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1》群像 ·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2021-06-30

新民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李汉俊李达五四运动

青衫磊落行险峰, 披荆斩棘只等闲。

同学少年正当时, 慷慨激昂定江山。

初心未改从头越, 征途漫漫一百年。

旭日东升朝晖暖, 神州大地尽开颜。

李达

参与“一大”会议组织和筹备工作。曾前往日本留学,归国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曾任上海外国语学社日语老师。1921 年9 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曾经在彻夜完成进步刊物的编辑工作后,爬上屋顶,对着朝阳大声呼喊。

王会悟

李达的妻子,和李达新婚不久蜗居在十平方米不到的小屋里,志同道合共同奋斗。

毛泽东

自小便心存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25岁不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他便与蔡和森等人发起进步组织新民学会。1918 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李大钊的带动下,毛泽东得以广泛阅读了当时图书馆收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 回湘后创办了“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湘江评论》。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主将,“五四运动总司令”,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身上有着“断头流血都不辞避”的悍劲,棱角毕露,锋芒逼人。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亲自起草、连夜印刷了《北京市民宣言》,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屋顶,将漫天的传单洒向露天影院,被在场的巡警和密探拘捕。

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气质沉静如海,遇事处变不惊,沉稳内敛,把满腔热血都凝聚到笔端。他在《新青年》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首倡马克思主义,激发了无数热血青年的进取精神。

劉少奇

新中国开国元勋,24 岁自莫斯科回国,便参与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中,这次罢工的胜利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此后他一直活跃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前线,参与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运动。

刘仁静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先锋,理论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充满激情,有“小马克思”之美誉。从中学时便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在北大求学期间熟读马列著作,并加入了李大钊发起筹建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年仅19 岁的他作为北京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担任翻译。

邓恩铭

参与创建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山东支部的创建者。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年仅20 岁,也是“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此后一直奋斗在民主革命一线。

任弼时

一生任劳任怨,被评价为“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初到苏俄深造时,一天只能领到200克黑面包作为口粮。他忍饥挨饿仍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只为能够为民族救亡图存献上自己的一份力。24 岁,在安徽巡视时,不幸被敌人拘捕。

猜你喜欢

李汉俊李达五四运动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