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绘画中的模仿行为
2021-07-01翟翔宇
翟翔宇
【摘要】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绘画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中班幼儿绘画中的模仿行为十分多见。模仿是创作的前提。教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与绘画能力发展特点,合理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可以帮助他們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解析幼儿的模仿行为,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
【关键词】幼儿绘画;模仿行为;美育
幼儿绘画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涂鸦期(1.5~3.5岁)、象征期(3.5~5岁)和图式期(5~7岁)。幼儿进入中班后就开始逐渐从象征期过渡到图式期,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生活经验开始增多,也开始有进行绘画创作的自我意识和欲望[1]。模仿是幼儿绘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通过模仿掌握新的绘画经验,逐步实现绘画技能的提高。但幼儿的模仿不是消极被动的,在有效的模仿中,幼儿能够自由地从同伴、师长或名家的作品中提取元素,用自己的笔进行二次加工,在模仿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
一、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特别是在中班初期,容易出现“说”比“画”多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绘画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造成的。
例如,在中班班本课程“你好,蛋宝宝”中,几名幼儿所装饰的蛋蛋都出现了锯齿状的线条装饰。一凡说:“这是蛋蛋冷了,要鸡妈妈赶紧给它捂一捂。”小檬说:“这是蛋蛋在摇摇晃晃,小鸡宝宝马上就要破壳而出啦!”涵涵说:“这是他的蛋宝宝的超级能力,会像开心超人一样发电。”一样的线条,不一样的表达与思考,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与其意识发展不平衡,他们还不能做到准确自如地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此时同伴的作品可以为他们提供画作的线条与色彩灵感。
所以,教师不要盲目地判断谁模仿了谁,评价谁的绘画技能水平更高。中班幼儿仍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虽然画前知道自己想画些什么,但是由于绘画技能的制约,不能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模仿,幼儿虽然无法准确画出心中的形象,但通过创意讲述,体验到了自我实现的喜悦,并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模仿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二、幼儿绘画中模仿行为的意义
模仿是贯穿幼儿学前阶段的显著特点,也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模仿并不意味着被动接受,相反,其是幼儿主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在绘画中,幼儿模仿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模仿来学会自我表达、学习绘画技巧。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着重强调幼儿的个性。自由、自主、愉悦、创造四大支架引领着教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但有时也容易使教师的认识出现形而上的问题,从而忽视模仿的意义与价值。一味地强调自主创造并非完全正确,幼儿输出的前提是经验与技能的前期输入,因此,模仿对幼儿而言是重要且必要的。
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正确理解,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指导行为是否适宜,还影响着幼儿今后对待自己及他人模仿行为的态度。因此,面对幼儿的模仿,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纳,为幼儿的模仿营造宽松的精神环境。
三、是否应该为幼儿提供范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是否应该为幼儿提供范画,一直都是教师争论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范画可能会束缚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丧失独立创作的能力,只会一味模仿。但也有教师指出,幼儿受绘画技能的影响,面对完全陌生的绘画主题往往无从下手,构图混乱,色彩纷杂,更多的是随意涂抹,这样的创作对绘画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并无益处。随意涂抹的画面看不清线索、看不到内容、看不出美感,不能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面对这些争论,笔者认为,适当的示范是有必要的。
首先,幼儿年龄决定是否提供范画、怎样提供范画。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还不具有独立创作的能力,没有参考范画会使他们的绘画难度增加,往往容易导致作品画面单调、构图混乱,同时,幼儿也会因此对绘画产生厌倦、畏惧心理,在绘画过程中出现“我不会画”或一味模仿同伴画面等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差异,考虑是否提供完整范画或半成品范画,并重视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从多渠道、多角度提供范例。
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半成品范画或想象性范画,其重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二度创作来吸收范画中的绘画技巧与思路,从而通过不断的模仿与自我思考,把这些外部范例内化为自己的创作能力。
其次,绘画主题决定指导方法。例如,在“我的家”主题绘画活动中,幼儿对“家”一点也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不为幼儿提供范画,而是在与幼儿一起讨论自己的家后,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要根据绘画主题决定是否出示、如何出示及何时出示范画,最后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让他们欣赏同伴的画与范画,通过比照自己的作品与范画的差距来获得成长。这样才能让每位幼儿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最后,指导方法决定效果。幼儿的作品不是教师范画的翻版,教师不能让他们机械地全盘照抄,这样会使范画成为限制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桎梏。如果绘画被规定对与错,就与现代艺术教育准则相背了,范画被争论也正因如此。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说自己画错了,因为它们和范画不一样。此时,教师应及时告诉幼儿:“绘画没有对错之分,它就是你说话的另一种方式。”面对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不只是创作者的,还包括其他幼儿的声音,了解他们的不同想法和认识;引导幼儿表达,为他们提供多种可能的解释,帮助他们形成多元价值判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多种尝试。同时,教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通过指导让幼儿重拾自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实,绘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模式,示范的价值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把握好方法与程度,模仿就是成长的一种手段。
四、对幼儿绘画中模仿行为的指导
首先,在幼儿绘画时,教师应学会观察。对于幼儿的模仿行为,教师可以对其作品和行为两方面加以关注,鼓励、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够到最近发展区。在观察中,教师要把握“两个适当”的原则。一是适当的距离,即在观察幼儿时,教师要与幼儿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要太近,以免使幼儿产生紧张感;也不可太远,以免遗漏幼儿的细微表现,如眼神、注视方向、神情状态等。二是适当的时间,即在发现幼儿进行模仿时,教师不要迅速反馈,而要继续观察,以便于准确分析幼儿模仿的动机。
其次,教师应鼓励幼儿对自己模仿的内容进行语言复述与加工。中班幼儿的语言与思维迅速发展,在美术活动中,其说的比画的多。据此,教师可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模仿的内容,这样幼儿就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二次创作。同时,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活动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再次,在具体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借物造型法”,为幼儿提供可以模仿的主体形象,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例如,在“巧变的小手”主题绘画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不同手型,供幼儿自主选择,巧妙地将其变化为小鸟、蝴蝶、高楼等。
最后,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教师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还要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让幼儿感觉不到教师的刻意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自信心的强弱与能力发展水平呈正有关,且年龄越大,关联越密切。因此,教师要从优化活动内容、丰富感知经验、提供层次化的材料入手,促进幼儿大胆想象、表现,然后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的绘画表现,从而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对于能力有待提高的幼儿,教师要多开展欣赏活动,通过组织幼儿欣赏造型简单、优美的生活用品和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还要引导幼儿灵活使用多种美术形式,将绘画、泥塑、手工相互结合,提高幼儿的造型能力。
五、对儿童绘画作品的赏析和评价
无论在活动中还是在活动后,分享作品都是绘画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积极到位的幼儿作品评价可以帮助幼儿获得美术创作的自信心,使其找准美术创作的正确方向,逐步从观察模仿向自由创作过渡。分享作品可以是幼儿主动找教师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也可以是教师主动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对待幼儿的作品,教师不仅要看,还要听,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
在倾听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时,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要灵活,可采用分组或个别交流的形式,照顾到那些表达能力弱、自信心欠缺的幼儿。二是要丰富交流内容,不能为听而听,任由幼儿讲,而是要适时采用“一说一问”的方法,引导幼儿多说。比如,幼儿介绍自己画了一座大房子,此时,教师就可以问:“这座房子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三是要体现情感互动,通过表现关爱的肢体动作、关注的眼神、鼓励的语言,肯定幼儿对模仿的语言补充,增强幼儿的创作自信心。
欣赏同伴的绘画作品,也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幼儿采用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进行交流时,同伴之间对作品的评价也变得多元且真实。同伴间分享、交流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原有经验,使他们通过相互学习完善绘画图式,还可以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长期坚持同伴间的繪画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分享能力和绘画技能,促进幼儿创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每名幼儿都有巨大的绘画潜能,而他们绘画的第一步往往是观察、模仿。模仿是对经验的架构与复写,这是创作的前提。教师应正确认识模仿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幼儿合理模仿,以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升幼儿的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
吴颃琛.二十一世纪幼儿素质教育: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