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掺石灰石粉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与性能研究*

2021-06-29汪华文秦明强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黑斑石灰石氯离子

汪华文,吴 柯,秦明强,胡 骏,袁 波

(1.海工结构新材料及维护加固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40; 2.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 3.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4.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0 引言

港珠澳大桥为世界级海洋工程清水混凝土建筑集群,实现了内实外美、零维护的结构耐久性体系应用。借鉴港珠澳大桥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海洋工程结构采用清水混凝土。主要通过掺加粉煤灰、矿粉、硅灰等矿物外加剂保证海洋工程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而煤炭资源日益紧缺,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导致粉煤灰成本增加,进而使清水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增大,对耐久性、表观质量等产生影响。为此,研究粉煤灰对清水混凝土表面色斑、微观结构劣化等的影响,通过不同细度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研究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所受影响,并通过开展压汞试验研究粉煤灰、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

1 试验概况

1.1 原材料与配合比

试验原材料为某海洋工程清水混凝土用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粗集料、细集料。取表观质量较好但存在明显黑斑的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的2个批次粉煤灰,分别记为FA1,FA2。石灰石粉碳酸钙含量96.1%,细度0.12%,流动度比100.7%,7d活性指数47%,28d活性指数58%,含水量0.01%,亚甲蓝值0.16g/kg,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化学成分 %

本试验参考陈改新等提出的水泥、石灰石粉、矿粉为最优胶凝材料体系,掺加FA1,FA2得到编号分别为KFA1,KFA2混凝土。考虑石灰石粉活性较粉煤灰低,分别采用100,400,600目石灰石粉通过外掺法取代全部粉煤灰,得到编号分别为KLS100,KLS400,KLS600混凝土。经初步试验确定水胶比为0.34,通过微调外加剂用量与砂率制备坍落度为180~200mm的混凝土,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2 混凝土配合比 kg·m-3

1.2 试验方法

对FA1,FA2、实体构件60d水化黑斑区进行FTIR测试;采用JSM-IT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体构件60d水化黑斑区、正常区混凝土微观形貌进行SEM测试,分析粉煤灰对清水混凝土表面色斑、微观结构劣化等的影响;由于实体结构处于高盐、季冻服役环境,采用RCM法测试混凝土28,56,180d龄期下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AutoPoreV9620型全自动压汞仪对KFA1,KLS400 28d水化试块进行压汞试验,研究粉煤灰、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粉煤灰的影响

分别取FA1,FA2与水按1∶9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FA2溶液表面出现1层黑色漂浮物,而FA1溶液表面未出现。为提高燃煤效率,添加重油等油性物质作为助燃物,当助燃物燃烧不充分时,粉煤灰吸附部分黑色油性有机物,因此FA2溶液出现黑色漂浮物,即FA2为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浮黑灰。

FTIR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FA2在1 781cm-1处出现振动峰,而FA1未出现,表明FA2中含较多黑色油性有机物;实体构件60d水化黑斑区在1 794cm-1处出现振动峰,表明含有黑色油性有机物。黑色油性有机物在施工过程中上浮、聚集,在清水混凝土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黑斑。

图1 FTIR测试结果

实体构件60d水化黑斑区和正常区混凝土SEM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水化60d时,黑斑区仍可见纤维状硅酸钙凝胶、针柱状钙矾石,且存在较多水化孔隙;正常区水化产物相互交织、接触连生,水化后期由粉煤灰、矿粉生成较多水化产物,填充在结晶网状结构中,形成交叠、密实的三维结构;黑斑区和正常区混凝土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均可见球状粉煤灰颗粒。

图2 SEM测试结果

由随机破开面FA1,FA2裸露面积、表面及周围水化产物数量可知,FA2黑斑区周围界面纹理清晰,自身水化程度较低,且与其他水化产物交织较松散。综合FTIR,SEM测试结果可知,FA2中有机物不仅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黑斑色差,且会引起混凝土微观结构劣化。

2.2 石灰石粉的影响

2.2.1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

掺加粉煤灰及石灰石粉得到的混凝土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KFA1中有机物含量较少,对混凝土工作性能、黏度、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KFA2中附着较多与水相斥的有机物,使初期需水量降低,因此,在水、外加剂掺量相同的条件下,新拌混凝土出现轻微泌水现象,同时FA2颗粒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过程中聚集,形成带状、群状黑斑。采用石灰石粉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下降,泌水率、表观质量得到改善,其中KLS100仍出现轻微泌水现象,这是因为石灰石粉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能相对较小,游离水附着力小,起一定物理减水作用;KLS400,KLS600泌水率降低,黏度增大,抗压强度增大,表观质量与力学性能较好,这是因为400,600目石灰石粉表面能较大,且分散填充在胶凝材料颗粒间,增大了石灰石粉、水、胶凝材料表面张力,改善了保水性。

表3 混凝土性能指标

2.2.2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28,56,180d龄期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对于KFA1,KFA2,相同龄期下KFA2氯离子扩散系数较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较差,这是因为FA2中有机物阻碍了粉煤灰二次水化产物C-S-H凝胶与水泥水化结构的复合,降低了混凝土密实度;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石灰石粉超过90%的成分为CaCO3,其为惰性掺合料,主要起填充缝隙的作用,基本不参与化学反应;随着石灰石粉细度的增加,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化较小,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基本相同。

表4 氯离子扩散系数 10-12m2·s-1

2.2.3混凝土孔隙结构

压汞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KLS400直径<100nm的孔隙平均孔径小于KFA1,这是因为400目石灰石粉粒径小于FA1,石灰石粉可在胶凝材料体系中充分发挥填充缝隙作用,但由于石灰石粉属于惰性掺合料,其自身不参与水化反应,且掺量较低,因此并未充分发挥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辅助晶核作用。由图3b可知,当孔隙直径>100nm时,KLS400总孔隙率较大。图3a中曲线峰值为最可几孔径,掺加400目石灰石粉后最可几孔径向小尺寸方向移动,为40~45nm,而掺加FA1后最可几孔径为60~65nm,表明掺石灰石粉后混凝土具有更小的孔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混凝土孔隙结构。已有研究表明,直径>100nm的孔为有害孔,其致密性相对较低,因此KLS40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这与前文试验结果相符。

图3 压汞试验结果

3 结语

1)低品质粉煤灰(浮黑灰)中的有机物不仅影响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使混凝土表面出现黑斑,还影响胶凝材料水化产物整体性,引起混凝土微观结构劣化,降低结构耐久性。

2)石灰石粉为惰性掺合料,可提高清水混凝土工作性能、泌水性、表观质量,可发生良好的微集料反应,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使混凝土原材料及表观质量可控。

3)石灰石粉具有辅助晶核作用,有利于降低混凝土中直径<100nm孔隙平均孔径。

4)不同掺量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需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黑斑石灰石氯离子
多轴持续应力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昆钢120t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生产实践
不同氯盐溶液中钙矾石与氯离子结合的研究
烧结烟气石灰石-石膏脱硫法三废治理研究
一种自制的简易进堆石灰石取样器
全国黑斑蛙养殖者求助!反映销售及种蛙投放困境,希望尽快解禁黑斑蛙
黑斑蛙需要更多人关注!200余名养殖户集体发声力证其健康安全
风尖浪口上的黑斑蛙:吃了一辈子饲料,为何还是“野生动物”?
混凝土中结合氯离子研究综述