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读到崩溃,怎么办?
2021-07-01刘璐
刘璐
这七年里,我有幸聆听国内外顶尖学者的讲座、能够向只在书上见过名字的学界大牛请教学术问题、可以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成为同窗此外,我还在读博期间申请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国家公派交流机会,跟随国际顶尖学者学习,回国后完成论文并顺利毕业,获得过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想,为什么别人的生活都这么顺风顺水,自己却有那么多不顺利?坦白说,在我的求学生涯里,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曾经出现过想要放弃读博的想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展现出来的自带光环的那一面,那些不为人知的困难和挫折却鮮有提及。
放轻松,没什么大不了
读博期间的压力源是全方位的,第一位一定是学业和科研压力。为了达到毕业要求,我们需要完成各门课程学分、达到博士中期考核标准、在期刊发表数篇论文、完成博士论文开题和答辩等等。记得在我读博时,我们专业首次增加了中期考核项目,随即,在博士第二年增加了一个闭卷考试,如果通过,那么可以继续博士学习;如果不通过,那么有可能被劝退。我的专业是外国哲学,中期考核的范围是从哲学史中随机抽取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请同学进行论述。西方哲学史源远流长,哲学家的思想深刻而丰富,这个出题范围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整个西方哲学史充分掌握,阅读几乎所有重要哲学家的原文和文献,这个阅读量对于本就晦涩难懂的哲学学习来说真的异常困难。好在,当时我们专业的同学互相分享学习资料,彼此督促着赶上复习进度,经常交流分享学习体会,最终大家都顺利通过了考试。
短短的几年读博时间里,大家的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生怕稍微松懈一点儿自己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而其中,博士二年级绝对是我最焦虑的一年。我一边完成课业,一边准备开题,一边考托福,一边还要申请公派交流那时候的我总在担心这,担心那:专业书看不完怎么办?外导不接收我怎么办?开题报告准备不充分怎么办?托福成绩一次不过怎么办这些问题像无数个小人在我脑海里蹦来蹦去,干扰着我的思绪,影响着我的心情。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处于极度焦虑和烦躁的状态,甚至陷入了自己到底是否适合读博的自我怀疑中。我开始对未来患得患失,生怕一不留神就落后于人。
幸运的是,我有支持、鼓励我的导师、家人以及互相加油打气的同学,他们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记得有一次和导师提及我的学习压力,导师笑着对我说,“我对你很有信心,你绝对有这个能力完成学业”,几句简单的话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肯定,让我更有冲劲儿去克服困难。在他们的正能量影响下,我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懂得如何在杂乱无章中尽量保持镇静和理性。我逐渐意识到,想要读好书,首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作为一名以学习、科研为主业的博士生,我首先要学会与自己进行“和解”,放松心态。学术研究是基于已知事物去探索未知领域,这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也正因此,学术研究成果很难完全按照你规划的时间节点如约而至,比如,即便同样的实验重复做了N遍,却迟迟无法得到预期的实验数据;即便所有的文献都认真阅读,却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论文思路。要想从事学术研究,不仅要能享受得了成果问世时的喜悦,更要能接受追寻过程中的痛苦感和无力感,像无头苍蝇一样的烦躁对于解决问题毫无裨益。现在想来,正是这些磨砺让我逐步具备了能够做学术科研的心态和品质。
当然,仅仅与自己和解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类似的压力——学习成绩不理想、文章发不出去、实验做不出来、恋爱不够顺利、人际关系复杂、家庭经济压力大、对未来发展的迷茫等等。虽然千人千面,但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困惑和迷茫,这一点是共通的。当你与自己和解并调整到相对放松的心态后,就应当理性地分析困难的根源,并思考如何去缓解或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读博时,触动我出国公派交流的机缘恰恰就是我遇到的不顺利。我的专业是西方哲学,从硕士阶段开始,我阅读了大量英法原文以及外文二手文献。受到语言语法、思维方式等局限,在理解哲学家本就深奥难懂的思想时,我总觉得自己难以真正地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抑或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更不用说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批判或创新了。经过与导师的沟通,我下定决心想要出国交流,到激发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下感悟他们的观点。在普林斯顿大学短短一年的交流中,我有幸跟随世界顶级学者上课、讨论、交流,了解学术前沿,感受思想碰撞,开阔国际视野,使得我对哲学家的理解更加深刻、论文研究思路更为成熟、与学术前沿也更能接轨。这次经历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学会用理性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做自己,甭管别人怎么想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困恼?对不知未来自己能做什么而迷茫?这些问题导致了焦虑、低落、失望、抱怨。其实,它们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类似,都是需要用时间和经验去一点点探索的。要想不那么焦虑,就一定要学会调整预期,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急于求成。请务必坚信,上大学并非到达终点,而只是开启了一扇充满无数可能的大门。大学期间,你会发现自己居然对某个从未接触过的专业特别喜欢,也有可能颠覆了一些理所当然的认知,而这,恰恰是上大学的意义。
很多同学感到压抑的原因并非来自自己,而是来自别人。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努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博士毕业后顺其自然地应当成为高校教师,但其实也有一些博士在读了几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术,或者单纯想尝试点学术之外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然而,受到社会惯性思维的制约,仿佛不做学术就与大家的预期格格不入,甚至有人会觉得不做学术,博士就白读了。在这样的有色眼镜下,一边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看法而随波逐流、失去自我的现实,一边是内心对真实自我和更多人生可能的渴望。这样一个矛盾结合体,怎么会快乐呢?
我到北大读书之后,发现身边全都是学霸和大牛,虽然大部分同学做了相似的选择,比如继续深造、作博后、考公务员、进高校等等,但也有不少人凭借着自己的兴趣走出了独一无二的路。比如,有一位同学对骑车很有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是一名专业比赛解说员;有一位师姐对画漫画很有天赋,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创业漫画家;我在普林斯顿交流时认识的一位美国同学,放弃了华尔街高薪工作,选择到非洲做义务志愿者这些同学虽然走了和预期完全不同的路,但也都闯出了一片多姿多彩的天地。
好心态,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经历疫情后返校,相信很多同学都无法马上适应社交活动和集体生活,其实这与博士的日常境遇很像。对于博士来说,要想做好学术科研,就要能受得了孤独,忍得了寂寞,久而久之,就变成习惯孤独和喜欢寂寞,不愿意,甚至犯怵与人打交道。我在写毕业论文那段时间,每天的生活都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图书馆,有时候几乎一整天都可以不和人说一句话。在完成论文后,我发现自己特别不想聚会、不想聊天、甚至有点讨厌热闹和嘈杂。在意识到自己这种越来越孤僻的倾向后,我刻意地去改变自己:主动和同学聊天、聚会、逛街、约会,鼓励自己多参加社交活动。慢慢的,在朋友家人的带动下,我找回了那个阳光开朗的自己。
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研究注定不轻松,我们需要用
信念和勇气指引自己。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无论学习还是科研,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千万别被困难打倒,就把它们当作一个个关卡,把克服一个个困难的经历当作闯关,虽然过程惊心动魄,但也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