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老基地衰退原因与振兴路径选择研究

2021-06-30李鹏洋

今日财富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东北基地工业

李鹏洋

改革開放之初,东北地区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东北老基地的经济每况愈下。本文通过浅析东北老基地衰退的原因,为振兴东北老基地的路径选择与研究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路。

一、引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老基地便享有了“中国重型机械摇篮”的美誉,并在改革开放等中国重大变革中做出了杰出的奉献。可改革开放中后期,东北老基地在经济等方面逐渐衰退,逐渐落后于改革开放的步伐,东北老基地的振兴问题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且关键的一步,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

二、数据及分析

2009年至2017年之间,东北三省的国有工业企业的个数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2010年之前,东北三省的私营工业企业的个数比较多,但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于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不太乐观,导致许多私营工业企业退出东北市场。

三、东北老基地衰退原因分析

(一)市场化因素制约影响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计划经济下的传统工业模式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东北老基地的主要经济支撑是工业经济,由于当时的东北传统工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工业劣势日益显著,优势却日益下降,不仅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每况愈下,其对本土投资者的吸引力也逐渐下降,因此导致东北老工业区的经济逐渐衰退。

(二) 国家经济政策干预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央政府为了支持南方经济的发展,从东北地区抽调了大批先进技术型人才以及一部分资金,导致更多的投资者选择去南方进行投资,而抛弃了向东北老区的投资,而也正是东北对南方地区的援建等,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能过更加顺利得进行,但这也导致了东北老区的经济衰退以及大量人才的流失。

(三)国有企业占比过高,大多企业内部效率过低

目前,东北的大部分国有企业依旧采用行政化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虽并无什么问题,但由于企业的管理层领导依旧是行政任免制,而不是由董事会产生的,因而,他们不仅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也还是具有行政级别的政府官员。因此,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对行政层面上的领导负责,而非对企业前景发展最具影响的董事会负责。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国有企业的决策效率,降低国有企业的执行力。

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属于行政层面,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高管与那些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多年、身经百战的投资家和企业家来比,他们具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敏感的市场嗅觉,能不能在情况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准确地感知市场的变化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企业进行市场决策到底时候能否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能否根据现有的市场规则,为企业做出最优的市场判断,这些都让人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1.国有企业的垄断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因为国有企业在东北的经济中占比过高,国有企业凭借着国家和政府所给予的较高特权以及所赋予的特殊地位,国有企业在很多领域都占据着主导权以及相对垄断地位,使得许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得不到充沛的施展。再者,国有企业凭借着政府作为其强大的后盾,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入设备以及原材料等,也能更加方便地找到客户进行产品的销售,而私营企业为了与国有企业争夺市场,不得不在价格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让步,这使得中小企业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因而使许多中小企业一挫再挫,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的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降低,因此而导致经济低迷等诸多社会性问题,形成恶性连锁反应。

2.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问题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一些高管等管理人员为自己设立豪华办公室、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设定较高的薪资待遇、一味地追求人员的扩张,导致国有企业的人员设置存在不合理甚至存在人员臃肿的情况,导致国有企业的工作以及办事效率低下,因此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四)部分政府官员不作为现象的存在

由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占据了大部分当地的资源,致使政府内部滋生出“官本位”的思维。使得一些政府部门缺少服务意识,部分官员作风存在问题,行政效率低下,导致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理想。这也使得外省市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下降,导致东北老基地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地区经商环境不理想。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路径选择

(一)国企“去行政化”。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是复兴东北老基地的一项重要方法。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去行政化”又是其最有效的方法。对此,我觉得可以考虑参考上海的经验和做法,即扭转目前国资委的“管人、管事、管资产”方式:成立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由其持有国有企业的股份,当好出资人的角色。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再具有行政身份,他们的选拔和任免,都由市场进行选择,而非政府任命,以此来摒弃国有企业的用人弊端,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推进实现国有企业的现代化进程,规范企业人员的管理结构。在控股方面,推进国有企业的“去国有化”,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持股份额应由市场决定,要避免国有股份一股独大,尽可能多得采用多种控股形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使国有股份处于一个相对控股的位置。其次,尽可能地加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当中的占比,尽可能地安排非国有股东代表,做到多权分立,使其能够相互制衡,避免因一人决策而造成的决策失误,同时,多人决策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决策效率,按照当前的市场规则做出最优的商业决策,帮助国有企业进行更好、更全面的市场分析,避免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出现,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亦能避免一些利益链条的出现。

(三)推進传统工业改革,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过去传统工业体系,操作流程复杂,机器设备日益老旧,对环境的污染也极大,生产效率低下,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低。因此,应当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适当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从南方等发达城市调派优秀的人才来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生产培训;在注重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应关注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对污染较重的产业或企业进行一定形式上的限制,或者强制要求其进行净化,以达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应对新型技术人才实行一定政策上的照顾,防止大面积的人才流失。只有将“老”工业体系转化成“新”工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北老区的衰退问题,达到振兴目的。

(四)反腐倡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府部门从内部自省,杜绝一些“官本位”思想,提升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在政府层面,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外来资本对东北老区进行投资或融资;创新融资方式,加大外来投资或融资的支持力度,避免政策上的融资壁垒,在适当的实际加大对外来投资或融资的优惠力度,让中小企业以及外来投资者在税收、贸易、土地、行政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近乎等同的政策,消除政府的政策限制。并注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安全感,提升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以及竞争力,真正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限制。

(五)发展其他产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够在坚持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同时,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考虑发展产业物联网,让更多的国内外购买者了解东北,同时,在东北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为已有的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更大的支持,引导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入东北,为东北老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助推产业转型发展和升级,带动东北老基地协调发展,推动互联网整形,融合发展。

五、结语

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既要从本质上寻找老区经济衰败的缘由,又要积极地寻找合理的方向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积极促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变革,引入更多的非国有资本,改变一些政治决策,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和融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出台更多的鼓励性政策,营造良好的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基地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税务学院)

猜你喜欢

东北基地工业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