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育观念下学校资源整合的若干模式
2021-06-30王琨
【摘 要】目前学校德育资源整合存在种种困难,基于大德育观,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学校德育进行补充,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互联网等合作共建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参与社会的机会,将“大德育”观念更好地落到实处,行稳致远地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大德育观;德育合作;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1-0014-02
【作者简介】王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210036)教师,一级教师,曾获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小学生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目前不少学校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联系家庭、社会力量,尽可能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道德教育。但是随着学校德育管理者和德育教师的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去思考德育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在高中,教师思想深处还是认为高中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并不是那么主动与顺畅。同时,部分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流于形式,教师开展德育活动比较随意,不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导致德育资源整合的效果并不好。加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不仅耗时还具有持续性,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看到效果,因而教师们的积极性普遍都不高。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要基于大德育观,创新资源整合的模式,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班主任+双导师”的学生指导模式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总领着一个班级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学校可为班主任配备两个“助手”,实施“班主任+双导师”育人模式。这里所说的双导师包括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可由学科教师兼任,主要负责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丰富的德育元素,设计让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校外导师的人选主要以家长和校友为主,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校友在专业、职业上的优势,弥补学校和教师在德育资源上的不足,校外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并带领他们参与职业体验活动等。在这一育人模式中,班主任统筹协调导师的教育活动。
二、“校外辅导员+社会基地”的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学校要充分挖掘地方名人资源,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博物馆馆长等专业人士,作为学生的校外辅导员,通过到校开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陶冶情操、升华道德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校还可与社区定期联系沟通,为学生提供在寒暑假期等其他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课堂上的思政理论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丰富的社会资源是学校德育素材的补充,学校应多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多看多了解外面真实的社会生活。
三、“职业示范+生涯指导”的家长资源模式
家长是家庭德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实施家庭德育的主体。大德育观背景下,只有家长的作用被真正重视起来,学校才能更好地拓展德育资源整合的空间,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校要抓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德育的培训和指导。例如:定期邀请家长进课堂,开展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孩子完美人格的发展;让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来校,为学生讲述行业知识、实践技能,让孩子通过家长接触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如面点师可以给学生们现场传授面点制作手艺,特警可以到课堂上现身说法,医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安全、自救常识,等等。
四、“互聯网+德育”的网络德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为学校大德育体系的构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组织网络德育活动,如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好人好事”板块,推送平时学校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开设“在线指导”“校园论坛”板块,让学生像选修课程一样在网上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通过师生线上沟通,建构师生平等的道德情境,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让学校德育更具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各种德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机整合。
五、“学校投入+企业援助”的共建模式
在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背景下,学校应引导加大德育工作经费投入的比例,逐步缩短德育和智育等在经费投入上的差距,同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德育经费投入的监督措施,确保投入到位。此外,学校自身也要加快校内德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德育课程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确保德育活动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还可以探索校企共建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为学校的大德育建设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赞助,通过举办活动,让社会更多的人看到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不断拓展学校德育的经费筹措渠道,使德育工作的发展拥有丰富的物质保障。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大德育观要求扩充德育的内涵,拓宽德育的外延,并将其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当家庭和社会资源被整合进学校,为学校德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就为进一步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条件,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共育机制就会成为现实,德育工作就会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