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振兴路径探究

2021-07-01

丽水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遂昌器乐西南

王 茜

(1.草堂大学国际文化教育系,韩国全罗南道务安58530;2.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特色鲜明,种类繁多,有独角台场、丝竹锣鼓、遂昌十番、松阳月宫调、竹溪锣鼓、云和汀州吹打等。这些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和当地的民间风俗密切相连,蕴含着山区人民的审美创造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器乐原生土壤渐渐缺失;加之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引领潮流的现代音乐对形式单一、作品陈旧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受众面的紧缩造成越来越多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边缘化,生存面临危机。

一、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发展困境

(一)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传承人严重缺失

浙西南地区民间器乐表演大多与民间婚丧礼仪、迎神赛会等风俗密切相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涌向城市,当地的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审美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依附着小农经济成长的民间器乐表演艺术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据笔者调查,近年来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传承人多为年逾花甲的老人,且部分传承人已离世。针对传承人年龄的调查显示:遂昌十番传承人赖喜能(1925—2014)已逝,享年89岁,朱松田(1928—2013)已逝,享年85岁;汀州吹打传承人涂鑫久(1967—)54岁;竹溪锣鼓传承人徐发增(1924—2014)已逝,享年90岁,肖大福(1936—)85岁;月宫调传承人谢根美(1939—)82岁,郑仁法(1959—2016)已逝,享年57岁;独角台场传承人周廷均(1945—2015)已逝,享年70岁,丁钟相(1949—)72岁。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年龄分段标准,对以上传承人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浙西南传统民间器乐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图

由图1可见,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传承人主要集中在老年区,而处于青年区的人数为零。若以这种态势发展,这些口传心授的表演艺术,将随着老艺人们的谢世而消亡。以缙云的独角台场为例,目前在缙云县境内还能表演“独角台场”的艺人寥寥无几,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传承人丁钟相,现年72岁,他常感叹:“能表演缙云独角台场的艺人太少了,而且我们年龄也大了,这门手艺要传承下去,急需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啊。”老艺人的担心也正是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振兴之路的问题所在。

再如,遂昌的十番音乐,由于历史变迁、战乱频繁,曾几度失传。2000年,在石练镇石坑口村有数位七八十岁高龄的民间艺人,自发复建中断多年的“十番”乐队。传承人赖喜能依然保留着手抄收藏的《牡丹亭》工尺谱[1]。然而,如今能够用工尺谱来演奏十番音乐的老艺人陆续离世,无法再对接班人进行口传心授的教学,表演人才的缺失同样也是遂昌十番音乐面临的一大困境。

著名的艺术史研究专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著作《艺术的故事》开篇第一句写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2]这句话明确了艺术家在艺术发展地位中的“中心论”观点。可见,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振兴需要一大批表演人才。人才的缺失,成为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振兴的瓶颈,做好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浙西南民间器乐作品陈旧、演出形式单一

在浙西南地区,知晓汀州吹打、竹溪锣鼓、独角台场、月宫调、遂昌十番等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群体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热衷于表演的小曲如《下山水》《上香调》《发表调》《拜忏调》等,虽然是经典的传统曲目,但思想、主题、内容及表现形式单一老套,与当代大众审美脱节,致使年轻受众群体的欣赏热情不高。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众多音乐创作群体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立体声舞台、数字音乐等传媒手段打造迎合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潮流作品,相比之下,浙西南民间器乐作品陈旧、单一,无法吸引年轻观众。

《处州古韵》记载了遂昌十番音乐的盛衰:“……民间把《玉茗堂四梦》曲牌作为十番主要传习演奏曲目,在石练七月会、大柘灯会、县城(妙高)龙灯、奕山打醮等活动中进行十番音乐的器乐表演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内容。这种器乐表演形式在古代遂昌各地盛行一时,广为普及。然而解放后,由于庙会活动的终止,民间十番演奏也随之终止了几十年。”[3]可以看出,遂昌十番表演艺术历经多年一直保持它的传统,最终随着民俗活动的终止而衰竭。纵观多数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也如同遂昌十番一样,其盛衰依赖于民俗活动的存亡。浙西南民间乐队长期没有新鲜音乐元素的加入,演出形式单一,作品陈旧,缺乏时效性、互动性,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难以形成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艺术风格,势必会受到思潮活跃的当代文化冲击。其发展态势疲软,也无法在现今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市场开发潜力有待挖掘。

二、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振兴路径

早在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在这一保护体系中,怎样能够让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摆脱困境,在市场化的时代站稳脚跟,更好地振兴与保护,将是我们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一)创建人才培养的科学机制

器乐表演艺术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扎根于浙西南偏远村落中的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由于普及面不广,知名度不高,至今发展势头不强,甚至随着传承人的辞世濒临灭绝的境地。就此而言,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振兴亟待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1.借助浙西南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培养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

地方院校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应着眼于地方文化,利用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创建人才培养的科学机制。在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中,地方高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丽水学院为例,民族学学科是省级一流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这两个学科聚集着大批的浙西南民间音乐艺术研究专家。丽水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为培养区域民族艺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多成果。浙西南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艺术特色资源,开设一批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特色课程,建设一批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创建一套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机制,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当然,这些人才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性的民乐演奏,也可以涉足民间器乐曲的改编、创作以及民间器乐审美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发展,能够使原本没落的民间器乐再度兴起甚至引领潮流。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植根于民间,地方艺术气息浓郁,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只有把民间器乐教育与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振兴乃至民族文化的弘扬联系起来,把传统民间器乐教育与区域民族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形成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2.积极促成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人才的“回炉”深造

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文化树人方面占据优势。地方院校一方面可以不断健全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可为当地各县市民间器乐表演人才提供“回炉”深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提升专业内涵,同时也为地方院校的教育基地建设添砖加瓦。在浙西南地方院校,有一大批音乐专业教师们在潜心研究浙西南民间音乐,这批教师可以与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人才结成帮扶队伍,带领音乐专业的学生走进田野,为民间器乐表演人才传播专业的音乐知识,增强传承人才的专业素养;同时,师生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也可以直观、近距离地感受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魅力与特色,在传承中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本的根茎,以利于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朝着专业性、前沿性发展。

(二)加大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产业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作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与典范,艺术产业化发展能够成为振兴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催化剂,能够不断扩大中华民族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影响力,促进民间器乐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

1.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与广播电视及融媒体产业相结合

广播电视和融媒体都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度,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与两者相结合后可以使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普及面更加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广播电视和融媒体可以促使音乐人不断创新,在继承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过程中实现更多的融合和发展,唤起大众对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热情,使其不仅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魅力,在当下也能大有所为。

浙西南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区,拥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浑然一体的天然氧吧,可以用“生态民乐”口号打造“民乐养生”品牌,奏响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新篇章。以浙西南丽水地区为例,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秀山丽水,养生福地”,2011年和2020年更是分别荣膺“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百病生于气,止于乐”,音乐本就可以舒情养神、静心养生。在这“养生福地”里,将音乐与生态环境结合,将生态旅游与民乐养生结合,以“生态、休闲、养生”为特色,打造“民乐养生”品牌,拍摄“民乐养生”旅游宣传纪录片,在广播电视和融媒体端播出。例如:缙云的独角台场、丝竹锣鼓可以纳入到缙云仙都5A景区宣传片中,遂昌十番可以在遂昌旅游宣传片中得到体现等。当然,这些宣传片在制作中也要别出心裁,在民间器乐表演形式上要注重创新。节目制作组邀请专业人士将经典的民间器乐作品进行重新配器和创新,糅合戏曲、舞蹈、吟唱、吟诵、话剧、诗赋等多种文化元素,既保留传统,又展现新颖的、多元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它不仅要受到民间器乐爱好者的关注,更要吸引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在电视端之外,为了扩大节目受众覆盖面,尤其是增强民间器乐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要重点开拓融媒体的传播,比如将精彩片段切条,并投放于抖音、B站等用户图像年轻化的平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激发出年轻群体心中“文化自豪感”并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二次传播;还可以结合抖音小剧场、微博话题互动、快闪直播等立体式新媒体手段促进传播。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利用网络平台自发参与到传播中,让浙西南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挖掘出民间器乐表演艺术这一小缺口,利用大情怀、正能量,做出一档成功的地方特色节目,从而坚定浙西南山区人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与数字音乐产业相结合

《2020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 950.96亿元,其中以数字音乐为主的核心层产业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音乐产业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实施音乐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音乐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数字音乐在中国音乐产业细分行业中就处于核心层且占比最大[4]。对于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来说,品质永久不变的数字音乐为继承和发扬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数字媒体产业化模式的进程中,民间器乐表演艺术也应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模式。

首先,进行浙西南民间器乐数字音乐资源库建设。对于表演人才逐渐缺失、市场开发潜力弱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来说,数字音乐资源库的建设可为它的振兴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保障。通过搜集整理浙西南各地区民间器乐曲目,包含弹拨、拉弦、吹奏等独奏曲目以及鼓吹乐、丝竹乐、弦索乐等合奏曲目,将浙西南民间器乐曲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类编目;通过政府给予的支持以及文化传播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改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网站、数据库、移动APP等形式大力呈现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信息,给人们提供更多便捷的观赏机会。同时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数字音乐资源库的建设也必将为海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艺术从业者及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便捷、权威、精准的专业服务。

其次,运用电子技术来改进浙西南民间器乐的创作及欣赏模式。双清、梅管、擂胡等乐器都属于浙西南民间器乐的特色乐器,这些乐器的形制、音色各具特色,但由于身处山区,缺乏对外交流,发展相对缓慢,鲜有人知。然而正是它们的原始性、传统性,使它们更具有被开发改进的潜力。在数字音乐采集中,运用实时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多声道音频技术来改进浙西南民间器乐创作模式和演奏效果,运用二维三维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虚拟现实技术来改善演奏形式和欣赏模式等,突破传统架构,使之既深含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当代都市气息,且加强了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再次,利用先进科技,将浙西南民间乐器的传统性发展为先进性。设计研发适合双清、梅管等乐器的效果器以及智能交互教学软件,将现场演奏作品通过交互式电子音乐技术应用于学校的数字音乐教学中,制作FLASH器乐、三维器乐等以现代数字化表现形式的教学素材,应用到音乐教育的前沿,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去推广,这不仅可以开拓民间乐器的多元化局面,势必也能受到新生代的喜爱。通过数字音乐的介入来改良乐器编制、创新表演模式;丰富民间器乐作品旋律,完善作品题材,打造一批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精品。通过数字音乐产业化的推广,音乐、科技和产业应用三者的跨界融合和共赢互动将为中国音乐产业的未来发展增添无穷的动力。

三、结语

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廖昌永先生说:“一个文化如果只是守承,没有创新,是没有前途的;一个文化如果不要守承,割断根基、脱离传统,来搞创新,也是没有前途的。”浙西南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在振兴道路上,创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秉承守承创新的态度,摆脱守旧单一的传统模式,利用好广播电视融媒体的海量多元性及数字音乐产业链的多媒体交互性,迈出开拓市场的步伐,通过与现代媒体科技和数字产业的融合,转变和提升民众对民间器乐表演艺术的消费观,创建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使其在多元文化的舞台上,通过音符和旋律振兴民间器乐表演艺术,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遂昌器乐西南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何鹤
Country Driving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五行遂昌 一诺千金 绿色崛起新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