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皆无尽 人生自释怀

2021-07-01卢大年范炜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赤壁赋江河根源

卢大年 范炜

苏轼《赤壁赋》中的“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极富哲理意味。此句历来解说各异,很难得到一个对教学来说相对满意的答案;此句又是一篇之旨,是理解全篇的关键,要理解全文就绕不过这句。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它呢?

细读《赤壁赋》原文,理清该句在文中的来龙去脉,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文中与该句关联最紧密的文段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为“客”愁而答,直指“客”愁根源

《赤壁赋》采用的是赋体文常用的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文章在主客二人的一问一答中推进。前人曾借《苏轼集·补遗》中的“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断定,《赤壁赋》中的“客”是李委秀才;由于演奏的乐器不同,文中是吹洞箫,李委吹笛子,这种观点已被否定。目前,大家都能接受的看法是:苏轼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记录了自己游赤壁的心理活动过程。主客问答是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人,或者说是“两个自己”——“苏子”化另一个自己为“客”;问与答,是苏轼在内心深处说服另一个自己,是苏轼内心两种声音的交响、内心矛盾情感的碰撞。

“物与我皆无尽也”是苏轼因“客”发出自然永恒、人生苦短的悲苦慨叹而作的劝慰与回答。要理解该句就要先理清引发“客”愁的根源。“客”愁因何而来?“客”感于建功立业、影响历史进程的英雄尚且不存(“而今安在”),况且我辈凡人,无法企及英雄的高度,还要同样面对自然永恒、人生苦短的困境。这困境在现实世界无法消解,人对此无可奈何,由此产生了浓烈的悲愁。這是“客”愁引发的具体缘由。

“自然永恒、人生苦短”是笃于思考人生的先贤们共同陷入其中的精神困境。如屈原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然而,一次次为试图走出这个困境所做的努力,又一次次被否定。王羲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陶渊明讲“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客”愁有着久远的历史延续性,人因自然永恒、人生苦短的无奈引发的悲凉如浓雾,弥漫在“客”的心头,也弥漫在中国文学思想长河的上空。苏子答“客”,也就成了一次为走出这个历史的和现在的困境所做的努力。

自然永恒、人生苦短的认识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究其实质,应该是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苏轼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他可能认为,只要能消解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人就能走出这个精神困境。结合原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观点可以阐释为“自然有尽人有尽,自然无尽人无尽”。这样,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被消解,因此“客喜而笑”,“客”愁一扫而空。金圣叹在批评《赤壁赋》的结尾时说“结出大自在”,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客”愁产生的根源被消解,人豁然开朗,心境澄明,进入了自由之境,正所谓“大自在”。

以“自然也短暂”惊醒“客”

苏轼以“水”“月”为喻,来讲“物与我皆无尽”的道理。“水”“月”是广阔自然中的具体之物,是自然的象征,说“水”“月”即是说自然。“未尝往”和“卒莫消长”是“水”“月”的永恒。江永远在那里流淌,月永远在天空穿行,亘古不变,万古如斯,这是人所共见的自然现象。“逝者如斯”和“盈虚者如彼”讲的是“水”“月”短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而”字以转折作用关联前后,揭示了“水”“月”具有既短暂又永恒的两面性特征。“水”“月”的永恒好理解,“水”“月”的短暂就很抽象,而这又是理解“物与我皆无尽”的落脚点。我们该怎样理解“水”“月”的短暂呢?

水有消逝性的特点,流走了就再也不回来,所谓“逝者如斯”。西方大哲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讲的是“变”的哲学。人踏入河流时,此时之水非彼时之水,故而此时之河便非彼时之河,因此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赤壁赋》中的“逝者如斯”与赫拉克利特所言极其相似,江河在水的消逝中时刻变化,所以此时之江河便非彼时之江河。世人所见到的眼前之江河是此时之江河,定然不是曾经之江河,故而江河短暂,也即苏轼所说的“水”之短暂。

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此时的圆月非彼时的缺月;或者此时的缺月非彼时的圆月。世人所见到的此时之月非彼时之月,所以月也短暂。

自然也短暂,如当头棒喝,苏轼惊醒了“客”,也惊醒了世人,世人只看到自然的永恒,却从没有发现自然的短暂。

以逻辑推理出“我”亦“无尽”

要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关键是要理解清楚“我”之“无尽”——人的永恒。这个结论怎么来的?具体分析原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是“自其变者而观之”,从“变”的角度看得到的结论。对应上句中的水“逝者如斯”和月“盈虚者如彼”,天地一瞬,自然短暂。“物与我皆无尽也”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从“不变”的角度看得到的结论。“物”“无尽”对应了上句中水“未尝往也”和月“卒莫消长”,万“物”“无尽”,自然永恒。

文中没有具体讲人生短暂,这已是常识,不值得去讲;也是“客”愁的缘由,是苏轼讲“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潜台词,不必要讲。文中也没有具体讲到“我”之“无尽”,即人的永恒,而“我”“无尽”是建立在自然既永恒又短暂的两面性特征之上的逻辑推理。人生和自然一样,当然也有看似矛盾又兼具两面的特征。人生的短暂不言自明,那另一面一定是人生永恒。这样,苏轼就从逻辑上推导出了“我”“无尽”的结论。

“天地”“一瞬”和“我”“无尽”,两者都是苏轼在哲学层面的思考。“天地”“一瞬”是理解“我”“无尽”的基石。他又以“变”与“不变”的角度,联结起了自然和人生。水月、天地、物是一类,都指向自然,“我”是一类,指向人生,连贯在一起的话就是:从“变”的角度看,自然有尽人有尽;从“不变”的角度看,自然无尽人无尽。

世人所谓的自然永恒,是我们从“不变”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世人所谓的人生短暂,是我们从“变”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世人错在了以“不变”观自然,以“变”观人生,没有采用同一角度衡量自然、人生这两个事物,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是用错误的方法思考世界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并因之产生了无奈悲苦之情,陷入了无法走出的精神困境。苏轼想要告诉“客”与世人:应该采用同一角度看待自然与人生。

这样,“客”愁的根源——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彻底得以消解,精神困境的根源不复存在。既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等的、和谐的,那么“而又何羡乎”?

何以解释“我”“无尽”?

苏轼以“物与我皆无尽也”消解人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截断众流,言尽于此。这意在告诉“客”与世人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方法,并没有讲什么是“我”“无尽”,也没有让世人去追求“无尽”。如果非要给“我”“无尽”一个具体的解释,细味苏子所言,也只能说:“无尽”本来有,只是未发现,存在即是“我”“无尽”。

诸多分析者忽视了文章浓郁的哲理意味,尽力赋予“我”“无尽”以具体的内容,这与《赤壁赋》的思想南辕北辙。要具体阐释“我”“无尽”,便只能寻诸他说,或为老庄,或为佛禅。岂不知“我”“无尽”是为推理而来的结论,脉络自在文中,不该用文外之文阐释。将“无尽”解释为精神不朽、思想不灭、立功、立言、立德等等,都是对苏轼哲学思考的误解。比如曹操“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是“立功”的话,“赋诗”应该是“立言”;但“横槊赋诗”的英雄依然没有解决人生苦短的问题(“而今安在哉”),是“客”愁中的一个具体方面,故而,以“立言”“立功”为“无尽”,与文章矛盾,本身是错误的。

苏轼生活的时代,自然科学落后,没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月球、宇宙的概念。从今天科学的眼光看,月亮有寿命,宇宙有寿命,人也有寿命。月亮、宇宙、人三者之間,不同的是寿命的长度,同的是都有生死,终将灭亡。人寄生自然,觉得自然永恒无限,苦恼于人自身生命短暂。殊不知自然也有寿命,有长短,生死终归一途。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尚且不能正确看待人生与自然的不对等关系,苏轼在科学落后的时代悟出“物与我皆无尽也”,是哲人的深度与胸襟,也是超越古今的心境,进入超然旷达之境,从此释怀人生,也为人类思想的长河注入了一股清流,冲淡了弥漫其间的悲凉况味。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赤壁赋江河根源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用爱心汇聚江河的“老船长”
江河里的水鸟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