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外语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应用

2021-07-01

物联网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入馆门禁系统分馆

白 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0 引 言

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应用和体验,尤其以RFID为代表的信息传感技术,促进了大量物品的连接和扩展,形成物物互联、万物互联的局面。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内重要的文化载体机构,面临资源量大、管理难度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利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建立新型智慧图书馆,使图书馆成为重要的文化育人基地。

1 现状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建于1964年,现有藏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108万余册,数据库70余个。2019年,为加快学校机构改革建设,学校将原图书馆与原教育技术中心合并,成立新的教学服务机构—网络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对内作为一个教辅机构,承担两项重要保障职能:信息服务与图书资源服务,对外保留图书馆文化交流功能。

新机构成立后,为体现外语院校学科特点,提供优良的外语学科图书资源服务,学校在现有的人文楼西配楼一层建设了学校第一个学科主题分馆—外文分馆,集中学校大部分非通用语种书籍,着重提供非通用语图书资源,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捷克语、阿尔巴尼亚语、波兰语、塞尔维亚语等小语种图书资源。通过统筹馆舍空间布局,建设了与主馆相呼应的外文分馆,形成了“南北双空间”的阅览格局。外文分馆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以读者为中心的新型智慧图书馆。

2 系统架构

利用人脸识别以及物联网射频识别等技术,从图书盘点、图书查找、自助借还书、图书门禁等方面,优化图书管理与借阅流程;利用移动互联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分析使用数据,优化入馆流程,推荐相关学科资源,形成读者分析与数字资源使用报告。具体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外语智慧图书馆系统架构

3 系统建设与实现

3.1 智能门禁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依托现有校园网,与一卡通系统数据对接,通过调用一卡通接口访问一卡通中间数据库,将读者数据包括读者卡片的物理卡号、读者学号、读者姓名、读者类型、卡片有效期及卡状态同步更新到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根据一卡通状态,判断用户是否可以入馆,从而进行放行或拒绝。

3.2 人脸识别系统

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实现刷脸入门、刷脸借还书等功能。在门禁系统中嵌入人脸识别模块,终端采用7英寸彩色显示屏、Windows 7操作系统、4核单核2.0 GHz处理器进行验证,其中人脸识别模块内置200万高清摄像头,可在强光及背光强烈等恶劣光照情况下,主动抓拍人脸。

人脸识别系统与门禁系统采用数据交互方式对接,即人脸验证成功后,将人脸绑定的学工号传入门禁系统,由门禁系统验证该账号在门禁系统数据库的有效期、状态以及是否重复刷卡,验证成功后即可通行,通行数据写入门禁系统数据库中。人脸库容量支持20万张以上,同时与学校现有人脸库无缝对接。

3.3 RFID图书管理系统

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可分为低频(125~ 134.2 kHz)、高频(13.56 MHz)、超高频(850~910 MHz)以及微波(2.45 GHz及以上)等工作模式。我校建设的RFID图书系统采用高频段RFID,其主要优点是数据读取速度快、电子标签寿命长、安全保密性好,确保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采用RFID图书管理系统,可实现图书盘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图书分层扫描等多项业务流程自动化,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3.4 读者行为分析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外文分馆管理后台可进一步分析用户数据,包括入馆情况统计、检索信息统计、借阅统计、下载资源统计等,从而更好地掌握用户使用习惯,了解用户使用偏好,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通过进一步数据挖掘分析,可以形成读者行为档案以及资源使用报告,有利于了解图书资源利用情况,规划资源采购重点,有的放矢。利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进而准确定位读者需求以及馆务建设重点,实现精细化管理。入馆读者身份统计如图2所示。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统计如图3所示。

图2 入馆读者身份统计

图3 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统计

3.5 自助服务系统

利用自助设备结合RFID技术,可实现读者的自助借还书服务。自助服务子系统采用图书自助借还机实现,结构为电容式27英寸触摸屏,可实现10册之内的图书手续办理,具备借书、还书以及续借功能,可实现一卡通借还、NFC借还、刷脸借还等多种借还方式。

采用自助借还设备时,系统自动读取图书信息和用户个人信息,判断用户借阅资格,如不存在拖欠款、不存在到期未归还等情况,则可以办理图书借阅。在归还图书时,需确认用户借阅记录与图书相匹配,即可完成图书归还。

3.6 移动互联服务

采用移动互联服务可实现微信预约入馆、微信二维码读者证生成、电子资源在线查询等功能。通过微信服务平台生成二维码读者证,通过二维码读者证可直接访问查询电子资源,登录自助借还书机等相关设备,进行借书、还书、预借、续借等一系列图书借阅流程。

通过微信服务平台,读者可将个人图片上传至人脸识别系统库中,使用人脸识别登录自助借还书机、预约取书柜等设备,无需实体证登录,方便快捷。

4 应用情况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核心是RFID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外文分馆具备独立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同时与现有图书业务系统协同工作。目前,外文分馆已完成藏书1.2万余册,包含3个阅览室,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朝鲜语、意大利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拉脱维亚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立陶宛语、斯洛伐克语、保加利亚语等16个语种,有效提升了场馆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4.1 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简化服务流程

采用RFID图书标签,标签读取提升到每秒20个标签的速率,图书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另外,由于RFID标签无障碍性(相对)、无方向性、不易污染性和高速性,极大简化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流程,使图书的借阅和归还速率得以提高,使图书在相同的时间内流通次数增加,可以为更多读者服务,提高了图书的利用效率。

4.2 采用自助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自助设备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读者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提供给读者,通过标准的软件界面帮助读者在无人指导情况下自助完成相关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图书馆读者过多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问题。通过自助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节约读者时间,从而提高读者满意度。

4.3 定位迅捷方便,快速找到图书

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RFID标签的读取查询,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定位图书所在位置,帮助读者快速找到图书位置。另外,无线射频技术帮助馆员轻松完成上架、顺架、盘点、查找等繁琐的工作,使图书盘点和上架效率大大提高,节约馆员工作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4.4 满足个性化服务

以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图书馆,可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提供数据分析报告,对于读者关注的图书或数字资源进行定向推送,满足各类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5 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

以往图书馆防盗机制为:图书归还和上架之前要经过上磁处理,借出时则要进行消磁处理,图书被非法带出时则鸣响报警。这种充磁、消磁的方式有时存在不准确、非法被带出时不记录的情况。在采用基于物联网的图书管理系统后,将防盗系统与图书流通管理系统结合起来,记录每本图书的进出库历史记录,使数据可查可追溯。同时,智能门禁支持在线和离线报警功能,并可以远程实时监控,节约人力资源。

4.6 远程监控,实现对各设备和应用状态的及时查看

通过搭建智慧图书馆应用和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各设备的远程管理,及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在馆员工作站上可实现标签转换、标签检验、图书借还操作、读者证初始化以及用户管理等功能,方便馆员进行数据统计工作。

5 结 语

通过智慧外文分馆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实现了门禁与安全门的联动、读者无障碍入馆、人脸识别入馆、自动借阅等功能。利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实现在架图书的三维定位,为图书盘点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微信图书借阅以及用户数据分析。从根本上实现了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有效增强了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黏性互动,提升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入馆门禁系统分馆
基于多种生物特征识别的RFID门禁系统设计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基于AI智慧人脸门禁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安全门禁系统研究设计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浅析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基于单片机的小区门禁系统设计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