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历史教学

2021-06-30孙新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孙新燕

摘 要: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要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而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每一个历史教师都需要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本文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实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而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历史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因此,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主要是因为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讲解为主。由于教师讲解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够扎实,学习的效果不佳,知识的学习往往也只是浅尝辄止。这也间接地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看到传统教学观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要能够真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认识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特点,还需要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发展学生主体。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真正得以体现。

1.认识学生主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需求,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而不是一味地提高自身教的能力。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领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打破教材的束缚,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进行课程的重组,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整个教学内容才是灵活的,能够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也只有认识了学生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灵活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调整。

2.尊重学生主体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伙伴。尊重主体,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基础、智力、兴趣爱好的差异,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教师需要探索一种适合学生主观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的体现,在核心素养下,我们必须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尝试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

德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

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材料,例如,教科书描述了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描写等,这些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献身祖国的爱国情怀。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2.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德育

因为文物生动、形象、直观、真实可信,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文物博物馆,通过上网查找和课本内容有关的历史文物古迹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陶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利用教具进行德育

使用教具往往是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例如:讲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地动仪、水排、水车、长城、秦俑等模型,让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说起帝国主义侵华,可以给学生看南京大屠杀和旅顺大屠杀的画面,学生将受到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将会变成现实!

4.发挥情感熏陶进行德育渗透

情感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走入情境当中进行有效的联想。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挖掘教材内容,要能够从教材内容当中找到具有情感的素材,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熏陶,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关于“黄海海战”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朗读故事的时候就需要用饱含感情的语调来进行示范,通过教师具有情感的朗读,学生就能够联想到邓世昌和他爱犬英勇献身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情感熏陶,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当时社会的问题,以及中国人所受的欺凌。这也能够促使学生强化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主义责任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三、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

在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上,还存在着终结性评价过多的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角度和方法也不够合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教的评价过多,而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有效评价。同时评价的方式往往也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和完善,形成性的评价比较少。在考核学生上,实践类的活动考核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在考试的题目设计上,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占比比较大,发散思维的开放性问题比较少。这样的问题设计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第一、评价历史教学的纬度和方式都要全面。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和完成学生作业,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和评价学生是必要的。对于自身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反思,而不只是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多元化,还要全面,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次的考试成绩和表现情况来下结论,还需要考量学生的素质,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

第二、考察教学过程,这不仅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对重难点的处理,还取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活动既要有数量保证,又要有质量要求;调查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课堂学习情绪,以及测试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

第三、不同教学阶段的评价应有相应的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评价应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为主甚至唯一的评价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个人代表作品档案、观察、活动、学生自我评价和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鄂州日报》2021年02月02日。

[2] 吴淑翠、石荣利《探究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进行德育》,《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