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优秀电影致敬“一百岁正青春”的时代

2021-06-30孔冰欣刘堃荧

新民周刊 2021年22期

孔冰欣 刘堃荧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上海,中国电影的摇篮。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勇往无前地出发;如今,党员总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的“世界第一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天辟地,改写历史。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2021年“七一”的前夕,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秉持初心,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而努力;同时,更重要的,本届上影节,要在党的百岁华诞的大好日子里,充分渲染这红色的浪漫、这慷慨激越的心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山河壮丽,岁月辉煌,光影因之而加倍精彩。

《1921》,回到梦起之地

毫无疑问,本届上影节最突出的亮点,是对“建党百年”主题的各种呼应。

其中,开幕影片《1921》广受瞩目。在6月11日晚举行的金爵盛典上,该片的主要演员献唱一曲《少年》,唱出了“百年风华,千秋伟业,万世少年”——100岁了,依然永远是少年,永远向前。

《1921》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郑大圣执导,黄轩、倪妮、王仁君等一批优秀演员出演。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群像——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和阻挠,克服重重困难,齐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部凝聚了几百位中国电影人数年心血的匠心之作,在上影节上率先与观众见面,意义非凡。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编年史结构,《1921》紧扣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全景式地讲述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记录了这段艰辛而又光荣的历程。它是严肃又鲜活的党史,是好看、感动的党史,润物无声、动人心弦、引人入胜。通过描绘百年前有志青年们不畏牺牲、救亡图存的奉献精神,向观众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而诞生的历史必然。

拍摄期间,主创团队在全世界范围辗转万里挖掘详实史料,邀请党史专家全程参与,更是1:1还原建党原址建筑群,可谓呕心沥血。此外,《1921》在镜头运用上追求动感和韵律,使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不仅真实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面貌,还通过厚重且诗意的画面,传递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提及创作的初衷,该片监制、导演黄建新说:“我们这个戏里面出现的先辈,真的是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去换取更多人的未来,这才叫伟大。为什么他们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个戏的原因,我们想去探寻这种超越生命的信仰的力量。”

《1921》聚焦展现了“一大”代表们的风貌,那些百年前的青年人,凭着坚定信念和一腔热血,于水深火热的年代吹响了“觉醒”的号角——这也是对当代青年人的鼓舞,鼓舞他们思考“怎样的青春最有意义”。电影选择了贴近历史人物当时年龄的青年演员们来出演,既是为了保留“青春”的真实感,也是想传达年轻昂扬的气质。许多演员进组前都阅读了大量人物传记和历史资料,在深入了解角色后,通过不断与导演沟通交流,努力进入人物状态。制片人任宁表示,常常在监视器里看到演员在镜头前呈现出导演追求的 “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也表示,“(1921年的)一大代表们,可是真正的年轻人!他们为什么成立中国共产党,怎么成立中国共产党,结合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心声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从年轻人的角度,从每个人的角度,把这份青春与理想展现出来”。

93岁的老艺术家田华、导演张艺谋、演员张译、周冬雨朗诵《我们的时代》王凯

特别策划“百年征程·红色光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上影节的展映板块,还特别策划了“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通过放映讲述各个时期红色故事的经典影片,展现建党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奏响优秀党员和英雄人物事迹的赞歌。

《白毛女》(1951)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银幕处女作(时年22岁),根据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经典歌剧改编。该片由曾执导过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导演王滨和电影艺术家水华联合执导,荣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片中,陈佩斯之父陈强因扮演黄世仁而成为新中国银幕上的“头号反派”,郭兰英演唱的《北风吹》《扎红头绳》则传唱至今。这里必须补充的一个动人的插曲是:6月13日下午,在本届上影节“永远做党的好女儿——庆祝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从艺80周年”的活动现场,田华深情地表示:“80年弹指一挥间,是党培养我长大的,我跟着中国电影走过了70个春夏秋冬。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现在老了我依然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信念!我是喝着党的乳汁长大的,我会永远做党的女儿,永远为党工作!”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影片以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电报专家李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使用秘密电台传递情报的故事。主演孙道临为了演好角色,探访了李白夫人裘慧英及多位地下工作者,并学会了发报技术。近几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惊艳观众,更说明了原作是可以被不断挖掘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