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南中学:一所不同寻常的烽火校园
2021-06-29刘克洪
刘克洪
渝南中学位于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在国民政府渝南警备司令张轸支持下,由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李世璋创办。这所地处偏远山区的普通学校,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活动据点。抗日战争中后期,南方局在这里领导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
掩护党员和进步人士
渝南中学前身为重庆私立文成中学,原址在綦江县城,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日机轰炸而迁到永新镇綦江河畔的原升平乡。1940年,文成中学因故停办。刚迁居綦江的李世璋得知此事后,征得张轸支持,在文成中学基础上加以改造调整,开办了一所完全私立中学,称私立渝南中学,李世璋自任校长。
驻綦江的渝南警备司令部管辖綦江、江津、南川三县,张轸指派参谋长李贤镇出面,罗致一批社会名流出资担任学校董事,綦江、江津、南川三县县长任副董事长,张轸自任董事长。李贤镇将一些庙产、匪产、无主资产转到学校名下,为办学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仅田租就可收取415石。
李世璋是早期共产党员,曾任孙中山的新闻发言人。抗战初期,李世璋经中共同意,应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之邀,出任该战区司令部秘书长兼政训处长。在军中,李世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利用其公开身份,积极推动中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
李世璋的抗日举措,引起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不满,他们纷纷向蒋介石密报。蒋介石于1938年冬下令解散第一战区司令部政训处,撤销李世璋的职务,传令他到重庆接受审查,并派特务监视其行踪。为摆脱特务纠缠,李世璋从重庆城区迁居綦江。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41年渝南中学正式招生开学。其时,重庆政治环境紧张,进步人士横遭迫害,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人处境困难。而皖南事变后,斗争形势更加险恶。
为应对复杂的敌我斗争形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南方局召开重要会议,提出了“要使五千党员成为隐蔽的、坚强得力的、与群众有联系的、善于影响和推动群众的干部”等七条原则。
渝黔边界一带离重庆较远,国民党反动力量相对较弱,有利于我党隐蔽力量、建立工作据点和开展革命斗争。怎样把在重庆工作的部分党员和进步人士转移到此,以什么为掩护开展革命斗争,成了南方局面临的一道难题。而渝南中学的创办,正好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
张轸和綦江、江津、南川三县县长,只在渝南中学挂了名;李贤镇长期居住县城,极少过问学校之事。除董事会安插了几个职员,升平乡乡长(兼学校董事)王一农安排了一个事务员外,全部人员均由李世璋负责选聘。加之学校地处偏远,不易引起国民党注意。
南方局通过章伯钧找李世璋商量,希望渝南中学吸收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校工作,李世璋表示完全赞同。1943年上半年起,一些同志陆续转移到渝南中学,于是渝南中学成为南方局在綦江的据点。
进入渝南中学的党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已引起国民党注意,由南方局安排转移的,如王华冰、张志先、李可风、张焕彩、王云等,这些同志各自与南方局单线联系。王华冰原在重庆南开中学女生部工作,因被特务注意,转移到渝南中学。她的组织关系仍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由邓颖超直接领导。后来张志先转移到渝南中学时,组织上告诉王华冰,相互之间不能透露共产党员身份,也不谈组织关系。西北大学的李可风1944年5月转移到该校时,党组织给他的指示是“不转关系,后方隐蔽,独立作战,为党工作”。
二是南方局青年组从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乡村建设学院等安排转移的,如廖永祥、刘世明、李中杰、李益吾等。廖永祥原就读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44年豫湘桂前线吃紧时,受南方局青年组安排去涪陵建立农村工作据点。1945年廖永祥从涪陵返回复旦大学时,组织上安排他转移到渝南中学,与他同来的还有该校外文系的李中杰和史地系的刘世明。这几名复旦大学的青年,由南方局青年组朱语今领导。组织上给他们的任务是,建设好渝南中学这个据点,准备必要时开展游击战争。
三是从广东东江游击纵队撤回大后方的队员,包括曾庆明、罗伟炬、陈炳韶等。其中陈炳韶年龄较小,被编入学生班级读书。
转移到渝南中学的进步人士在当时都很有影响力,先后转入的有著名经济学家施复亮、钟复光夫妇,作家黄碧野夫妇、高天夫妇,以及李恩浩、冯菊坡、谭君牧等。其中,冯菊坡是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骨干,施复亮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
发动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李世璋思想开明,治校严谨,加上聘请了一些思想进步、名望较高的知识分子任教,渝南中学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名声,吸引了大批綦江、江津和南川的青年学子到此就读。綦河之畔、山坡之上,书声琅琅。到1944年秋季开学,在校生已有高、初中十多个班五六百人,成为斐声巴渝的知名学府。
渝南中学30多名教职工中,有从事工人运动的,有从事农村工作的,也有文艺作家、新闻战士、青运工作干部等。虽然每年人员流动很大,但在学校工作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举起抗日救亡旗帜,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为抗日积聚了力量。
学校在开展抗日形势教育、爱国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动学生自由组合,建立进步社团,通过出壁报、搞竞赛、开展辩论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45年上学期,学生组织就达20多个,其中人数最多的有3个,即以江津学生为主建立的德漠克拉西社、以南川学生为主建立的金佛社、以綦江学生为主建立的南溪社。这些組织都有进步教师指导,学习内容多是进步书籍,宣传讨论多以抗日救国为主题。
学校经常以学生自治会名义举办文娱晚会,教唱抗日革命歌曲,表演进步话剧等。当时影响较大的话剧是郭沫若的《棠棣之花》,不仅全校师生,附近许多农民也来观看,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在会战中呈崩溃态势,大片国土陷落,日军打到贵州独山一带。面对严峻形势,蒋介石打算放弃重庆迁都西昌。
渝南中学的共产党员根据南方局指示,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局面。李世璋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将学校迁往原綦江中峰乡境内的紫荆山区,并计划在蒋介石迁都西昌时,把国民党军丢弃的武器弹药,以及张轸送给学校的几十支步枪收集起来,以在校的东江游击纵队同志为骨干,就地开展游击战,建立川黔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这时,蒋介石制定征招“十万知识青年从军”,组建青年军计划。国民党征兵人员进入渝南中学动员,希望学生报名参军,学生们都看清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反应极为冷淡,全校500多名学生只有两名参加青年军。而动员大家上山开展游击战争,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
1944年冬,李世璋安排李可风带人到中峰乡选址。李可风一行经过一整天步行,到达中峰乡紫荆山区的乐嘉坪。乐嘉坪一带群山环抱、林木丰茂,坪内还有一所小学,是个安全隐蔽的地方。
李可风与当地群众商定,将坪内小学校舍让出作为渝南中学校址,学校可随时迁入;群众多余的粮食,作为备战粮储存。
不久,日军因战线拉长,兵力严重不足,撤出独山。形势缓解后,渝南中学迁移工作随即终止。
1945年日軍投降前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云、贵、川农村据点的指示”,南方局先后增派七八名进步青年到渝南中学工作,为下一步斗争作秘密准备。
秘密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渝南中学的共产党员没有成立党支部,也没有与綦江地下党组织发生横向关系,而是直接受南方局领导。大家心照不宣,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工作。
学校党员中,王华冰老成持重、精明能干,成了公认的领导。大家经常在她的住所聚会,讨论问题、分析形势、研究工作。如有不同意见,最后由她决定。
当时南方局给党员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贯彻落实“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对学生宣传进步思想,进行教育培养,但不发展党员;二是巩固和发展渝南中学这个活动据点,把学校办成“民主运动的摇篮”。由于李世璋与学校党员及进步教师配合默契,渝南中学的政治气氛十分活跃。
学校党员和进步教师每到重庆城区汇报联系工作,都会通过党组织和其他各种关系,筹集购买一些进步书刊。这些书刊被带回学校后,一般以帮书店朋友代销的名义,供学生购买和阅读。其中一部分也被暗中送给思想进步的学生。后来,他们又以教师捐赠的名义,将进步书刊赠给学校图书馆,并组织学生阅读。
按照南方局的指示和要求,在教育方式上,学校主要指导学生阅读进步报刊;在内容筛选上,用较多课时讲授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作品,以教育和感染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上,主要进行启蒙教育,让学生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不少学生走上革命道路。据粗略统计,初五班全班40多人,1949年前参加共产党的有8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余人中多数也加入了党组织。
学校的训育主任是一个国民党右派人物,他依仗与董事会关系密切,查收进步书刊,压制学生运动,还利用职权控制了学生自治会,强制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他的行为引起了进步师生不满,也形成了两种思想的尖锐对立。李世璋权衡再三,最终说服董事会,解聘了这名训育主任。
渝南中学开展进步思想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中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引起了綦江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他们准备对思想倾向比较明显的教师实施抓捕。1945年寒假期间,王华冰与张志先到王一农家串门。王一农喝醉后,满腹牢骚地发泄道,县党部要到渝南中学抓人是不给他乡长面子,他要先下手抓几个人。
王一农酒后失言,让同志们提高了警惕。王华冰回校后,迅速通知刘世明离校,接着她也撤离了学校。随后,廖永祥、李益吾及其他一些同志也转移离校。回到重庆后,廖永祥和李益吾被安排到《新华日报》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渝南中学的党员和进步教师先后撤走,李世璋也辞职回到老家江西,学校只剩个别党员还在活动。直到1946年上学期,綦江县党组织才又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1949年11月綦江解放不久,渝南中学停办,结束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