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威以经验美学为引领的兴趣教育
2021-06-29张玉琴
张玉琴
摘要:杜威经验的美学视角是将经验作为艺术去审视经验,艺术作为经验的范式,是理解经验的最佳途径。以经验美学为引领的儿童兴趣教育首先从发现儿童艺术化的表达和交流之需求开始。在行动中,儿童通过理解手段与目的的相互转换,进而发现行动的乐趣,获得自我满足感。由此在艺术经验中形成的兴趣为实现经验的意义做好了准备,并将随时迎接新领域的挑战,为发展自身提供力量。
关键词:兴趣教育;儿童;经验;艺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21)01-0071-05
文章从对经验的典范性理解,解释经验与兴趣理论的关系。对经验的典范性理解,杜威选择了将经验作为艺术去审视经验,艺术作为经验的范式是理解经验一词的最佳途径[1]4。基于杜威经验之美学特征的兴趣教育为揭示其独特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补充。
一、表达、交流、艺术的冲动:兴趣教育的开始
首先,杜威认为儿童的兴趣来自交流、建造、研究和艺术形式的表现等自然源泉,他说“每一项兴趣都是源于某种本能或反过来又最终基于一种原始本能的习惯。”[2]92天生的冲动作为兴趣之源,它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回应,反映了个人在行动、表现、做事欲望等方面的需求。儿童喜好运用身体自然地唱、跳、画、建,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以自发性行为把自然的倾向和能力当做发展的出发点,因而,活动依照需要而发生,亦即依照个体本身的目标而发生各种活动。所以杜威声称“一切活动的终极源泉必然是作为自动的东西。”[3]唱、跳、画、建正是儿童为实现自己的本性使命,借助手工的、动作的方式,以艺术的行为表现自己。艺术的行为例示了儿童的本能反应,它既以儿童自己的冲动为起点,又以达到最高水平为鹄的。
其次,儿童兴趣展现的是对当下直接在场事物的关注。作为成长的个体,儿童依照当前的环境和条件,寻求满足当前需要的表达,对于儿童,只有眼前的对象使他全神贯注,所以兴趣存在于直接在场的事物。直接反映了自我生长的方向,顺应了生物体自身的力量,与生命体的维持生命行为相结合。教育中满足自身和当前的需要,可获得儿童更多发展的可能,诚如杜威所说,“现在就必须利用他涂鸦的兴趣,不是为了十年后他能写非常优美的信,或者做很出色的帐,而是他现在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它可能使他在另一个领域提前起步,使他日渐成熟。这种对兴趣和习惯的利用,使兴趣更丰满、更广泛、更精致和控制得更好。”[4]108言外之意,教育中满足儿童如当前艺术性的表达需要,并不是为了迎合将来的发展,而是将其在艺术性的行为中获得的对当前需要的满足,延伸到其他领域或事件,刺激新的发展。试想现实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兴趣辅导班,有多少家长是基于满足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而参与?少有家长是基于关注儿童当下艺术性的表达而延伸其兴趣培养。老师和家长们想到更多的是为了儿童未来的发展,殊不知只有考虑表达当下和顾及眼前,未来才会不知不觉地到来。
再次,儿童兴趣的社会交往取向。儿童总以社交的方式不断与现实接触,结果是他们心里总是有事要讲,有话要说,有思想要表达。因此,“当本能主要是对社会方面感兴趣时,儿童对人和他们所做的事的兴趣就被引入一个更广阔的现实世界。”[2]46对社会交往的兴趣为个體能动发展提供了自然通路,并给予他们在和同辈相处中获得创造、交流活动的机会。儿童越能以实现社会目的的方式表达自我,越能熟悉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熟悉所有重要的关系,并在活动中接受与这些关系相关的训练。“如果我们了解和同情儿童时代的真正本能和需要,并且探求它的最充分的要求和发展,那么,成人生活的训练、知识和文化修养都会及时到来。”[2]51很显然,如上所说,理智、认真地对待儿童在丰富的、有价值的和扩展了的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力所能及的事,与日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可能做到的事并没有冲突。因为人和社会的因素大量地渗透到儿童的经验中,并在他们的经验中增添新的意义,使之可以而且能够最容易地从一种经验迁移到另一种经验。
所以,一方面,艺术的表达与交流是儿童体验生活的开始,另一方面,儿童所展现的艺术的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应是教育的起点。杜威认为在教育中应顺应生长期儿童的自然发展,学习和训练应是儿童自然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儿童身心发展之外的部分,他反对任何逼迫和强加。他提出学校整体目标和生活整体目标的统一,“课程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项目来吸收,而必须作为当前需要和目的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吸收,而这些需要和目的又是社会性的。”[5]学校课程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其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被学习和掌握,教材并不与儿童的真正生活相脱离,反而能提供刺激和控制自然本能的兴趣,通过刺激某种在社会情境的活动中必须拥有的、要求的各种能力,以去解决某些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事实。只有这样才算是把握了杜威兴趣理论的要义,任何建立在杜威教育哲学观点上的教育规划,可以很容易地根据这样一个观念来自行组织,这个观念即:当孩子在自己的本能和兴趣的背景下体验事物时,他就会成长。杜威坚信“教育的问题就是要发现这种天生的能力蕴藏是什么,然后利用它,把它组织到一定的继续保存下去的行动方式即习惯中去。”[2]154教师和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了解儿童真正的需求和能力,让这些需求和表现成为实现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它们的态度应是发现和赏识,而不是忽视和无视。
二、由冲动到行动再到习惯:兴趣教育的展开
杜威进一步表明,正视儿童艺术化形式的兴趣开端之后,通过教育行为将兴趣合理牵引、利用,可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最终转变成个人行动的习惯。兴趣以冲动表现出来,它是在人与物的世界中行动的独特方式,是环境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杜威说:“事实上,人总是要行动的,他禁不住要行动。因此,我们不是说一个人需要一种动机以促进他去行动,而应该说,当一个人将要行动时,他需要知道他将去做什么——就是按照所产生的后果而知道他的行为的性质是什么。”[6]75换言之,教育必须引导儿童的自然兴趣朝着更广阔的有目的的方向发展,朝着能促进儿童生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让兴趣随波逐流,或是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
(一)由对结果的兴趣转化为行动本身的兴趣:犹如击鼓和发声
任何自然的冲动和欲望都只是一种起点,要将其加以判断、改造和批判,思考冲动同其他可能的活动发生的联结,并形成广泛的、有条理的、首尾一贯的活动计划,此时,冲动即为表现目的而为的行动,而目的的动力作用代表了活动过程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深度。因此,行动具有了实验探究的特征:一是行动改变环境或改变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有目的指导下的活动;二是目的要符合当前的条件,使理想、价值和意义以一种具体的形式成为儿童的生活世界、实际经验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并且组成他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杜威言及的经验是指人类实际的经验,它是选择和调整事物,使其成为达到后果的手段。据此,从最开始的无知无识到知其所为,即从本能冲动到有目的的行动,倾向于达到某些后果的运动。所以这个由儿童兴趣所引起的一个情境,就情境本身而言,密切联系着与兴趣相关的人的活动,二者携手发展。
当思想联系着行动,目标引导着技术时,冲动才转变为一种存于物体之中的艺术,它既需要有自我的一定倾向和能力,又需要有赖以进行活动的素材和条件。凡是兴趣所在的地方,这两方面就融为一体。杜威声称,兴趣标志着个人与他行动的材料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它是双方有机统一的标志。也就是说,在行动和具体的情境中,儿童的目的转化为对手段的处理,致使二者之间不可分割。这就像杜威所举的例子,击鼓能发出声音,这意味着儿童本身是对行动伴随的结果产生的兴趣,但是只有通过动作才能发出声音,因为声音是敲击得来,而不是孤立的声音,所以行动能产生结果,结果伴随行动,致使行动本身有趣。因此击鼓的动作是针对它所引起的声音效果而言,而结果是作为动作自然发展的伴随物。正如杜威所说,“真正的兴趣表明某些材料、对象、技巧模式(或无论什么)被理解的基础乃是它在实现某种由人投身其中的行动中所起的实际作用。简言之,真正的兴趣只是意味着人已经投身于其中的、或发觉自己已身在其中的某一行动过程。”[2]184
这样一来,在兴趣的发展进程中,手段和结果总在积极地发生相互作用,儿童处于探寻最初冲动众多可能的惊奇中,兴趣由此累积巩固。在行动系列中,先出现的行为为手段,最终的行为为目的,许多个手段组成目的。“目的是被预见到的后果,出现在活动的过程之中;而且被用来给活动增添意义,并指引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路线。”[6]137事实上,杜威认为目的几乎是没有尽头的,它随着新的活动引致新的后果而永远处于形成之中,手段与目的只是看待同一现实的两种不同方式。特别是在艺术中,手段和目的之间才是一种特殊的相互渗透,考虑手段即表示严肃地对待目的,画布、刷子、颜料于绘画,发声器或其他乐器于音乐,即是手段,又是目的。因此,“赞扬艺术的目的而牺牲其手段,可以认为是完全不诚实,甚至是病态的表现。脱离了手段的目的乃是一种在感情上的放纵,或者如果真有这种情况,也是偶然之事。”[7]对目的的兴趣意味着自我在某个方向找寻自己的行为路径和情感表达,艺术正是为儿童获得信息在行动中找到了出口:它在较欢快的情境下,通过创造、写作、绘画,发现意想不到的结合的快事,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促进建设性的意义游戏,给人以持久的惊奇。从起初的胡乱涂鸦,慢慢转化为运用画笔表现远景透视、配色等技术方面的兴趣,此时技术方面的兴趣转化为目的,而成为真正享有的手段,艺术抓住人性中的基本本能,提供媒介完成技术与目的之间的转换,以此展现自我。结合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艺术在兴趣发展的内在秩序中所起到的典范作用。
教育中材料(手段)和结果(目的)的统一告诉我们,它们只是行动的不同阶段的称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最初手段只是为了达到它们自身以外的结果,慢慢地,当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手段自身上时——手段即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了,手段成为了享受,融为了目的的一部分。正确看待教育中手段和目的的關系,艺术化地对待手段,享有手段的真正价值,以指引兴趣有目的地前行。换言之,如果技术仅仅是技术,无任何享受和体会,它是不会转化为目的的,这本身即是违背了杜威的原意,在他眼里,技术是被当做工具,当做训练心智、思维的工具,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工具。然而杜威以为手段和技术并不是永远或永久的目的,它只是为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暂时享有的工具。试看,教育进程中把克服枯燥无味的技术难题作为学习科目至高无上的目的;把攻坚某一课题作为顶礼膜拜的口号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目的和手段的真正关系。杜威说,“当乐谱和指法技巧只是作为自身目的被孤立呈现的时候,不能吸引小孩;但是,当他意识到乐谱和指法有助于帮助他更好地唱出他喜欢的歌曲时,就变得充满趣味了。”[8]18当技术为了表现和建构,使之成为一个指向真实目的的工具获得发展的时候,儿童就把握了整体,如果整体是他自己活动的方式,那么个别事物也就获得了兴趣。
(二)由整体的行动方式转化为习惯:兴趣情感特征的获得
由兴趣的组织延续到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是兴趣发展不断的升华。寻求一个结果,设定一个目标,寻求和设定即是一个习惯;倾向于改变,主动地选择有效的行动手段,标志着习惯的另一面。作为有向行动的一个目标,其结果具有意义;作为一种享受的圆满,它具有价值。圆满是人的经历或结果的一个事件,主要表现为条件和完成、目的和手段关系的运用,及进一步指导行动。习惯是那些有规律性的行为,它展现了儿童持续运用含义,有选择性的持续的结果。在有目的的控制中获得和形成的习惯是成长的基础,而改变活动以满足要求是形成新习惯的力量。因为条件改变了,人也在变化,但是只要他们感觉到所处情境的事情的意义,他们也能成功。所以,杜威说习惯的本质即是后天获得的各种反应方式或模式的一种倾向,它包括应付和反映我们生活当中遇到的全部情况的基本感受力和方法,是深入地调整有机体及其环境的代替物。
当儿童获得整体行动的方式,并以此成为习惯时,即收获了兴趣的情感特征。儿童通过全身心地表现在活动中,发现所从事活动的目的或者动机是不是真实的、可靠的,他们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以致事件本身正被体验为自身之自我的一部分。此时,人是兴奋的,就好像是儿童在探索性的游戏中所表现的那样。“先前在心智和某些对象、事实或情境之间的壁垒和障碍,便荡然无存了。心智和事物似乎是联成了一体。”[9]于是,儿童从对象中得到了乐趣,不由自主地选择并澄清了一份情感。简言之,他们正在欣赏对象,情感上致使他们的性情气度更能显出层次、更趋细密。杜威表示,“如果我们认为兴趣是自我表达、自我发现、自我反馈,我们就获得了兴趣的情绪或情感特征。”[4]94兴趣的情感特征,使儿童能够提炼意义并赋予生气。也就是说,兴趣借助于内心和理智,选择和搜集各种活动以强化和持续自我的满足,儿童把由活动践行的自发地供给他们的满足状态予以强化、精炼和持续,并肯定此活动产生的意义,此意义又作为处理其他事物的方式,最终他们获得了对任何行动圆满终结的享受和对自我欣赏、认可的回应。这里,兴趣做到了利用具体活动满足冲动,并反思冲动价值的职能,并将这种能力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合到个人的气质中去。所以兴趣成为构成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桥梁,兴趣成为主体认识对象的中介,并在认识过程中反思自己,形成个体独特的模式。
教育过程中看清由兴趣所引起的情感效应,意味着当场景或对象中的事件能引起儿童的关注和怀想,激起感情上的细微波澜时,儿童即获得了和欣赏艺术一样的自我满足感。此时,事物越被欣赏,激发他们的情感就越多,想象就越多。而情感必须由情境本身发出,并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渠道中产生。“没有欣赏,没有兴趣和创造性行为的回报,教育就不会发生,也不会导致继续教育。”[10] 兴趣的自我满足是兴趣对于教育的最好回报,教育因此有了活力,有了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三、实现意义与提供力量:兴趣教育的旨归
杜威反对儿童学习他人符号化的成果,支持学习应基于儿童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在此意义上,他并不是反对符号化的学习,他认为它们的价值在于儿童将此运用到探究某一有问题的情境中,在这一有问题的情境中,儿童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存在。自我和情境这种动态的联系,在过去的意义(习惯)和将来的预期(想象)中给现在提供方向。艺术经验提供了创造性活动中理想的意义与习惯的意义两者的融合[1]18,艺术家的思想是理智的、实践的、有意义的人类经验的一个范例,它代表着艺术家对经验的丰富性和整体性的感知,代表着人类艺术地运用想象与反思探索当下的多种可能性,实现新与旧、理想与现实的转化。艺术化的经验提示我们经验靠人的参与使活动变得丰富而又相互联结,并使经验不断朝向有意义的领域。人类在某一领域形成的兴趣为实现经验的意义做好了准备,并将随时迎接新领域的挑战。从实现经验的意义这一角度来说,兴趣已不只是先前的对某种事件持自我满足的态度,而是发展自身的力量。正如杜威所说,“实际上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他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2]118
杜威理解的兴趣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一种持续使儿童内心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点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常说好的兴趣会陪伴人的终生,它意味着兴趣是一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固守内心信念并付之实践的那份执着。毫无疑问,兴趣为生长创造了条件,只有那些能使原始的或天然的构成状态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具有继续生长可能性的力量,才能使自我获得发展,该力量最终使人们不再仅就事物本身审视某个行动、某件事或者某个事实,而是扩展视野,在更大的整体中去审视活动的价值,获得整体的活动方式,兴趣的伟大即在此。
杜威说,“如果我们能发现儿童急迫的冲动和习惯,如果我们能够使它们富有成果和有秩序地发挥作用的话,通过提供恰当的环境,我们就没有必要过于为他的兴趣而烦心了;他们多半会自我料理。”[8]37据此,教育中的兴趣充分实现了它的潜能,成为儿童生活和成長的一部分,实现了它的使命。对杜威来说,兴趣是一种发展的现象,类似于生长,兴趣意味着在未来的目的和儿童的当前力量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联系,从长远来看,内在兴趣与生长密切相关,兴趣最终旨在变化,即绝对的自我实现。于是,“兴趣的意义在于关注兴趣引发了什么;它使新的经验成为可能,它倾向于形成新的能力。”[4]110杜威的兴趣理论表明,自我的发展是人类为了认识与领会经验朝向“价值与意义”的生长过程,它使得生长成为可能,使得经验极具潜能和富有生产力。
生长或成熟,是永远现时和永远连续的过程,它是对直接经验事物的欣赏与应用,它总是指向儿童的生命发展。兴趣与行动者生长的方向一致,因而是生长所迫切需要的,生长总会伴有新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它们总会促进更好地指导、认识下一步的行动。这样一来,兴趣就获得了发展,取得了变化。兴趣的生长是教育有价值的有力的表现,它告诉我们,重要的是丰富儿童日常经验中引导儿童感知和利用兴趣的方法。兴趣的培养旨在重视个体生命的成长,融合自由游戏和认真思考,理解生活意义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于一体。这种纯粹、简单、务实的教育正是杜威所推崇的,“如果我们采用与儿童获得最初经验尽可能相类似的方法来扩大儿童的经验,很显然,我们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手、眼睛、耳朵,实际上整个身体都成了知识的源泉,而教师和教科书分别成为发起者和检验者。”[2]251儿童获得最初经验的方法,即是通过艺术化的感官活动验证冲动本能的方法,它以自身需要为出发点,以自身行为为对象,以自身成长为终结。
儿童的生命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同样,兴趣伴随儿童的成长也不断持续,有兴趣,就是把事物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情况。汲取教育中兴趣的力量就如同身体汲取其他营养一样,都是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生活和生长。兴趣注重内在的和外在的实用价值结合在一起交织在生活中,以经验的成长或连续的改造为唯一目的,沿着自然的需要,见证于实际的行动,上升为自我的满足,最终达成生长变化。兴趣使经验充满活力,使儿童体验生活的完美并扩展,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向着自身完满发展。教育正是合理利用兴趣,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期的正常发展,以经验的艺术表现为发展兴趣的行动指南,完成自我的经验改造。学校的目的是把学习的兴趣引出来并向专业学科的学习过渡,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的兴趣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对自然中奇妙事情的美好感受,来源于儿童之间的游戏,来源于父母、教师的以身作则。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亚历山大. 杜威的艺术、经验与自然理论:感受的诸视野[M]. 谷红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磷,任钟引,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杜威.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第1卷(1882—1888)[M].张国清,朱进东,王大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7.
[4] 杜威.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第5卷(1895—1898)[M].杨小微,罗德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5.
[6] 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14卷(1922)[M].罗跃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82.
[8]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杨小微,罗德红,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9]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5.
[10] James Terry Gates.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based on writings of John Dewey[D].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74:104.
[责任编辑: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