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金馔玉
2021-07-01李涛
李涛
摘要:中国使用玉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8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兴隆洼文化,到现代从未间断,由最早的工具、饰品发展到了商周“神玉”“王玉”的高度。春秋时期,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到了汉代,玉器文化迎来了高峰期,在治玉技术和风格上既有传统也有突破,大量的日用生活器皿成为汉玉的重要特点之一,玉器已经不仅仅是身份、权力和道德的象征,并且有了养生长寿的作用。
关键词:器皿;玉雕;汉代
玉雕器皿始见于战国,在治玉工艺突飞猛进的战国至汉代期间大量出现。发展到了汉代,玉雕器皿在造型、工艺、纹饰方面不一而足,造型上有高足杯、角形杯、耳杯、带足的直筒杯;工艺有印刻、浅浮雕、浮雕等;纹饰有螭龙、凤鸟、熊、谷纹、云纹、柿蒂纹、绞丝纹,还有光素无纹的,有些在器身饰以金箍,有些在浮雕纹饰上鎏金。
汉代承露杯(高10.5cm.宽8.8cm.口径5.6cm.底足3.5cm.重219.53g),由一整块玉雕琢而成,玉质为和田黄玉;杯身圆筒形,单柄,平口,弧腹斜收,圈足呈喇叭形;杯身与底足之间为鼓形凸起,杯身外壁紋饰以两道打洼突弦纹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浅浮雕的一组“S”形纹饰,中间一组谷钉勾连云纹,下部为花瓣纹。玉杯质地精良,色泽温润,造型清秀挺拔,杯身整体端正古朴,有褐色和白色的沁,呈现玻璃光泽,品相完整(图一)。
汉代丹药罐(罐高12.1cm.宽6.8cm.口径4.0cm.底足3.5cm.重242.55g),由盖子和罐体两部分组成,来自同一块玉料,玉质为和田白玉,两侧分布有红、黄、黑沁并且分布有蚀孔。盖子为圆形,上部雕刻立体柿蒂纹;器身口小,肩部至底部渐收,有底足;两侧各浮雕一只螭龙,其中一只下颚呈外撇状,另外一只为穿云状,浮雕的螭龙可增加手持时的摩擦力,又有很强的装饰性(图二)。
战国时期,由于生命意识的觉醒,人们对长寿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及《后汉书·方术传》等都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少王侯追求成仙的故事,如齐威王、齐宣王及燕昭王都曾派人到海上去寻找神仙奇药。汉代前期,由于连年战争导致经济凋敝、生产力低下,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治国的根本理念,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与黄老思想结合。由于对“生的渴望”,人们追求用一些技术性的方式达到“老而不死”甚至可以升仙的目的,如炼丹、服药等。这种神仙信仰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统治阶层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长生不老的灵药,导致方术在社会各阶层盛行。
《索隐·三辅故事》记载:“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人们认为早晚凝结的露水是天地阴阳交泰所形成的,即为甘露。甘露在古人的心目中也被当成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称之为“天酒”“神浆”。认为甘露和丹药、玉屑一同服用,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葛洪《抱朴子》也记载:“玉屑服之,与水饵之,俱令人不死。”因此用玉容器食用、贮存东西,更是成为贵族高端养生的一种方式。因此,这件玉杯是承露杯的可能性比较大。秦阿房宫遗址和南越王墓都曾出土一件“承盘高足玉杯”(图三、图四)很多人认为南越王墓承盘高足杯可能就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丹药罐根据其特殊的沁色推测为盛放丹药所用,罐的内部沁色亦非常重。在古玉界,黑色沁为水银所致已成为共识。水银在中国古代常作为药用,人们认为金、水银等重金属是不容易腐烂变质的,如果人体能吸收它们的精华,就可以延年益寿。“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术士们就把这种由各种金属构成的丹药称为能够让人们最终长生不老的仙丹。在长期的地下环境中,玉罐与盛放在内的丹药所组成的各种金属元素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了沁蚀变化。因此,从这方面可以体现出当时社会人们身份等级的物化以及对长寿、升仙的追求。
斯人已逝,求仙问道只不过是道家养生学中的一段弯路,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历史文献与遗存文物中窥见古人的心理认知及意识形态。玉器对文化的承载奠定了它在当时社会的特殊地位,也是当今收藏界所追捧的原因之一。
(注:本文藏品均来自上海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