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
2021-06-29刘佳
刘佳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周易》有云:“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可见“德”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价值观尚未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发挥“文以载道”的效用。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促进德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转变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
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刻板地将识字技巧、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这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认知存在问题。小学语文的根本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汉语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教师转变刻板的观念,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够形成尊师重道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通过德育真正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对语文教育的刻板认识,认识到语文教育的传道性,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的德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占据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在語文学习过程中领悟我国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阶段接受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面对不良事件。
(三)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
“致天下之志者在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将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从课堂以及课本中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为国争光。教师要不断向学生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高素质人才。
(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判断力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各项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全面思考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极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其身心发展偏离轨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能够在培养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其判断能力,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冷静地判断和处理突发情况,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真正实现融合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语文教学与德育没有充分融合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听、读、写的教学方式,尽管教师已经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将德育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的方法,通常将德育用于语文教学结尾进行升华。这就导致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不足,无法真正了解德育,德育也无法引导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
德育的实施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不能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小学生。小学语文教材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教材中,利用教材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实际渗透过程中,存在教师脱离小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情况,教师依据成人标准来衡量小学生,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价值观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于诸多事情缺乏正确的理解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具有示范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做到语言规范、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室里,如果发现地上有垃圾和纸屑,要主动帮助学生清理,以自身为表率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校园中,要主动与其他教师和领导打招呼,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结合识字和阅读,实现德育渗透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识字是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较为注重识字的作用。通过识字,能够为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有利于教师开展德育。学生通过识字,领悟语文学习的乐趣,更能掌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识字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母”这个字时,教师可以根据“母”字的造字特点对其进行解释,“母”字可以引申为孕育生命,可以看出母亲十分伟大。通过识字实现德育渗透,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德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环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学习《说话算数》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讲信用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情况。某学生回答说:“有一次我和小朋友约好下午两点一起到图书馆学习,那天我午睡睡过头了,醒来两点半了,我立马找到那个小朋友向他道歉,并获得了他的原谅,之后我再也没有出现说话不算数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将德育贯穿阅读环节的始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合小学作文,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小学作文来实现德育的渗透。写作能够反映学生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刚开始接触写作时,学生选择作文题目和作文素材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将“德育”作为写作题目,为学生提供有关素材,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雷锋精神”等,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德育。一旦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德育问题,教师要利用教育机制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以爱的形式帮助学生改正问题,避免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教师真正关爱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四)结合实践活动,实现德育渗透
除了课内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来实现德育渗透。社会实践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义务劳动,带领学生到公园捡垃圾、到社区做义工或者到敬老院表演等,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服务社会、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让学生搜集身边爱国者的事迹,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等。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对这一阶段开展的德育予以高度重视。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打破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围绕教师以身作则,结合小学识字和阅读、小学作文、实践活动等方面为德育渗透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发春.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小学时代,2019(27):59-60.
[2]毛爱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探析[J].教育艺术,2020(05):22.
[3]陈华兴.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J].课外语文,2019(21):194+196.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