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1-06-29郭燕华
郭燕华
(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科研宣传教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399)
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湿地不仅在偏远的地方得到了保护,在城镇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样得到重视。当前我国对湿地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修复和监测等方面,对城市湿地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许婷等, 2010)。因此,如何在都市和城镇等人类干扰较大的地方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的新课题提上日程。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位于我国特大城市广州的中央核心城区海珠区,被城市繁华区域包围,自2012年建立以来,经过8 a的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提升,其中作为湿地标志物种的鸟类,从2012年的72种增长到2020年的180种,同时每年接待游客近1 000万人次,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良好局面,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典范,2017年牵头成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1 海珠湿地概况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原称万亩果园,总面积869 hm2,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属于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与40条河涌交织联通,湿地面积750.9 hm2,占规划总面积的86.4%。海珠湿地始建于2010年海珠湖。海珠湖是征用了广州大道旁位处安成围的果园,由区水务部门人工开挖而成,最初是海珠区亚运治水项目中调水补水工程的核心,主要发挥雨洪调蓄作用,解决城区水浸街的难题。建成的海珠湖取得良好的水利效益,其生态和景观效益备受政府和公众的肯定(广州市海珠区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2013),开拓了万亩果园保护思路,由政府征用果园的集体农用地为生态用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建设工作。2012年海珠湿地一期开放,一期北区建设园林化和人工痕迹过重,湿地二期建设遵循“原生态、少干预、微改造”的原则。2015年2月湿地二期建成开放。由此,海珠湿地共建设开放区域365.5 hm2。
2 海珠湿地的生态修复
2.1 分区管理
作为城市中心湿地,海珠湿地既要承担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任,也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1 400万广州常住人口亲近自然的需求。为此,海珠湿地分为开放区和湿地保育区。其中,开放区又分为公众开放区、限制开放区(图1)。
图1 海珠湿地分区管理图Fig.1 Functional zoning management of Haizhu Wetland
交通便利的海珠湖设定为公众开放区,免费及不限人流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7:00-22:00,吸引了众多康体休闲活动的群众,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将海珠湖开阔的水面设定为湿地保育区,其内岛屿为无人岛或仅用于科研监测的岛屿,繁育了大量的水鸟,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需求,也留了足够的空间让野生生物休养生息,形成了地标广州塔下群鸟飞翔的城市美好生态景象。
限制开放区为交通较不便利的湿地一期,每天限制3 000人入园,开放时间为9:00-17:00。每天早晨和黄昏时段是鸟类较活跃的觅食和活动时间,晨昏闭园给鸟类留下充裕的活动空间。限制开放区海珠湿地二期在规划阶段坚持人工规划、自然恢复的原则,尽可能保留果林湿地的原生肌理,改变了以前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将果实留存树梢或自然掉入果树旁的河堑中,成为鸟类和鱼类的食物,形成物质循环。以上3个区域承担了湿地展示、生态旅游、管理服务和科普宣教功能,基本满足了人们共享湿地绿色空间的需求。海珠湿地其他区域则根据生境状况,划为湿地保育区,均不允许游客进入。
2.2 边界密植乔木和灌木
城市湿地周边人流量大,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噪音、灯光和空气的污染。为此,海珠湿地在其70 km的边界广泛采用土坡建设/水道隔离+密植乔木和灌木的方式,以防人类随意侵入,阻隔城市干道的噪音和灯光辐射,同时成为有效的生态围蔽,防止侵扰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繁殖栖息行为,形成生态系统的修复屏障。城市湿地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兼顾人类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的需求。
2.3 合理设计游道
在海珠湿地开放区,游客不能随意穿越为野生动物预留的空间。合理规划游步道,辅以篱笆阻隔,限制游客足迹。对比较靠近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游步道,加建观测栅栏,形成防范人类对野生动物侵扰的屏障,但保留游客观光和观察野生动物的窗口,实现人类游览和动物保护的双赢。
2.4 修复水环境
水是湿地的魂,湿地的水控制着湿地的形成和演化,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贾忠华等, 2001)。在城市湿地中,湿地水源和水体易受城镇建设的影响造成水质恶化。海珠湿地联通周边40条河涌,2010年前其主要河涌石榴岗河、龙潭涌和台涌等因城市建设被截断,成为断头涌(陈梅等, 2010)。虽然海珠湿地属于感潮河网,但由于河涌底部坡降不足,在每天的潮汐中,水体在河道内形成回荡,水置换效率低,造成河道淤积、水体黑臭。在广州亚运治水项目中,区水务部门打通断头涌,清疏河涌淤积、联通河网,在利用自然潮动力的基础上,加建泵站,通过水闸控制将河涌的双向流改为单向流(李丽娇等, 2015)。
根据生态保护的需要,海珠湿地新挖河道5.4 km,柔化自然堤岸16.3 km,对果林湿地中河堑结构进行了全面疏净,联通了果园密布的大小河涌水系。每年冬天坚持开展河床清淤、河堑清理和修理水窦等水网疏浚工作,强化水体循环,盘活水系,改善水质,湿地水体水质从2010年的劣V类提升为2015年的VI类,部分区域达到III类(黎珊珊, 2018)。
2.5 营造鸟类觅食生境
城市湿地由于面积和生境类型的限制,难以为野生动物提供完整的生境。以海珠湿地为例,海珠湖有开阔的水面和中心无人岛屿形成鸟类保护区,但湖水较深,游客众多,湖周和中心岛屿难以为涉禽等水鸟提供觅食浅滩和适宜的栖息生境。为此,海珠湿地实施海珠湖生态浮岛鸟类生境恢复工程。即在湖心小岛周边设计建设以竹子、泡沫、泥土为基质的浮排(图2),在浮排上覆盖15 cm的种植土,并栽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灯芯草(Juncus effusu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植物。浮排随着湖水浮动,浮排建设1 a后,就被植物完全覆盖,形成略高于水面的浅滩植被,不仅延伸了岛屿生态空间,为鸟类营建了类似浅滩的生境空间,而且在浮排上种植的植物可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成为水鸟栖息、觅食、营巢及庇护的良好生境(图3)。在这一片营造于深水区的岛屿外围的草滩上已经有很多鸟类栖息(图4)。浮排还可以作为鱼类产卵、栖息的基质,也是鱼类生境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遮蔽、涡流、食物源等生态功能,构成鱼类生息的良好条件。
图2 建设浮排的湖心岛Fig.2 Lake island with floating rafts
图3 浮排被植物覆盖的湖心岛Fig.3 Floating rafts covered by plants with lake island
图4 浮岛鸟类生境恢复工程Fig.4 Bird habitat restoration project on floating island
2.6 保持原有湿地肌理的生态修复
湿地保护建设应保留地方特色。在建设初期,海珠湿地一期过多栽种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引进品种,虽然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这些引进品种迅速从河岸向河道蔓延,侵占乡土植物生长空间,管理方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清除过多的景观植物。其后在重庆大学袁兴中教授指导下,以果林湿地为基底,开展垛基果林恢复实践(袁兴中等,2020),传承“河涌水流果林间,河泥堆起肥林田,鱼仔河涌水窦现,鸟栖芦荡滩涂涟”的岭南先民农耕方式,构造了“基、果、水、岸、生”五素同构的生态系统(表1),既重现了当地水陆互养、物质平衡循环、地力历久不竭的生态智慧,也营建了层次丰富,种类多样的生境,获得了开敞、明媚的景观效果。修复后,百年荔枝重新挂果,在广州城区消失多年的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也重现城区。
表1 垛基果林湿地的“五素同构”Table 1 Framework with 5 elements for Duoji-Fruit forest wetland
3 结论
海珠湿地建成前为万亩果园,其紧邻村社,受人类干扰多、水质恶化、河涌淤塞、潮汐水文受阻,生态功能退化,景观品质不佳。在没有先例借鉴的前提下,海珠湿地根据位居城市的特点,采取了以下4项措施:(1)以分区管理、边界密植乔灌木、合理设计游步道等方法,强化人与野生生物的有效隔离管理,形成人与动物的互动与平衡;(2)联通水网,增加水动力,重建水环境,提升水质,为海绵城市建设打下基础;(3)人工与自然恢复结合,恢复营建鸟类生境,构建城市鱼鸟天堂;(4)继承先民生态智慧,开拓垛基果林湿地生态系统,重现岭南水乡文化。目前,海珠湿地积累了行之有效,因地制宜的城市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取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