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21-06-30

证券市场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

2021年12月15日,四川泸州,当地星巴克门店。近日,有媒体曝光无锡市星巴克食材过期接着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竟然偷偷上架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媒体曝光,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昨天核查发现,星巴克已初步核实存在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除约谈外,责成两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

央行

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2月13日,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22年的金融工作,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务: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设计,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持续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的支持,推动国民经济畅通循环。多措并举,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的发展。做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工作。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信社改革和债券市场改革。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动金融业有序扩大开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

推出有利的金融监管政策

12月10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按照稳字当头的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金融监管政策。聚焦扩大内需战略,精准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满足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投资的资金需求。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指导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能源保供稳价。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促进共同富裕。持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金融服务保障。二是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調、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积极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强化金融监管责任,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压实机构责任和股东责任。强化股东资质审查,严格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股东惩戒和公开披露力度。坚持“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处置高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将风险处置与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大对长租房市场、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稳妥处置大型实体企业债务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监管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野蛮生长。三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支持各地“一省一策”加快省联社改革,推进政策性银行分类分账改革,规范大型银行综合化经营,建立理财公司与母公司风险隔离机制,督促信托业回归职能定位,强化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核心功能。持续增强保险保障功能,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成果,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和立法进度。加快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切实满足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保障需求。推动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的能力。遵循宪法宗旨和立法精神,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金融违法违规成本。优化监管资源保障。夯实监管数据基础,深入推进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五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机制,持续推动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决查处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将强化金融监管与加强权力监督结合起来,规范监管权力运行。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铁军。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全面加强银行保险监管,有力促进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證监会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上,证监会强调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加强宏观研判,强化统筹协调,不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问责机制,完善风险应对的工具箱,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同时,注重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做好预期管理。而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上,证监会则透露将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同时,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市机制、多层次市场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投资端改革、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证监会方面表示。目前,境内股票市场除沪深主板以外,均已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并试点注册制,当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市,25家注册制下公司实现上市;2020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挂牌上市;2021年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设立,同样实行注册制。此前,深市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也为下一步主板注册制改革打下基础。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明确“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意志与决心。此次证监会也表示,将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同时,坚持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扎实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抓实抓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引导资金加大对科创、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此次证监会也表态称,将持续巩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成效。一方面,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对“伪私募”“伪金交所”等风险深入开展整治。另一方面,加强对资本的规范引导,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证监会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有关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规制垄断行为,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和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消灭金融监管真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非对特定行业或民营企业的打压,也与企业境外上市活动没有必然联系。”

华尔街“力捧”中国资产

股票料迎重大反弹

随着2022年的临近,高盛、小摩及贝莱德等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大行发表报告称,看好2022年中国资产的表现。高盛表示,尽管中国股票此前遭到重创,但有些暴跌过了头,因此提供了一个买入的机会,因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大多数阻力目前已被消化。以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为首的高盛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尽管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大部分阻力因素已被计价,低估值正令中国股票更有吸引力。”高盛EMEA基本面股票客户投资组合管理主管Luke Barrs时表示,“我们仍然看到很多机会,基本观点是,中国有成功、盈利的私营企业的空间。与历史相比,你现在支付的市盈率几乎处于最低水平,所以这感觉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他们的看法与摩根大通策略师也一致。摩根大通策略师称,他们预计中国股票2022年将出现“重大”反弹。该行也预期,中国政策2022年将较为宽松,而且监管举措带来的股票风险溢价已被定价完毕。在对2022年美国及整体股市都极为乐观的背景下,该行特别认为中国经济在2022年将更具韧性。此外,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旗下智库发表的《2022年全球投资展望报告》强调称,其预期中国将放宽货币和财政政策,监管将持续但不会再加码,进而维持对中国股票的适度战术性增持观点。贝莱德认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的低起点,与中国经济在全球日益增长的份量不相符。除了维持对中国股票的战术性小幅增持立场,报告还青睐高收益和相对稳定的政府债券。报告维持对中国资产的长期增持,并认为中国股票当前的估值足够具有吸引力。贝莱德已经重新调整了其以亚洲为重点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票的持仓头寸从减持到战术性小幅增持立场,并缩小了对互联网服务公司减持的预期。“在中国市场建仓的时机就是现在,”贝莱德全球新兴市场股票投资组合经理Lucy Liu表示,并称随着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经济增长可能出人意料地出现上行趋势。

美联储Taper加速

2022年或加息三次

北京时间12月16日凌晨三点,美联储公布12月货币政策委员会决议,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如预期般将缩减债券购买计划(Taper)的速度翻倍。此外在季度经济预期中,市场心心念念的“最鹰点阵图”也成为现实。美联储宣布,受到通胀因素和就业市场进展影响,从2022年1月开始将资产购买计划每月削减的速度翻倍至300亿美元(200亿美债和100亿抵押支持债券)。美联储预期后续月份也将按照同样的速度削减资产购买计划。在经济预期方面,FOMC的18名委员不出意料地给出了强烈转变。相较于9月时预计2022年和2023年开始加息的委员各占一半,12月点阵图中所有委员均预期将从2022年开始加息,其中有12名委员认为2022年至少将加息三次。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