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买基金了吗?

2021-07-01

电脑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民经理基金

最近,基金一词频频登上热搜榜单,据央视财经报道,2021开年以来,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火热势头,短短半个月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国内公募基金规模超过20万亿元,真可谓“全民炒基”。

数据显示,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这也造成大批没有基础的小白涌入基金市场,这些新基民大多没多少耐心来分析,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投资体系,做出的判断一般掺杂着身边朋友、网络大V、基金经理的意见。

而基金经理作为选择基金的标准之一,无疑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在90后00后的追捧下,得到了饭圈文化中明星应援般的待遇,有了自己的超话、后援会、粉丝圈。特别有意思的是,以前人们买基金选择看基金经理的持仓、业绩和回撤,而现在的年轻人就很任性,会看基金經理的颜值,也可能会选择数一数基金经理的头发。

在基金操作上,有人是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也有人拿出了比自己找对象更大的热情,比如进群聊、定闹钟、建表格、在多个相关APP中“反复横跳”等。数据显示,95后基民每天查看基金收益的次数高达3次,当然有的基民远不止这个数。

对于不少新基民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也像是一种社交工具,如今基金投资的话题已经频繁出现在年轻人的聊天对话中,平时走在路上都能听见大家在讨论,买了哪只基金,收益率多少,然后再带动一两个人去买。

不少年轻人会在各社交平台上交流买基金的心得,不仅虎扑步行街的股票区、豆瓣各小组,就连LPL的直播间里的弹幕也在讨论基金。还涌现出一批“导师型”玩家,教人如何购买基金、何时加仓减仓,收获一票“粉丝”,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基风向标。更奇葩的是,还有人把支付宝的基金评论区当作相亲角,在线“推销”自己,可以看到基民们在这里相亲、征婚、交友。

基金为什么会如此火爆?过去几年,公募基金的业绩普遍跑赢指数表现,炒股不如买基金已经成为共识。去年底,证监会一纸发文称,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持续推进。同时,去年各大偏股型基金几乎都在暴涨,闭着眼睛买都能挣钱,也因此激发了年轻人买基金的兴趣。

此外,对于刚步入社会的人来说,股票显得太过复杂。但听说买基金就是找“专业的人帮自己打理资产”时,顿感自己的钱包还有救。再加上热搜和网友的助力,使得蠢蠢欲动的预备役新基民有种“在大热的时候,不买就是亏”的感觉。

不过小崔姐还是提醒大家理财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随风潮,对于打算入场的小伙伴,一定要做好心态建设,毕竟基金是一种投资,投资会有回报,也一定会有风险。

猜你喜欢

基民经理基金
基金投资如何赚钱
跟着UP主做投资:人还在,钱没了
回撤背后,谁在被割韭菜?
捎你一程
捎你一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千万别找人事部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