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的“三原色”
2021-07-01曹勇
曹勇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为此,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犹如美术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红”色,炽热,对教师来说,就应该具有“大爱”思想,这是为师从教的前提;“黄”色,成熟,对教师来说,就应该具有业务素养,这是为师从教的根本;“蓝”色,广阔,对教师来说,就应该具有施教空间,这是为师从教的依托。
【关键词】“三原色”;教师;“大爱”
一、无差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爱每一名学生。教师的爱不仅体现在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上,还体现在“大爱”思想上。“爱”无需条件,没有值不值得,爱不需要条件,没有等差之别,也不需要回报,不讲条件,但可以提要求[1]。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要付出不同的“爱”,把无差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只有这样,教师才不只是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教师要重视师德的温度和力量,既要爱学生,又要让学生接受爱,有归属感。“爱与被爱”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只要坚持,哪怕是“等待”,只要不离不弃,就会有惊喜。学生成才,是教师的爱和骄傲;学生成人,是教师的爱和成绩。
例如,四年级三班的淘淘坐在班级的最后边,笔者巡视时总是看到他在睡觉。笔者多次提醒他、开导他也不见效。他甚至反驳道:“我睡觉怎么了,又没影响别人,你总叫我干吗!”笔者听后大声说:“就是不能睡!你是我的学生,我得对你负责!”随后,班级静默无声。淘淘惊呆了,其他学生们惊呆了,连笔者也惊呆了。之后,淘淘为了改掉自己上课睡觉的毛病,经常站着听课。渐渐地,他从班级的倒数第一名变成了倒数第三名,又提升到了中等水平。
又如,阳阳从家到学校只需要步行五六分钟,可他总是迟到,因为每次从家里出来,他都要逛一下小商店才入校。周末,他会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吃饭、打游戏,导致作业完成不了。笔者告诉他:“慢,就一定远。学习和写作业时不分心,不做一些无用的事,效率一定会有明显提高。”慢慢地,阳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做出改变。
学生是百花园,不是赏花园,更不是牡丹园。学生各有特点,有的竟是“刺头”。比如,有一次,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一项活动,需要和学生商定活动时间,便说:“征求一下大家意见,咱这个活动是在周二进行,还是周日进行?”一位学生回答:“周二耽误学习,周日耽误休息,哪天都不好!”真是一个“仙人掌”,谁碰就刺谁,而且班级中的“仙人掌”还有可能制造“人间沙漠”,导致同学们远离他、孤立他。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必须拔出他的“刺”,用关爱感化他,使他成为班级中合格甚至优秀的一员。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教师不要做“马后炮”,要做“马前卒”;不要做“预言家”,要做“引领者”。
央视主持人袁文栋说:“教师只要站在台上,就会发光。”笔者想,那是爱的光芒。
二、提升教师素养,夯实为师从教的根本
黄色,秋天成熟的颜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就是解放学生,唤醒、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就如“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的道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职业仅仅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而要当成一种事业,为此,要提升教师素养,夯实为师从教的根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事业,教师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及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师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优秀人格的基本素养,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勤劳、诚实、创新、理想、正义、责任、合作、仁爱和自我超越品质;使学生具有成功能力的基本素养,包括具有语言、科技、信息、思维、空间、健康、艺术、实践、创造、意志、规划和交往能力;使学生具有幸福心境的基本素养,包括具有自尊、文明、友谊、爱好、节制和乐施的情怀。
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1)教师要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知识,敬畏劳动,与优秀为伍,“见贤思齐”,与大师对话,倾听智慧呼吸。
(2)教师心中要有担当,教书育人。人人都应遵从“三德”,教师应遵循师德,即倾其良心教书育人,提振生命,同时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
(3)教师心中要敬业,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4)教师心中要坚守,三尺成人。教师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坚守三尺讲台,“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人梯和蜡烛精神,使学生成人、成才。
(5)教师心中要创新,超越他人。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根本,不忘初心,讲求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改革,超越自己,超越他人。
教师只有“目中有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三尺成人”“超越他人”,做“五人”教师,才能提升自身素养,增添成熟亮色。
同时,教师在教学行动中要具备八个方面的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而这八个方面是:教师要有草根本色、职业认可、挚爱学生、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思考写作、学界互动和文化涵养。教师要根植于人民之中、学生之中,进行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认同教师职业,崇尚教师职业,以教书育人为荣;要爱生如子,进行有情怀、有温度、有热爱的教育。没有理想的教育,只有教育的理想,教师要勇于创新。教育就是回归生活,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不浮躁,不显摆,静待花开。教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教育也是共同体,走多远的关键在于与谁同行。教育就是文化,要做有精神的教育、有情怀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八个方面的自觉,才能培育学生的学习“三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三、拓展课程空间,放飞蓝色腾飞梦想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其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教师要想有施教空间,拓展课程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2]。只有课程空间拓展了,才能为学生做人、做事和生活提供需要的教育平台;学生的成长愿望满足了,才能获得健康成长。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说:“学校和教师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施教:学而不会的,要严厉对待;会而不全的,强化练习;学而不当的,培植方法;大而不全的,注重细节扎实;全而不透的,需要名师点拨。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的“八个学会”原则: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善于培养;学生学会想象,教师善于提问;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善于创设;学生学会表达,教师善于倾听;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学会评价,教师善于捕捉;学生学会应用,教师善于引导。只有这样,课程目标才能达成。
除了针对现行教材开展以上教学外,教师还要拓展课程空间。教育承接了生命,承接了人生,应施行“人生中心教育”。人生公理是做人、做事和生活,而教育公理是教人做人、优秀做人、教人做事、成功做事、教人生活、幸福生活,这样才能实现美好人生。基于人生内容、教育内容、课程内容高度契合,教师需要拓展课程空间,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生活。定义课程是实现教育的平台、桥梁和跑道。为此,学校要设置四个课程空间,即学校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并完善四个相关课程体系。学校拓展方面的课程有修身课、研学旅行、小公民实践、礼仪、书法、棋类必修、中华经典阅读七种。教师要积极拓展社会、自然和心理等课程,满足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
此外,教师在拓展课程空间时要增强课程的自创性,即自主性、劳动性和创造性。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也一样。教师要时刻把握“自创性”这一课程的亮点。只有有了多维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内容,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红、黄、蓝是美术的“三原色”,据此可以调配出其他色彩。教师的无私大爱是炽热的“红色”,教师的深厚素养是成熟的“黄色”,教师的多维课程是广阔的“蓝色”[3]。教师有了教书育人的“三原色”,就会擘画莘莘学子幸福的人生旅程,绽放祖国未来璀璨的流光華彩。
【参考文献】
龙宝新.教学的“三原色”[J].教师教育论坛,2017(12):82-83.
本溪市实验小学.尊重生命 关注成长 构建有灵魂的课程体系[J].辽宁教育,2018(08):18-19.
徐琴.擅用“三原色”,成就“活力学生”[J].新课程(教师版),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