感媒介,是表达牧民对马热爱与依赖的方式。本文对蒙古族马具设计常用元素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研究的视角,解读马具设计中常用的图形语义,帮助理解与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马具;装饰纹样;语义研究
一、蒙古族马具制作艺术特点
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各个少数民族则像中华文化皇冠上的宝石。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代表,其骁勇善战、崇敬自然的民族精神,孕育了蒙古民族灿烂的文化。在蒙古族悠久的历史中,也诞生了蒙古族独有的审美系统。在草原动物中,马经过了漫长的驯化过程。由于草原环境适宜马匹生存繁衍,因此马的足迹遍布草原地区。蒙古人爱马,不仅是因为马儿容易饲养,是农业帮手,是忠诚的战士,更是因为马是蒙古族人赋予了最真挚感情的伙伴,是蒙古民族精神的寄托。
马,作为蒙古民族粗犷豪迈精神的象征,它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际上,许多民族也对马有着深沉的感情。马文化千百年来的积淀,也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根据文献记载,2000多年前,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区就开始了马具的制作。马具是对用于帮助人驯化马匹的工具的统称,包括笼头、鞍具、鞭子、马镫等。传统马具主要由鬃毛、皮革、帆布和玉石一类的天然材料制成,制作工艺涵盖了木工、刺绣、金属锻造、皮革编织等,是一个需要复合工艺打造的蒙古族民间工艺品,对制作技艺有着较高的要求。
马具的制作促使蒙古民族手工艺者开始分工合作,由此铁匠、毡匠、银匠、皮匠、木匠等专门的职业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中产生了。到了蒙古王朝的鼎盛时期,马具超越了自身的功能特点,装饰成为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同时在这一时期,蒙古马具吸取了鲜卑、匈奴、契丹等游牧民族马鞍的优点。蒙古马具成为能征善战的蒙古铁骑的精良装备,蒙古骑兵征战的快速和便捷与其密不可分。人们将马具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相融合,提炼出了具有蒙古族特征的设计。蒙古马具以其多样的装饰纹样、精良的手工工艺、不同质地的材料及巧妙的构思形成了它精美、古朴、多样的装饰审美风格。
二、马具外形样式语义分析
与其他游牧民族的工艺品相似,蒙古马具的工艺也提倡对视觉产生刺激的装饰风格。蒙古马具兼备了游牧民族的粗犷,又有长期浸润在自然中的浪漫。通过雕、刺、镶、錾、钉、结等手工工艺形式,器物的欣赏价值与其实用功能水乳交融。这种美集合了人格化和装饰性、观赏性等因素,马具经历了由单纯的实用功能向实用、审美功能兼具的转化过程。
(一)马鞍
马鞍的造型特点主要由起始裸鞍的特点决定。裸鞍由鞍板、鞍鞒两部分组成,一般由木头加工而成,是马鞍造型风格的基础。马鞍的前部造型有方脑鞍和尖脑鞍两种,尾部有大尾式和小尾式的区别,鞍鞒有高有低。根据这些变化蒙古马鞍造型种类一般有:元宝式、官座式(乌珠穆沁式)、鹰式、髙羁杆式、老寿星式等。以动物为灵感的设计,多是取其骁勇、健壮的含义。模仿鹰的姿态来鼓舞士气、增添氛围的行为,在著名的蒙古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摔跤中非常常见。蒙古壮汉们赛前登台与赛后庆祝时,都会做出这样的姿势。马鞍上面的雄鹰,将人类对勇士的祝福寄托到马身上,凸显了蒙古人民对马的珍视。
马鞍的基本结构造型源于“形式美”与“人体工程”的完美结合,部分马鞍结构造型发源于图腾崇拜,在不影响造型辨识度的同时,其合理的结构保证了牧人在骑射时的舒适性,前翻后翘的造型符合骑者在马上运动的规律。精美的马鞍加上蒙古服装的风姿,使骑手在骑行时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草原人的英姿与豪爽。蒙古马鞍的结构造型之美是活的、灵动的,是在运动中自然散发的一种美的感受,是“美”与“用”自然契合的境界。马鞍制作的手工技艺映照了草原独有的碧水蓝天、辽阔原野的塞北风情,将自然与艺术融会贯通,化为生活本身充满审美的情趣。细腻而又不失北方民族的彪悍、深沉、含蓄的蒙古马鞍,恰到好处地向人们传达了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生活的环境及意境,成为马具文化的代表。
(二)鞍垫
鞍垫是用来增添马鞍舒适度、保护骑手的装置,通常使用动物皮革、手工毛毡、绒毯等软性材料来制作。装饰纹样包括卷草纹、回纹、方胜纹、兰萨纹等,以线性图形为主。其色彩搭配考究,讲究明暗对比。经验主义认为人的大脑会构建无数个意象图式以帮助概念的识解。自古以来,云、卷草的纹样都象征着和谐、健康、繁荣,各类线条图形的堆砌,更容易刺激人们的认知以一种正向的方式思考:看到精美的鞍垫,便对美好的生活产生向往。
(三)鞍花
各类金属是鞍花制作的常用原料,金、银等色泽美丽且易于雕琢的金属,深受蒙古人民欢迎。鞍花造型有八瓣形、六瓣形、圓形、方形,其体积较小,多以点的形式装饰点缀在鞍韂上,变化繁多,但尺寸受到鞍韂大小的限制。鞍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纹样更具有当地传统的特色。顾名思义,鞍花多为花形。花的图形语义多与团圆、美满、家庭等观念相关。不难看出,蒙古族的工匠们在马具的每个细节上都注入了蒙古族文化内涵。
三、蒙古族马具常见图形元素的语义分析
(一)宗教元素
对蒙古族艺术风格影响最大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教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因此,蒙古民族常常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汲取创作灵感。蒙古人制作的马具贯彻了“万物有灵”的信仰,植物形态的卷草纹、梅纹、莲花纹,线条优美,以飞禽走兽为原型设计的羊纹、龙纹、凤纹、鱼纹等纹样,将感性认知进行了理性的加工设计,赋予了图形新的内涵。其中“鱼”的意象较为特殊,在蒙古族文化中代表人丁兴旺、警觉。在设计时,常以阴阳鱼的形象出现。
游牧民族文化包容并蓄,蒙古纹样同样吸取了深刻影响亚洲文明的藏传佛教的智慧。纹样中也出现了佛教文化衍生出来的图形样式,例如八宝纹、莲花纹、万字纹、莲瓣纹、葫芦纹等。由莲花抽象成的符号,线条紧密,构图饱满,象征着团圆、圆满和繁荣。这些拥有高辨识度又高度抽象的图案构思精巧。这些特色纹样经过工匠们的二次加工,应用到马具设计的实践中后,能与器物更好地吻合。
(二)民俗生活元素
各民族都有出于对吉祥如意的期盼而产生的纹样,如寿字纹、盘肠纹、普斯兰贺纹、福纹、佛手纹、八结纹(图一)。花瓶纹、八宝纹、珠宝纹、扇形纹、花篮纹则是取材于游牧所需的日用品、装饰品,富有生活气息。这些纹饰和图案吸收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巧思,又凸显了游牧文化的特征,描绘了蒙古族人对幸福生活的愿景,同時也满足了日常审美需求,是勤劳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马具常见纹样造型手法
(一)秩序感构图
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提到:“秩序感遵循的是简单原理,是指人类在知觉中把周围纷杂的世界条理化、规律化、稳定化。”我们倾向于用常规的思维来理解陌生的观念。传统图案设计的基本法则存在于对立、统一的规律当中,并且相互衬托。根据格式塔理论,有规律的、构成完形的图形更容易吸引大脑的注意力,马具上的装饰图案也遵循这一规律,设计中注重对称、平行、连续,整体风格统一。
图像构成需要注意到秩序、平衡、对比和谐,在蒙古马具的设计中也可以找到与这些设计方法对应的案例(图二)。
(二)几何图案的运用
圆形及类圆形图案在马具设计中应用广泛,在前鞍鞒中心点处大量使用圆形图案装饰,印证了蒙古族传统审美中“尚圆”的理论。在蒙古人民心中,圆形是象征长寿的,圆形均衡、圆滑的外形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自然的循环,他们甚至将圆形作为永生的符号。
不同规格、形状的线条,是传统纹样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在马具的装饰图形中也是如此。线条能够打破大块图案的沉闷,提升图形纹样的精致度和完成度,为图形增添韵律。对线条进行重叠、旋转、拉伸得到的回纹、万字纹和盘肠纹等,是马鞍常见的装饰纹样。大量具有线性特征的传统纹样的设计案例,证明了几何图案在马具纹样造型中的重要性。
传统马具装饰纹样中,以“S”形为基础骨架衍生出的卷草曲线和云头纹之间相交、相连的曲线最多见。通过二方连续等设计方法将“S”形图案应用在马具装饰中,能使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协调、精致的效果,且“S”形图案的流线感让整体图形协调统一,具有韵律美、自然美,做到了“肖形结合”。将其填补在图形主题周围空白处,图形构成完形,同时因为适当的留白而具有呼吸感,富有草原的灵动气质。
(三)简明的色彩运用
生存方式和传统习俗造就了能表现文化、历史、宗教内涵的蒙古族色彩观。蒙古民族喜爱自然的特性使得红、黄、绿、青、蓝、白及金银色一类的基本色彩在设计中被大量运用。蒙古族崇尚金色,除了黄金的经济价值高这一因素外,游牧民族对太阳的崇拜也是关键。蒙古族金饰造型既取材于象征勇武善战的猛兽,也会从草木、家禽中抽象出图形。蒙古民族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在这些元素的反复使用中被不断浓缩,烙印在蒙古族文化基因中。从审美功能上来说,金色元素点缀在马鞍、马垫的色块中,令最终成品色彩对比强烈,点线面排布均衡,能产生耐人寻味的视觉体验。
五、结语
蒙古族马具精美的图案体现了蒙古族的文化气质,也反映了蒙古族对民族传统的热爱。蒙古民族的传统纹样不断从草原文明发展中汲取养分,为世界文明留下灿烂的瑰宝。马具只是浩瀚的蒙古艺术篇章中的一个章节,但也通过图形符号生动展现、传递了蒙古民族热爱生命、敬畏自然、豪迈洒脱的民族性格。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也在马背上传承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马具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也将随着人们对其了解的深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作者简介
劳欢,1996年生,女,汉族,广西南宁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图形设计语义。
参考文献
[1]斯琴必力格.科尔沁马鞍造型艺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2]段建华.蒙古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2):126-130.
[3]崔雪冬,计国彦.蒙古族的马鞍艺术[J].美术,2014(10):116-117.
[4]娜布其.蒙古马鞍具的民俗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