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完善研究

2021-07-01彭亚仙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0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城市规划

彭亚仙

摘 要:海绵城市指的是在环境出现自然灾害与异常变化时,可以如同海绵一般发挥吸放功能,在下雨时蓄水渗水,对水进行净化,同时在需要时释放水,加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为指导,完善当地的水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促进城市的发展。本论文针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海绵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建立起完善的建设目标体系、拓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范围的策略。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的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对城市进行保护与修复,促进城市的发展。首先,可以对城市已经存在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保护,规划保护范围,明确开发边界,对河流、湿地、沟渠、公园草地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其次,建设海绵城市可以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水生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治理城市中已经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使其恢复生态功能。再次,建设海绵城市可以进行低影响开发,避免开发过度,增加水域面积。最后,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将排水防涝的思维转变,使旧的城市排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加强雨水循环利用。海绵城市可以将雨水的循环使用与排水紧密结合,有效控制污染,提升雨水使用效率。

二、当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之中的问题

(一)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中缺乏详细规划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体系虽然已经包含了许多方面,但是依旧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比如在规划体系中缺乏详细的规划。在当前,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之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能够更好的进行对自然生态安全格局等的管控工作,然而,针对年径流总量等一些具体内容,需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每一个地区的自然下渗条件、改建空间与建设需要程度不一致,所以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按照相同的规划进行建设,将会产生指导作用较低的问题,无法针对具体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以至于选址意见书确定下来之后,相关部门没有准确的指标,甚至随意的进行确认发放,对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的具体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使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的严肃性受到了影响。当下,将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中的详细规划确定下来,能够有效的解决落实规划没有抓手的问题。

(二)规划体系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冲突

在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之中,虽然包括了新改扩建的项目,但是,例如小区改造、绿地公园翻修、道路大中修等一些项目,还没有被纳入到规划体系之中。绿色城市在建立的过程中,这一类的项目数量偏多,而且与城市中的群众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没有更好的进行海绵城市全面建设,将会导致小区积水的情况发生,甚至出现严重的内涝问题。这种状况十分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与经济发展,不仅不会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会由于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3]。而且,针对这些项目之内实际绿地率等指标相较于规划给定值偏低,人们将公共绿地占为己用等情况存在,而且还有着一些不能通过改造满足指标需求的问题。只有将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指标确定下来,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难以对海绵城市开展

在当前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难以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干预。现在除了竣工验收与施工图的审核工作之外,我国并没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其余环节进行规范与要求。与此同时,施工图的审核与竣工验收工作只是能够对海绵城市设施的建设是否完成,是否符合相关建设标准进行检查,缺少对海绵城市的绿地率、容积率等一系列指标的规定[4]。

三、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完善有效策略

(一)加强海绵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

针对当前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系中的详细规划。可以依据各个区域的降水与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在所在区域的范围之内进行考察与水系统的规划,保障规划内容能够符合当地的需求与实际状况,将自然与人工的水系统建立起来,使循环机制能够更加优化。保障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沟渠、坑塘、湿地等项目能夠更加细致的参与到规划之中[5]。另外,在进行城市用地的选择时,需要更加仔细的对海绵城市规划进行分析,了解城市中的田地、草、水、山、林、湖等自然生态资源,也需要针对城市中的湖泊、湿地等水生态敏感区域进行重点关注。有效的分析考察城市内局部低洼区域、潜在湿地建设区域、内涝高风险区域,对城市的降雨径流进行严谨准确的分析,并将其主要的会水路径明确。以此来保障海绵城市规划体系能够更好的进行完善。采取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相关的体系内容更加精准。

(二)建立起完善的建设目标体系

海绵城市规划体系需要更加明确建设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建设目标体系。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依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建设,确定城市的近、中、远期建设目标,保障可以科学合理地建立起城市水生态机制,使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水资源等相关制度能够更加健全。同时,以此来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包含各个方面,将许多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包含在内,促进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完善健全,发挥积极作用。另外,需要注重控制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指标的建设,保障可以形成完善的建设目标体系,更好的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推进海绵城市的规划落实,保障在建设之中可以有完善的目标与规定,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率。

(三)拓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范围

海绵城市想要更好的建立起来,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管理与监督,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更好的完成了这一工作,才能够保障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所以,在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之中,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近一些城市管控的分化。依据城市具体的地形、地貌与河流水系,通过对水线的划分,可以将海绵城市的管控分区确立下来,使其能够符合城市正常管理的需求。同时,依据管理分区,可以将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等具体情况和城市时机进行关联,按照其需求,立足于土壤、地形等自然客观条件,规划地区的使用,合理的进行布局,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进一步落实,保障其可实施性。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完善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保障实施过程中可以满足体系要求,更好地建设起海绵城市。

结语: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对我国城市水系统提供保护,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出力量,积极推动我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注重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能够更好的起到保障作用,使海绵城市的建设产生更大的效果,积极促进海绵城市的大力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注重体系的完善,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同时,拓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使海绵城市的建设效率能够提高。只有做好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才能够有效的净化城市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与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丁庆福.汤原县海绵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

[2]许可,郭迎新,吕梅,赵晨辰.对完善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的思考[J].中国给水排水,2020,36(12):1-7.92E1519B-ACE4-47F2-B2A4-46864FF423F2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