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媒体眼中的G7

2021-06-30刘迪

新民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峰会代表特朗普

刘迪

关于中国,G7的确存在“参与”与“遏制”两种思考,但却并非日本媒体想象的那样,这是一次构筑“中国包围网”的峰会。

今天,面对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后的世界秩序,全球政治中存在两种对立思考。一种是煽动意识形态对抗、掀起民族仇恨,切断技术交流与产业链。另一种则是推进人类抗疫合作,消除民族对立及国家间敌意,促进人类团结。日前,西方七国领导人在英国南部海岸小城康沃尔郡开会。他们对人类当前面临的课题究竟有何贡献呢?

这是G7的第47届峰会。这次峰会,是在特朗普卸任及全球疫情后西方领导人首次全体会面。从日本看这次G7很有趣。此前日本媒体在热身报道中都围绕“牵制中国”展开。这些报道在诱导读者坚信,第47届G7峰会,是西方7国同仇敌忾,商议包围中国的峰会。

现在,峰会结束,发布公报。这次峰会主旨,是为了早日终结全球疫情,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同时,G7成员国承诺2050年前对温室气体实现零排放。在疫苗支援、基础设施投资支援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抑制等问题上,G7愿做贡献。

关于中国,G7的确存在“参与”与“遏制”两种思考,但却并非日本媒体想象的那樣,这是一次构筑“中国包围网”的峰会。

有人说,G7中除加拿大外,都是20世纪前半叶的帝国主义国家。今天,G7是否还想以旧时代的方式,依靠切断全球供应链,阻遏全球技术交流来打压这个世界上另一部分国家,阻遏其发展?我觉得如果不论哪个国家再做这种尝试,可能都会重复帝国主义时代的失败。原因很简单,帝国的手伸得太长,肯定将会耗掉自己的精气神。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他不希望G7变成“敌对中国的俱乐部”。另外,对于G7出台的庞大的基建援助计划,英国首相约翰逊拒绝说这是一个对抗“一带一路”的计划。而德国、意大利也不愿意如拜登期待的那样参加对抗中国的行动。

有日本媒体称日本是G7中的“亚洲代表”,但没听到哪个亚洲国家请其代表。如果日本真想代表亚洲,至少菅义伟应对欧美各地频发的欺侮亚裔行为发声,维护亚裔人权。但很遗憾,没有听到“亚洲代表”有这样的声音。

尽管特朗普下台,发达国家中的“本国优先主义”仍十分顽固。6月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抱怨,他说迄今为止全部新冠疫苗的44%被用在富裕国家,而用在最贫困国家的只占0.4%。在这种舆论压力下,G7宣布要在明年底前为世界提供10亿疫苗,但这显然太迟,也不够。

G7创立于1975年,G7刚刚成立时,其GDP占全球60%,至80年代后半叶则达到70%,但到了2020年,该组织7国的GDP仅占全球45%。这次,主办国邀请南非、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列席,其目的无疑是深感G7影响下降,希望以此形式维系其影响,证明其实力。

第47届G7峰会在其公报中提到与其他各国际主体合作问题。自G7成立后,全球政治日益多元化。欧盟成立,G20成立,今天的G7认识到这种潮流变化,所以才邀请联合国、欧盟代表出席这次会议。世界上的事,越来越多,少数几个大国或前大国,无法包办一切。今天的世界,各种新兴主体在崛起,全球治理,必须以彼此尊重的立场,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

进入本世纪后,G7实力日益相对化,非西方国家崛起。人们注意到,就在G7举行的同一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在重庆举行。这是疫情后该组织第一次对面会谈,会议讨论了疫情、南海以及缅甸局势等问题。这次会议,是全球崛起地区的重要会议,令人印象深刻,也意味深长。

猜你喜欢

峰会代表特朗普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历届峰会回顾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