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场馆里约了几场球

2021-07-01施磊万语王浩喻陈奕文

大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棵松冰球队冰球

施磊 万语 王浩喻 陈奕文

冰球在中国算是小众运动,有冰球项目代表队的高校寥寥无几。参加此次比赛的4支球队,除了首都体育学院,其余3所学校的代表队都是由业余队员组成的。但业余不会阻隔热爱,当踏上冰面,人大冰球队的斗志分毫不差,尽管这是一支男女混合的队伍。

下午3点,体育馆中的广播响起,队员们开始上冰,第一次来到五棵松体育馆这样的大型比赛场馆,队员们都十分激动。其中一个高挑的男孩显得格外兴奋,他叫曾子岩,人大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他是队里的主力队员。对战清华大学的比赛中,第二節第十五分钟,人民大学落后两分,球队核心、队长蒋加昌(Simon)在反击过程中受伤离场。在比分落后、队长受伤离场的极度不利情况下,曾子岩奋力拼抢、英勇出击,和队友们一起迅速扳平比分并实现反超,最终取得了比赛胜利。

冰球比赛对抗激烈,节奏快,体能消耗大,换人频繁。当对手的第三组球员出场时,人大冰球队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他们满打满算也只有两组能够上场比赛的队员。相比对手,队员们的体力很早就开始处于劣势。这个问题不只困扰教练,也困扰着球队的经理杜天舒。

杜天舒是人大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在场上司职前锋,还是球队经理和在队长有情况下,处理队伍事宜的两个代理队长之一。从刚进冰球队的新生力量,到独当一面的代理队长和球队经理,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从球员到经理,杜天舒不得不面对新的烦恼:“队伍人数不够,我们只有两组人能够轮换,比赛末段经常出现队员体力不支的情况。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宣传,期待能有新人加入我们。”在比赛中,面对人员捉襟见肘的窘境,人大冰球队的队员只能靠着自己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取得进球。

徐一宸是人大信息学院2020级本科生,来自东北。虽然从年龄来讲在队里只能算小弟,但在冰球上他却是不折不扣的老将了。徐一宸从小就驰骋冰场,初中时在父亲的鼓励下接触到了冰球,至今已有7个年头。“来到人大之前,我确实没想到能有机会在大学里再次接触冰球,更别提代表校队出战了。”在北京待了快一年,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奥会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踩着单板在雪场灵活穿梭的孩子、什刹海冰面上轻松自在的老人、冰球场上全力对抗的少年“冰球大大拓宽了我的交际圈,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根据测试赛的安排,人大冰球队4月4日的比赛在五棵松体育馆进行。而第二天他们要从五棵松体育馆到国家体育馆,继续下一场比赛。往返装备的运送需要有人负责,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拼搏,准备返回学校,但对郝子梁来说,他的测试赛任务并未结束。

人大在五棵松的比赛被安排在了晚场,比赛结束时已接近午夜。当郝子梁开完当天赛后的领队会,并跟随物流货车将队员的装备送到国家体育馆回到学校宿舍时,已是凌晨3点。

郝子梁是人大新闻学院2020级的硕士研究生,是人大冰球队的守门员。除了在场上守护好球门,郝子梁在场下发挥的作用同样重要。“你们专心解决场上的事情,场下的事交给我。”这是郝子梁常对队友们说的话。以多种身份参加过多项运动多次比赛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冰球队每次外出比赛,他都主动担起与裁判、组委会沟通的职责。在这次测试赛期间,郝子梁更是身兼数职,他是领队、装备师队伍能在密集赛程的压力下正常运转,郝子梁功不可没。

从被关注到被接纳,从浅尝到喜爱,从参与到传播,在队伍中成长,在运动中收获。人大冰球队的冬奥测试赛之旅结束了,但属于人大人的冬奥故事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五棵松冰球队冰球
峰峰坐地铁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华熙LIVE·五棵松
第十一届北京端午文化节延庆全域绽放
冰球
中国冰球队获直通2022冬奥会资格
俄“独立”女子冰球队脆败美国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