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素写远意 望江抒豪情
2021-07-01韦秉文
韦秉文
“裂素写远意”出自2020年北京市高考题所选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句抒发了一位慈父对儿女深沉的抚爱、思念之情。“望江抒豪情”化用了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所选宋代诗人孔武仲《江上》诗意,表达诗人面对长江抒“少年壮气”,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
一、2020年高考北京卷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這首诗展现了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解析及参考答案】
这道题从内容、情感、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设计了四个选项,答案为B。
诗中有句:“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诗意为: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眼泪如同泉水流淌。上面四句诗的“主语”均为“娇女”,后三句的主语承前省略。由此可见,“泪下如泉”的不是诗人,而是他的女儿。此外,诗中没有“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因此B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解析及参考答案】
这道题选择较为重要的诗句,用四个选项来表述对诗歌内容、情感、志向、手法的分析,正确答案为D。
诗的开篇,“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二句,说吴地春蚕快要结茧,点出写诗的时间。“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说的是家乡那株桃树是我临行时所栽,一别至今已是三年。这是表达离家日久,对家人特别是一双儿女十分想念,抒发的并非“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命题人故意曲解诗意,因而A项的解说有误。
诗句“谁种龟阴田”是说自己不得归家,家中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让谁来耕种;“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是说自己无法回家,无奈之下只能撕下白绢,写下远别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的家人。诗句的主旨是思念家园,但并未表达归隐田园的志向。B项也故意曲解了诗意,所以也不正确。
诗中“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四句,诗意为:我想在春日归家耕种田地但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只能让南方风吹送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人寄居地山东(即诗题中的“东鲁”)酒楼门前。这里所言之酒楼是家人所在地东鲁的酒楼,C项曲说为毫不相干的“金陵酒楼”,所以此项也是错误项。
D项相关诗句为:“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诗意为:儿女(伯禽、平阳)并肩双行在桃树下,可有谁能抚背表达对他们的怜爱?想到这里心烦意乱,肝肠忧煎日甚一日。D项的表述与诗意无逆违之处,故为分析正确的答案项。
15.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6分)
答:
【解析及参考答案】
本题围绕诗中的重要物象“桃树”来命题,要求分析其“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涉及对诗意、意象内蕴的考查。要注意题目关涉“意义”“作用”两个要点,应分点作答。
答案要点:
意义: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作用:①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②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的构成都离不开桃树,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二、2020年高考上海卷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北宋]孔武仲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12.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1分)
A.夜泊B.野寺C.山行D.江上
【解析及参考答案】
本题答案为D。解答本题,应依据诗意,从意象切入。诗中的“乱霞”“落日”是傍晚景象,故A项“夜泊”不适合做诗题。颔联出句“乱霞影照山根寺”中虽言及“寺”,但它并非诗中的主体意象,无法统摄或贯穿全篇,故B项之“野寺”也不适合充当诗题。同理,诗中虽有山,但并无“山行”之踪迹及景物,所写景物倒都与“江”有关(如“浅浦耀金”“前滩点雪”“沧江下钓钩”等),故“山行”不适合做诗题,正确答案为D项“江上”。
13.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景象悠远宽阔,笔触则又细腻传神。
B.写景远近结合,丰富立体而有情致。
C.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
D.写眼前所见,也含有诗人揣度之辞。
【解析及参考答案】
本题答案为C。
首先,整体阅读,通解诗意。这首诗首句写景——长江万里,烟波浩渺,一叶轻舟;这是“起”。第二句即景生情,客心因寂寞而“萧索”,是“承”。第二、三联描绘秋光烂漫之景,一派生机勃勃,是“转”。第四联直抒“少年壮气”——积极入世,不愿垂钓沧江,归隐江湖;是为“合”。由此可见,第二、三联描写秋日美景,生机勃勃,并无“萧条冷落”之意。“萧条冷落”的概括,是误把第二句中的“客心萧索”整合到第二、三联的赏析之中了。
A、B、D三项,分别赏析诗的意境、景物特点、表现手法,准确恰当。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答:
【解析及参考答案】
答题要审清题干指向:“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这里,“怎样表现”是关键;不是问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也不仅是对诗的表达技巧做静态的分析,而是要按诗句的起、承、转、合,分析诗作是如何融情入景,表现作者情感的动态变化的。
答案示例:
首联以“万里长江”映衬“一叶舟”,传递出羁旅的寂寞萧索,而秋天触动诗人,让他心绪难平;二、三两联描绘秋光烂漫、一片生机的景象,这样的景象消释了作者的寂寞萧索;尾联写寥廓江天激发慷慨昂扬的少年壮志,以不愿垂钓沧江、归隐江湖表达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