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航空文化励志铸魂

2021-07-01董悦琪

军工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航空建设文化

董悦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航空工业制造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集团公司“一心、兩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为引领,弘扬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精神,扎实推进集团先进文化力建设在制造院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凝萃文化基因赓续文化传承

制造院的前身——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所(625所)是苏联政府援助我国航空工业建设的项目之一,成立于1957年7月1日。研究所最初定位是“以解决航空工厂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问题为主,同时相应开展航空工艺技术研究”。1960年初,正式定址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利用炮六师营房建所。员工们住通铺、睡地板,自己动手将炮库、车库改建成了试验室和车间。研究所定位调整为“带着科研成果下厂,既解决生产技术关键,又为新型号研制储备技术,发挥科学研究所的作用”。建所30年里,625所为航空工业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专用设备和仪器,为航空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共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余项。

“攻坚克难,立志解决型号研制中最关键的工艺和装备问题”是625所的初心使命,也是时至今日制造院员工一直坚守的精神内核。

2000年以后,是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20年,625所亦是如此。在“四代机”等多个型号的牵引和推动下,航空制造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制造院作为国内先进航空制造技术的引领者和创新者,持续为国防武器装备提供大量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院取得一项又一项创新突破,是“百舸争流干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的豪情与气魄,更是一代又一代625所员工不断创新突破的笃定与坚持。 “啃型号装备研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把设计的思想变成工程实际,支撑航空武器装备发展”,625所的文化及精神内涵在“型号报国”的推动下不断丰富。

2016年,以原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625所)为基础,整合、成立了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2017年9月获中编办批复并保留军工代号。制造院成立4年多以来,在集团“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引领下,围绕“四个聚焦”(聚焦做精科研、聚焦做强型号、聚焦做优装备、聚焦做实转化),扎实开展工作。正是有文化的不断积淀,才迸发出发展的强劲动力。2020年营业收入70亿元,2016年至今,累计收益17.3亿元,经济规模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工业制造业等核心主业集中度由2016年的76%提高到2020年的99%。

体系推进文化建设厚植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文化励志铸魂,使文化成为全面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伟大征程中最为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制造院以集团战略为引领,按照先进文化力建设总体要求,以“一个精准对标一建设两级组织一完善三类工作机制”的123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利用先进文化力推动形成集团领先的创新力和卓越竞争力。

一个精准对标。精准对标集团先进文化力建设要求,实现理念对标、规划对标、体系架构对标以及专项文化对标。理念对标,不忘“航空报国”初心、牢记“航空强国”使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规划对标,将文化建设全面融入制造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院“十四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体系对标,参考集团文化手册,构建制造院文化建设体系,从顶层策划、制度保障、落地举措、考核奖惩等逐项细化落实。专项文化对标,结合制造院特点,构建“4Z”文化落地模型,从“志有源”“制有规”“智有方”“挚有力”四个方面,对集团专项文化进行逐项承接。

建设两级组织。建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党政主要领导为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文化建设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抓好分管领域文化建设。确定各职能机关文化建设归口管理职能,构建齐抓共管“大文化”格局。加强对全院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与管理,形成四联动工作模式,横向覆盖全部业务模块,纵向形成领导小组统筹、职能部门归口、基层单位落实、全体员工参与的四级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采用工程化思维,体系化推进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列入院党建五项工程,适时组织召开全院宣传思想工作会。组织申报《航空科研院所基于工程化思维的文化建设》管理创新奖,连续两年获得集团政研课题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党政主要领导首位推进,讲好“一堂文化课”,强化战略认同、战略协同,在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文化建设,从全院到各支部,文化建设逐步向深向实。2020年,组织文化建设专题会议4次,文化建设专题培训3次,各支部书记主讲文化课20余次,参与人数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学习资料3000余册。

完善三类工作机制。制造院制定发布《制造院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制造院文化建设先进评选表彰办法》等工作制度,将文化融入科研、型号、质量、安全、保密、廉洁、合规等业务流程,发布相关制度文件18份。注重典型引领,以点促面,带动整体提升。2020年,选树院本部106室党支部、102室党支部为“文化建设示范点”,组织支部进行参观交流、现场观摩,搭建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将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院党建工作要点,将文化建设要求明确列入所属单位及院本部各支部的党建KPI并制订专项工作计划。严格文化建设考核管理,用考核结果倒逼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深耕专项文化岗位建功立业

创新发展,文化集智。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制造院按照集团公司全力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具体要求,笃志为提升工业制造能力作出创造性贡献。2021年是制造院“聚力创新年”,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和发挥。

制造院对标科技创新三十条,聚焦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强化科技引领,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梳理制定举措并与制造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相结合。加强创新阵地建设,持续举办科技创新大会、院士报告会、青蓝讲坛以及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发展论坛和相关科技学术会议总计40余场,约5000人次参与活动。探索科研创新管理新模式,建立4个去行政化的沉浸式实验室,组建3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创新阵地等。探索扁平、高效的团队管理模式,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管理创新成果也获得集团公司首届青年创新奖“金奖”1项、“银奖”3项。

制造院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在创新文化的激励和推动下, “十三五”以来,制造院共落实科研项目671项,国拨经费30.5亿元;获得国家级奖3项、国防/省部级奖22项,集团奖78项,授权专利806项,其中发明专利626项。

筑基型号,义化聚力。坚持党建、文化建设与型号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型号工作每推进一步,文化建设就跟进一步。在“急、难、险、重”攻坚项目面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项目完成质量检验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水平。三年以来,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先后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组建40余支党员突击队、32支青年突击队,组织62场劳动竞赛。院本部11个支部与外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党建共建,军品项目部与601所结构部结对共建,双方组建联合党员突击队12个,开展竞赛比武1次,组织专业技术交流会II次,参加人数400余人次;召开共建经验交流会3次,开展总师讲堂6次,参加人数240人次,对型号进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

2020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制造院主动请缨,承担口罩机研制任务。发挥央企顶梁柱、定盘星作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16天内完成自动口罩机研制,缓解了口罩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贵州贫困山区脱贫。项目获16家主流媒体公众号和微博宣传,短时间视频播放量突破1300万次,获得了全网过亿次现象级传播。项目总师孙年俊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称号,项目团队荣获集团卓越团队奖。

出技术、出精品、出大师,是制造院文化不断追求的方向。关桥院士获“国际焊接学会终身成就奖”;2020年,李志强院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郭德伦副总师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特种所轩立新同志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袁中毅同志获评山东省优秀工程師;高兴强、王帅等一批青年技术和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岗位建功。

压实责任,文化先行。将文化建设与科研、型号、质量安全、保密、廉洁、合规、风控等工作相结合,将文化融入业务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三年来,共组织质量文化主题活动10余次,累积约500余人参与,营造质量航空良好氛围。

开展“忠诚之心、忧患之心、敬畏之心、防备之心”的保密“四心”文化建设,通过保密警示教育、反间防谍教育培训、现场参观等,使保密意识深入人心,修订17项工作制度,将保密文化融入业务流程。构建廉政文化“五个一”实施架构(制定一个体系、一个品牌、一个阵地、一次谈话、一个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

挚情奉献,义化凝心。制造院开展一流环境建设,在温馨的环境中感悟文化力量,建立“一廊、一家、一墙、一区”,在环境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集团公司文化建设内容,打造氛围浓厚的“文化场所”。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组织职工运动会、大合唱、足球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展航空风采,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组织所属单位连续两年共派出20余名职工参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我和我的祖国》等合唱演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制造院积极开展富有航空特色的文化主题活动,举办职工子女书画展、航空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热爱航空的种子;开展“青年思想沙龙”“四个一”新员工培训教育,强化对航空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连续四年开展讲好制造院特色品牌活动,宣贯“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核心价值观,参与人数总计达到1000人次,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

制造院制作各类宣传视频,多角度展示院内风采。2020年,专题片《从沉浸开始》获得集团公司参加国资委第三届中央企业品牌故事大赛优秀作品一等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外宣平台以及园区网、LED屏幕等内部平台,提升宣传质量,传播制造院的好声音。近三年,制造院通过央媒、国资小新等主流媒体宣传26次,集团媒体300余次。

从历史走向未来,在文化精神的引领激励下,制造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丰硕成果。2020年,顺利通过集团公司第六批文化示范单位认证,是成绩,更是激励和鞭策,在文化与战略的双轮驱动下,制造院将更加坚定从容,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制造院)

以文化励志铸魂,使文化成为全面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伟大征程中最为深沉和持久的力量。

猜你喜欢

航空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寒露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谁远谁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航空漫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