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字奠基,尽显愁绪——简析《声声慢》中的“愁”字

2021-06-30周可盈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声声慢愁绪首词

周可盈

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上下尽显其愁绪,尤其是词末那“怎一个愁字了得!”前人言愁总是言其极多。这首词中确化多为少,仅用一个愁字,却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真是一字一泪啊。我认为这份愁真实,具体,内涵。

首先,她“愁”得真实。这首词是李清照在靖康之难之后的创作。此时,她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他的心头。恰逢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就在一个秋天的黄昏中,写下了这首融入了她所看所感的愁作。

其次,她“愁”得具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天气忽冷忽暖,变化无常,最难养神休息。词人愁思郁结心间久久不能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诗人喝着烈酒,却道是淡酒,只因词人的愁实在是太重了,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道出了词人晚年近况,何等的凄凉,心情何等的凄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物是人非之景,睹物思人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无心摘花的郁闷与惜花将谢的怜惜缠绕。“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满目凄凉景,满耳苦雨声。词人用悲景写悲情,相同意象的叠加使悲伤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虚无缥缈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使后世多少名人骚士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再者,她“愁”得内涵。一个愁字不仅仅表达的是悲欢离合,春忧秋愁等一类私愁,还有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等愁绪在词中体现。李清照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是因为她的词婉约,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她所追求的不是华丽的藻饰,而是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的感情体验,塑造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愁绪在此蔓延,愁得真实,具体,内涵,这份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

(指導教师  黄福清)

猜你喜欢

声声慢愁绪首词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神回复
影 子
宋高宗的眼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