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风治疗的组方规律分析*
2021-06-30于亚君刘陶晏一淇李霖张晗刘洋
于亚君 ,刘陶 ,晏一淇 ,李霖 ,张晗 ,刘洋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1617;3.天津中医药大学复方中药研究创新团队,天津 301617;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1617)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亦称之为“卒中”[1],属于西医脑血管病范畴,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中国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2]。脑卒中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将日趋严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有关中风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3],其中“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身”等均属于中风范畴。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中风”这一病名[4],并沿用至今。中医认为中风多由正气亏虚、情志不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脑内血脉痹阻或迫使血液溢于脑脉之外,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为主,恢复期多以本虚为主[5]。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并且治疗方法众多,治疗经验丰富,效果显著[6]。
《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治疗经验以及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病症索引目录收载的主治病症为“中风”“中风闭证”“中风脱证”的方剂共计1 143首。
1.2 处方筛选 对上述来源方剂进行集中筛选,剔除组成不明确的方剂以及未详细记录组成的方剂。筛选后排除方剂17首,共收集方剂1 126首。
1.3 处方录入及核对 将上述筛选的方剂由专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对出现的中药俗称及别名进行规范统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录的药物,按照《中药大辞典》(第2版)进行药物名称规范及统一。如方剂中出现的“桂”“官桂”“桂心”等统一录入为“肉桂”,以保证数据录入及分析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录入完成后,再由双人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审核,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为数据挖掘的结果提供可靠保障。
1.4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对录入的方剂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查询”功能,对纳入的1 126首方剂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药对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等。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的方剂共包含579味药物,对这579味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32味,见表1。并将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按功效进行分类整理,共有12类药物(若某类药只出现1味则忽略不计,甘草未纳入统计),见表2。
表1 治疗中风方剂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
2.2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中风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00,关联度设置为0.6,得到常用药对64对,核心组合19组,见表3、表4。根据方剂配伍规律整理出现频次在100次以上的常用药对配伍分类(因在方剂中甘草常为使药,发挥调和诸药的作用,故未统计与甘草有关的药对配伍),见表5。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见表6,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1。
表3 治疗中风方剂使用频次≥100次的常用药对
表4 治疗中风方剂使用频次≥100次的核心药物组合
表5 治疗中风方剂使用频次≥100次的常用药对配伍分类
表6 治疗中风方剂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组合关联规则
3 讨论
中风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致使外风侵袭引动内风,或痰、瘀、火等因素阻于脉络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引起[7]。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有治疗中风的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解表药,其次分别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其中解表药(防风、麻黄、羌活等)以疏散外风为主,平肝息风药(天麻、全蝎、僵蚕等)以平息内风为主,这两类药物都可归为“风药”,共出现了2 956次。由此可见,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治“风”当为首要治法。中风除了风邪致病外,还常与正气不足直接相关,机体正气虚损又往往责之于脾胃,正如《脾胃论》中所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8],故中风病中虚损较重的患者常用补益药(人参、白术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痰邪是中风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痰湿聚集于体内易使脾失健运[9],脾气虚则可使肝气盛,从而引发肝风内动。痰浊内蕴遇肝风内动,则导致痰邪随肝风上犯于脑,从而出现神识昏蒙、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语言不利等症状,使用祛痰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等)可以理气健脾、豁痰开窍,以缓解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里药也是治疗中风的常用药物,肉桂的功效为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附子、干姜大辛大热,可回阳救逆、温中散寒[10],由此可见阴闭证等阴寒偏盛的证型也是中风发病的常见证型。
中医认为中风后期肝肾不足、营卫亏虚,易外感风寒湿邪,随着发病时间的不断推移,风寒湿邪留于经络筋骨,可导致肌肉无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久之则出现肌肉、关节萎缩等症状,使用祛风湿药(独活、川乌、草乌等)可舒筋活血、除湿止痛[11]。中风急性期见有风痰瘀阻,恢复期可见痰瘀阻络,气虚血瘀,瘀血阻于脉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脉络受阻、筋脉失养,则发为中风,临床常见肢体偏枯麻木、舌强语謇、舌有瘀斑等症状,运用活血化瘀药(川芎、当归等)可以“疏其气血,令其调达”[12]。中风发作导致清窍闭阻,神失所养,使用开窍药(麝香、冰片等)可以开窍醒神,使神机得复。“火热”为中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风、痰、瘀、虚等中风的主要发病因素均能在体内郁而化热,从而进一步损伤脑络,所以应用清热药在治疗中风时是十分必要的。
经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得到“祛风活血”是治疗中风使用最多的配伍方法,例如川芎+防风、当归+防风、川芎+麻黄、川芎+羌活等。瘀血阻窍、神机失用是中风的关键病机之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导致血液不能上荣于清窍而发为中风[13],故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之法,以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虽是血瘀脑部,但主要是由于风邪入脑导致中风。巅顶之上,唯风药可达,且风药性轻扬辛散,不仅能够疏风解表、调畅血脉,还能引导活血化瘀药上行[14],使药效直达病所,逐瘀通脉,神机得复,则邪去病安。
“温阳解表”之法是位列使用频次第2位的配伍方法,共计774次。中风病机多为邪盛正衰,早期风邪初中经络,适当应用温里药可以温通经脉,配伍祛风解表药,共同发挥辛温发散之功以鼓邪外出。中风后期因病邪缠绵日久,逐渐由表入里,机体虚损严重,此时采用温阳解表的方法既能补火温阳,又能引邪外出。此法在现代虽不常用于中风治疗,但根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古代治疗中风时温阳解表是颇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经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温阳活血”法在众多配伍治疗的方法中也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临床上中风多发病于气候寒冷的秋冬季节,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血液行于脉中,遇寒则凝滞,阻于脉中,而致中风。用辛温大热之附子、肉桂,配以活血化瘀的川芎、当归,可温通经脉、调畅血脉,共奏温阳活血之功。
肝肾阴虚为中风的病机之一,肝肾阴虚易引起肝阳上亢,从而化火生风,导致气机不利、痰湿内阻;气机不利也可使肝失疏泄,进而导致脾失升清,肺失肃降,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蕴在体内不能运行,从而聚积成痰[15]。使用平肝息风药可息风通络,化解上亢之肝风,配伍祛痰药以化痰开窍,两类中药合用可以息风化痰,治疗风痰上扰之中风。
除上述治法外,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常用的配伍方法还有息风解表、补虚祛风、祛风通痹、息风活血、活血通痹、益气活血及开窍通络。通过用药规律分析发现,祛除外风、平息内风、活血、温阳、化痰、补益、开窍等是中风的常用治法。
然而本次研究尚有以下不足之处:1)中风可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发病阶段又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因《中医方剂大辞典》尚未对中风依据中经络、中脏腑以及发病阶段详细划分,故在录入时未能对其分别统计,从而无法进一步分析不同病症、不同阶段的组方规律和治法的联系与区别。2)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组方的重要法则之一,因录入的方剂体量较大,未能具体分析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之配伍规律,故在统计分析时只能根据药物出现的频次来分析其配伍规律。3)因不同年代的药物剂量单位不统一,无法分析在治疗中风时中药的常用剂量。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以期得出更精确、更详细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